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数字化转型实践

2024-04-10 13:37刘苍牧
经理人·中国保险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保险业转型数字化

刘苍牧

中国人保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制定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基层微创新,逐步构建系统化科技创新体系。

回顾过去十年,荏苒之间,保险科技从萌芽走向成熟,从单点突破到全面爆发,保险数字化转型经过多年推进与发展,已经从“选择题”过渡到“必答题”,成为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保险业的增长模式也从“机会驱动”转为“能力驱动”,更是催生了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也为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人保作为金融央企,紧抓数字时代新机遇,逐步建立从基础设施、数据底座、技术平台、应用系统到用户触面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金融科技体系,加快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强化顶层规划

中国人保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卓越战略”,明确了八项战略服务任务,将科技定位为集团的基本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确立了高标准的科技改革发展目标。

2021年,中国人保发布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确定了集团科技改革发展架构蓝图。

2022年,以科技改革为契机,以规划实施为抓手,成立了人保科技公司,定位于集团的科技资源整合管理平台、科技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科技运营共享服务平台以及科技服务价值创造平台,全面赋能主业,对科技基础设施、数据治理、软件研发、运营共享等进行集约化管理。

2023年,提出加快构建“保险+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迭代升级数字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并提升科技板块发展定位,把提升集团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科技赋能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从過去依靠价格、费用、人力等的低水平竞争,切实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引领、以服务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的方向转变,将人保的传统优势转化为数字化优势。

筑牢技术底座

中国人保以夯实IT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支撑,以强化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打造设施、技术、应用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增强资源配置、技术支撑、价值创造的综合实力,逐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公司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重大战略,大力推进北方信息中心、南方信息中心智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开展西部数据中心谋划,构筑“异地双活+数据备份”双生产中心架构,建设集团统一的开发、技术、数据、智能等平台,打造自主可控、稳定安全、技术领先的金融级技术底座。

同时,中国人保积极布局大模型建设,通过自建人工智能算法团队,积极推进内外部生态合作,深入大模型技术研发,充分利用人保海量语料、数据及行业知识的优势,打造了自主可控的“人保大模型”,并在代理人赋能、智能客服等场景试点应用,以MaaS方式为集团各公司提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产品和技术服务。持续加强数据治理,持续完善数据标准化管理和互联互通,持续为基层赋能。

提升科技赋能业务质效

中国人保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制定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基层微创新,逐步构建系统化创新体系。

中国人保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创新,建立科技需求团队与数字化运营项目组协同工作机制,提升需求提出质量,加强事业群需求统筹,协助公司实现事业部制转型及数字化建设。

比如,完成理赔逻辑集中改造,实现车险理赔数据全国集中,优化定损环节处理时效等。我们充分发挥内外部资源优势,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保险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展前沿技术跟踪研究,结合业务场景进行金融科技布局,探索跨领域的创新实践,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中国人保还连续3年举办科技发布会,持续推出人保大模型、数字化审计平台等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技术含量、有应用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企业文化,提升行业影响力。

公司坚持以“为基层一线员工赋能、为广大客户服务”为目标,在智能科技研发和落地应用方面,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统筹推进保险核心、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数据应用、综合管理五大类应用系统建设,持续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为各级机构线上化发展转型赋能。

例如,利用语言模式、视觉引擎、遥感测量和大模型等技术,研发了“神机百算-业务运营数字化平台”,实现了自动分析投保产品和客户特征、自动生成营销文案、客户营销线索实时主动推送等业务能力,辅助业务人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效率。

挑战和展望

保险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需从操作风险、人才风险、技术风险、战略风险、创新性业务合规等方面,加强风险防控,真正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科技重塑了保险行业生态,提高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推动保险业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价值增长的新航道。未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夯实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地基。

一是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的金融科技体系。现阶段外部形势严峻,很多技术领域都存在卡脖子的现象,需要金融企业和行业:1.加强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培养本土人才,推动自主研发和创新,减少对外依赖;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加大技术投入,建立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4.加强开放合作和技术共享,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合作,共同应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安全挑战;5.提升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建立风险评估、监测和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金融科技领域的安全事件和风险。

二是建立健全的数据资产体系。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引擎,在积累好、利用好数据资源的同时,形成数据资产识别和分类及管控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治理和数据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资产体系,使数据从“资源”转化为“资产”,进而解锁数据新价值,实现数据驱动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三是营造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生态。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关系行业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利用新技术对保险业务价值链进行全方位的改造,释放数字技术对行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需要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保险机构携手并肩,加强与产业侧、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推动形成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未来,我们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同业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保险业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共同为加快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贡献人保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保险业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转型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