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研究

2024-04-09 09:17倪海宁水寅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学位评语合格

倪海宁,刘 静,水寅萍

(1.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目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医学专硕)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临床医学专硕需要完成理论学习、学位论文撰写等,还需要进行不少于33 个月的临床轮转,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教育部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指出,临床医学专硕要“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在临床医学专硕培养模式下,研究生临床技能能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但其学位论文质量堪忧。本研究对我校2020—2022 年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盲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临床医学专硕科研能力、论文撰写等方面的问题,为提高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学位论文盲审采取第三方平台送审的方式,学校隐去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个人信息,由研究生学院向第三方平台送审。第三方平台根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进行评审。每篇学位论文初次送两位专家评审,若两位专家中有1 位认为学位论文不合格,再增送第3 位专家评审,因部分增送专家考虑到评审结果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影响,评审会给予一定的“同情分”,导致评审结果可信度降低。因此,本研究只统计分析初次送审结果,每篇论文送审1 位专家记为1篇次。

本研究收集了我校2020—2022 年临床医学专硕的588 篇学位论文、初次送审1 176 篇次的盲审评阅书;我校学位论文盲审共有8 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随机抽取5 份有不合格评价指标的评阅书,共40 份。

1.2 研究方法

统计评阅书中各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的占比,根据统计结果中优秀率最低和不合格率最高的评价指标分析临床专硕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统计评阅书中盲审专家针对不合格评价指标的评语,分析学位论文该评价指标不合格的具体原因。

1.3 评价指标

我校学位论文盲审共有8 项评价指标,分别为选题立意、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点、论文工作量、写作能力、学风情况、文献与综述;每项评价指标明确了具体的评价要素(见表1),均有4 个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90 分)、良好(75~<90 分)、合格(60~<75 分)、不合格(<60 分),满分100分。

表1 学位论文盲审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要素Table 1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specific evaluation elements for blind review of thesis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盲审结果分析

统计盲审结果(1 176 篇次)中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从不合格率来看,从高到低前3 位分别是创新点、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从优秀率来看,从低到高前3 位分别是创新点、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这两个角度都反映了临床医学专硕创新性、科研能力、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见表2)。

表2 2020—2022 年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盲审结果Table 2 Blind review results of degree theses of graduates′ of master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ist from 2020 to 2022

2.2 不合格评价指标分析

对40 份评阅书中盲审专家对不合格评价指标的评语进行总结和统计(见表3),以深入分析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表3 2020—2022 年临床专硕学位论文不合格评价指标评语Table 3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unqualified theses of graduates′ of master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ist from 2020 to 2022

盲审专家给出某项评价指标“不合格”评价时,一般在评语中会给出相应评语。少数专家未针对某项“不合格”评价指标给出具体评语,但从评阅书中可看出,该项指标“不合格”的依据。如样本3 中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无明确评语,但评阅书评语为“该论文所讨论的内容是教科书中多年来定论的内容,其论文方法和结论并无任何新颖之处,和教科书中完全一致,无意义”。样本4 中的“论文工作量”无明确评语,但评阅书评语为“该论文内容错别字、多字、缺字等错误较多”“近5 年参考文献少”。可见,专家给出的“不合格”评价等级及相关评语较中肯,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3 讨论

3.1 临床医学专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导师指导不足

(1)临床医学专硕自身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学位论文创新需要研究生基于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文献阅读,能主动思考、勇于探索。调查发现,在并轨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硕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科研的观念。临床医学专硕参加住培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为将来找工作提高竞争力[1]。因此,部分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不认真、知识基础不扎实、科研方法掌握不熟练、文献阅读量不足、问题意识不强、科研视野不开阔、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及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位论文撰写敷衍、浮躁。(2)导师指导不足。创新点是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中要求较高的一项,需要导师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并对研究生进行精心指导。临床医学专硕扩招的同时,导师带教的研究生数量增加,部分导师自身科研项目较少,无法指导研究生开展子课题研究,研究生只能自由选题,导致选题缺乏新意甚至重复研究。

3.2 临床医学专硕科研能力训练及考核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长达33 个月的临床轮转几乎占据了研究生整个培养周期,使得临床医学专硕理论课程时间被压缩,需要短期集中完成授课或要开展线上教学,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许多高校临床医学专硕理论课程学分要求比临床医学学硕的少4~6 学分,相当于少学习2~3 门课程,并对临床医学专硕参加学术活动和发表学术成果不作要求,因此,临床医学专硕科研思维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的训练不足。在临床轮转中,研究生在导师所在科室的实践时间只有6 个月,其余时间均在其他科室轮转,繁忙的临床工作及部分导师自身原因,导致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不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其学术水平、治学态度、自身素质是决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导师个体责任的缺失是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此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其中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合格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过程考核一般安排在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后,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过程考核由培训单位依照各专业规范化培训内容和标准严格组织实施。临床医学专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有明确的内容、目标及组织方式,重点考核临床实践与医疗工作能力,相比之下,对其科研能力的考核并无统一的要求,因此对临床医学专硕科研能力的考核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甚至未落实等问题。

3.3 部分临床医学专硕科研态度不端正,导师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

分析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语发现,临床医学专硕学位论文存在语句不流畅,书写不规范、不严谨,有大量错别字、英文语法错误等问题,说明部分研究生科研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自律,导师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同时也反映了管理部门工作机制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缺乏实效性,如开题答辩是学位论文质量把关的首要环节,要重点审核选题的创新性与研究意义,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开题必过”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二级培养单位及临床轮转科室分散,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因操作过于灵活而流于形式。

4 建议

4.1 促进临床医学专硕进行学术自省,提升导师科研水平,发挥科研团队作用

(1)临床医学专硕应进行学术自省,具备正确的科研态度和自主探索精神、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并广泛阅读文献,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从而增强问题意识和评判意识。(2)提升导师科研水平。一方面,导师应给予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立意、创新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指导;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开展项目研究时,导师要为其提供科研团队、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3)发挥科研团队作用。在研究生不断扩招、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导师—研究生”一对一学徒式培养模式有一定局限性。团队协作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合作、协商、竞争等方式能促进研究生多元化发展,提高其认知能力,激发其科研创新的潜力[3]。临床医学专硕在不同科室轮转,接受各科室导师指导,这为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及参与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加入不同专业背景、技术能力、知识结构科研人员组成的优势互补科研团队,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科研创新点的产生。

4.2 加强科研训练,突出临床科研能力培养,营造严谨的学术氛围

(1)将临床医学专硕科研能力培养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建立科研思维培养和科研能力训练机制。(2)突出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专硕工作繁忙,科研时间有限,因此要通过临床实践为其科研训练创造有利条件。将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相结合,临床医学专硕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很容易捕捉到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与争议点,这为其参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4],可培养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意识、逻辑思维、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3)端正临床医学专硕科研态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导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可以对临床医学专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团队定期汇报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质询答辩,从而形成积极、严谨的学术氛围。

4.3 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制度

学位论文质量问题虽然集中在毕业前论文评审阶段,实际这是论文开题、导师指导、中期检查等各环节积累的问题,反映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及宏观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问题。随着研究生扩招,尤其是临床医学专硕扩招幅度较大,“开题必过”、学徒式等灵活带教方式使得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培养单位应制定统一的考核制度和淘汰制度,如明确导师指导和中期考核的统一形式和量化要求,要求定期组织研究生研讨科研问题、研究思路及汇报文献阅读情况、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实施开题答辩末位淘汰制,将学位论文质量把关前置,即学位论文完成后、提交前进行学位论文预审和淘汰;发挥培养单位的宏观政策导向作用,如奖评、导师遴选与考核等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把控的导向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非学术因素在论文开题答辩等阶段中的干扰,真正发挥学术评价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位评语合格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谁不合格?
做合格党员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