断奶仔猪饲养管理与早期腹泻有效防治措施

2024-04-09 07:56徐文刘俊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酸化益生菌断奶

徐文 刘俊

断奶仔猪是指从母猪断奶后到出栏前的生长阶段的猪只。由于断奶仔猪的胃肠道功能已经发育完善,且摄食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因此,在这个阶段对饲料的利用率相对较高,有助于提高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此外合理利用断奶仔猪阶段,可以为后续生长阶段的猪只提供优质种源和良好的发育基础。断奶仔猪的养殖质量、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对于确保后续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健康状况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科学养殖断奶仔猪对于降低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配方饲料、控制投喂量和养殖密度等措施,可以减少粪便排泄量和氮磷排放,降低环境压力,并且减少与水环境相关的问题。由于断奶仔猪在养殖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断奶阶段一定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养生管理方案,并将关注重点放置在断奶初期的腹泻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降低环境,应急治疗刺激,增强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将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到最低程度。

一、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

断奶仔猪从母猪乳汁过渡到固体饲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转换过程太快或饲料组成不合适,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应,引发腹泻。断奶初期仔猪的胃肠道系统尚未充分发育,消化酶的产生和分泌可能不足。酶活性不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腹泻。同时,断奶时母猪传给仔猪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但断奶后,微生态环境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微生物失衡、病原菌滋生等,引发腹泻。如果断奶仔猪接触到污染的饮水、饲料或环境,例如细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可能进入体内,感染消化系统,导致腹泻发生。在断奶过程中,仔猪面临新环境的适应和竞争,如饲养密度、气温、湿度等环境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腹泻的发生风险。

2、日粮抗原过敏和营养因子缺乏

断奶仔猪免疫系统在断奶后还未完全发育,容易对某些饲料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某些原料或添加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例如过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或抗生素等。断奶仔猪的饮食中缺乏关键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等。此外,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可能導致消化酶活性较低,影响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3、环境应激

断奶仔猪从母猪依赖的舒适环境转移到新的饲养环境,如饲养舍的改变、养殖密度的增加等,这些变化可能会给仔猪带来压力和适应困难,导致腹泻发生。仔猪与同窝仔猪的分离和竞争,以及与其他猪群的接触,都会导致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功能,增加腹泻的风险。饲养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可能会对断奶仔猪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寒冷季节或高湿度条件下。这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引发腹泻。不洁净的饮水或受污染的饲料可能含有致病菌或毒素,对仔猪的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引发腹泻。疾病感染(如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会导致仔猪身体负担加重,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引发腹泻。此外,其他应激因素,如运输、施药、人为干扰等,也可能引起腹泻。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与早期腹泻的防治

1、明确断奶仔猪初期的生理与消化特征

仔猪断奶是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母乳喂养转为饲料喂养。断奶初期,仔猪的生理和消化特征会发生变化。从生理特征来看,仔猪断奶时通常约为2~4周龄,此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断奶后,仔猪的营养来源发生变化,对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断奶初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较差。需要特别注意保暖措施,防止仔猪受寒。仔猪断奶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弱。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从消化机能分析仔猪断奶时,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消化酶分泌不足,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有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断奶后,仔猪肠道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容易出现肠道紊乱。仔猪断奶后,需要适应新的饲料口味和营养成分。断奶初期,仔猪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问题。

2、断奶时机的选择

仔猪早期断奶是指在仔猪出生后2~4周内进行断奶,这一时期仔猪的生理和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和产仔数,断奶后仔猪可以更快地适应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早期断奶可以减轻母猪哺乳期的负担,降低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早期断奶有助于仔猪适应独立生活,减少仔猪因哺乳不足而导致的死亡风险。但也需要注意,早期断奶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早期断奶可能导致仔猪营养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断奶过程中可能破坏仔猪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肠道疾病。由于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断奶时间过早容易感染疾病。在仔猪断奶期间,一定要明确最佳的断奶时机。在断奶操作过程中应该确保其生理发育达母猪的健康状况对仔猪断奶时机有影响。若母猪患有疾病或体质较弱,应适当推迟断奶时间,以减轻母猪的负担。在气候适宜、猪舍卫生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适当提前断奶时机。反之应适当推迟。确保仔猪断奶后能够获得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3、断奶方法

仔猪早期断奶常用的方法有逐渐断奶法和一次性断奶法。逐渐断奶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少母乳喂养量,增加饲料喂养量,使仔猪逐渐适应断奶过程。在仔猪达到2~3周龄时,逐渐减少每天的母乳喂养次数,同时增加饲料喂养次数。例如,从每天6次母乳喂养逐渐减少到4次,同时增加4次饲料喂养。随着母乳喂养次数的减少,逐渐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以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需求。在逐渐断奶的过程中,密切观察仔猪的生长发育、食欲、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一次性断奶法是指在仔猪达到一定日龄后,一次性将母乳喂养改为饲料喂养。一般情况下,仔猪在2~4周龄时可以进行一次性断奶。具体日龄需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母猪的健康状况来确定。在断奶前,确保饲料的质量、营养浓度和适口性,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求。在断奶前1~2天,减少母猪与仔猪的接触,以降低仔猪对母乳的依赖。在选定的断奶日龄,将仔猪与母猪分开,停止母乳喂养,改为全饲料喂养。同时,加强观察仔猪的适应情况,及时处理问题。无论采用哪种断奶方法,关键是要确保仔猪能够适应断奶后的生活,保证其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

4、饲料过渡

仔猪断奶早期的饲料过渡方案和精饲料配方设计是保证仔猪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仔猪断奶前1~2周,逐渐减少母乳喂养量,增加饲料喂养量。这样可以帮助仔猪逐渐适应饲料,减少肠道应激。在过渡过程中,尽量保持饲料的口感一致,避免仔猪因饲料口感变化而产生拒食现象。密切观察仔猪的生长发育、食欲、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仔猪断奶后,需要补充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精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精饲料中可以添加一些有益于肠道健康的成分,如益生菌、益生元等,以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仔猪的消化功能。一般情况下饲料成分包括玉米60%、豆粕20%、麦麸15%、米糠10%、骨粉1%、贝粉1%、预混料5%。营养成分粗蛋白质18%、粗脂肪5%、粗纤维3%、粗灰分6%、钙0.8%、磷0.6%、赖氨酸1.1%、蛋氨酸0.5%。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饲料。每天喂食3~4次,根据仔猪的体重和采食量进行调整。在喂食过程中,注意观察仔猪的生长状况、食欲和粪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5、科学饲喂

断奶仔猪精饲料的投喂量、投喂次数和投喂方法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投喂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仔猪的年龄、体重、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等因素。一般2~4周龄仔猪体重约5~10kg,每天投喂量约为200~300g。4~6周龄仔猪体重约10~15kg,每天投喂量约为300~400g。6~8周龄仔猪体重约15~20kg,每天投喂量约为400~500g。投喂次数主要取决于仔猪的年龄、食欲和饲料的适口性等因素。2~4周龄每天投喂3~4次,如上午、下午、傍晚和夜间各投喂一次。4~6周龄每天投喂3次,如上午、下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6~8周龄每天投喂2~3次,如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可以将饲料与水混合,使饲料湿润,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但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避免过湿导致饲料浪费。也可以将饲料制成颗粒状或粉状,直接投喂给仔猪。这种方法适用于仔猪较大、食欲较好时。或者在喂食时间内,将饲料放在仔猪可以自由采食的地方。这种方法适用于仔猪较小、食欲较弱时,可以帮助仔猪充分摄取营养。

三、断奶仔猪早期腹泻的防治措施

1、温度湿度调控

仔猪断奶早期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仔猪断奶后的前几天,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8~30℃。断奶后1~2周,猪舍温度应逐渐降至25~28℃。2周后,猪舍温度可逐渐降至22~25℃。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体重和健康状况的仔猪对温度的需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此外,避免猪舍温度波动过大,以免对仔猪造成应激。另外断奶早期猪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过高湿度可能导致仔猪感到闷热,影响生长发育;过低湿度则可能导致仔猪呼吸道干燥,增加感染风险。结合断奶仔猪的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要注重做好调控工作。冬春季节在猪舍内增加保温材料,如保温板、保温膜等,减少热量散失。还可以使用红外线灯、电热板等加热设备,确保猪舍温度达标。夏秋季节要注重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猪舍空气质量。通风时要注意避免贼风,以免仔猪受凉。适当控制仔猪饮水量,避免水滴污染猪舍地面,降低湿度。

2、环境消毒

仔猪断奶早期的猪舍清理和消毒工作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仔猪在养殖管理过程中每天观察仔猪排泄物情况,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每周对猪舍进行彻底地清理,包括清除剩余饲料、清理猪舍墙壁和设施。每月对猪舍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清理猪舍内的积水和杂物。使用铲子、扫把等工具,将粪便和垫料清理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猪舍地面,去除残留的粪便和污物,用刷子刷洗猪舍墙壁、设施和饮水器等,确保清洁。清洗结束之后,需要注重做好针对性地消毒工作。在未发生疫情前一般每周对猪舍进行一次消毒。在仔猪出现疾病时,应增加消毒频率。常用消毒剂包括了氢氧化钠(火碱),每平方米猪舍地面使用500g,配成2%的溶液,喷洒或擦拭猪舍地面、墙壁和设施。需注意,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过氧化氢,每立方米猪舍空间使用20mL,配成3%的溶液,喷洒或擦拭猪舍地面、墙壁和设施。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复合酚,每平方米猪舍地面使用100g,配成0.1%的溶液,喷洒或擦拭猪舍地面、墙壁和设施。复合酚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猪舍空间使用20g,配成0.1%的溶液,喷洒或擦拭猪舍地面、墙壁和设施。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并注意个人防护。在选择消毒剂时,要根据猪舍的具体情况和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擦拭猪舍各个角落,以保证消毒效果。同时,注意定期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

仔猪断奶早期是肠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添加益生菌制剂和酸化剂可以帮助仔猪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提高營养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①益生菌制剂

饲料当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制剂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益生菌可以分解和消化饲料中的某些难消化物质,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提高肠道免疫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益生菌还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减少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肠道感染的风险。常见益生菌种类包括了乳酸菌如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等。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酵母菌如酿酒酵母、布拉酵母等。根据益生菌制剂的种类和厂家建议,通常在仔猪饲料中添加0.1%~0.5%的益生菌制剂。将益生菌制剂与仔猪饲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饲喂。可采用湿喂法(将益生菌制剂与水混合后喂给仔猪)或干喂法(将益生菌制剂直接添加到仔猪饲料中)。

②酸化剂

酸化剂可以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酸化剂这还可以提高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同时,酸化剂可以增强肠道免疫力,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常见酸化剂种类包括了有机酸如甲酸、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等。无机酸如磷酸、硫酸等。根据酸化剂的种类和厂家建议,通常在仔猪饲料中添加0.1%~1%的酸化剂。将酸化剂与仔猪饲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饲喂。可采用湿喂法(将酸化剂与水混合后喂给仔猪)或干喂法(将酸化剂直接添加到仔猪饲料中)。

综上所述,断奶仔猪作为肉猪生产的重要阶段,在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方面的科学养殖至关重要。合理利用断奶仔猪阶段,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还为后续生长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养殖断奶仔猪对于提高养猪行业的生产效益、提供优质猪肉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442200 湖北省竹山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城关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站;442300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酸化益生菌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