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路径

2024-04-10 03:52苏敏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教育

苏敏

摘 要: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立足本土,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让幼儿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创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环境、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区域等路径,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46-03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北海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结合地域优势和文化特点开展幼儿教育,可以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适宜路径,运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公园、出土文物、手工艺品、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创设游戏活动环境、丰富游戏材料、创新游戏活动形式,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家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丰富游戏活动材料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手工艺品、建筑、服饰、生产工具等,非物质文化包括诗歌、故事传说、音乐、舞蹈、戏剧等。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丰富,既有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等海上丝绸之路文物遗址,也有“珠还合浦”历史典故、“阿班火”非遗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园广泛收集和充分挖掘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进行筛选与整合,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丰富幼儿游戏活动材料。

(一)选取适宜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从丰富多样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中筛选适宜的资源融入幼儿游戏活动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教师要考虑选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是否具有教育启蒙性和科学性。有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如海盗故事、沉船盗宝传说等缺乏教育价值,甚至具有不良导向作用,不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将其剔除。二是适宜性原则。教师要思考选取的海上絲绸之路文化资源与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需要是否契合。有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是缺乏趣味性且年代久远,如考古纪录片、合浦望牛岭汉墓等,同样不宜融入幼儿游戏活动。教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且契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文化资源如北海贝雕、合浦角雕、“珠还合浦”故事、海上丝绸之路童谣等融入幼儿游戏活动。北海贝雕、合浦角雕可以作为幼儿建构游戏的材料,“珠还合浦”故事可以作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文本素材。三是生活化原则。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选取生活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融入游戏活动。只有让幼儿对游戏材料产生亲切感、熟悉感,才能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二)整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覆盖面广,具有公开性、广泛性的特点。虽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但是相对分散,教师将其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不应拿来就用,而应对其进行梳理与整合,使其更加适合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例如,北海咸水歌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疍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北海民俗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不是所有的北海咸水歌都适合幼儿学唱,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地改编,在保留曲目原有旋律的基础上,简化节奏、创编歌词,方便幼儿学唱和理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虽然在北海本地流传广泛,但是距离幼儿的生活比较久远,有的幼儿不熟悉、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保留趣味性前提下,巧妙地将其渗透到各个学习领域。比如广泛流传的客家童谣《月光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版本,北海地区流传比较广泛的歌词如下:“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摘槟榔。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买苦瓜。苦瓜苦,买猪肚……”教师可以将童谣进行改编,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

幼儿园将筛选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文化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取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类型,我园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比如在角色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造船厂、赤江陶瓷厂、“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游戏、“海上丝绸之路”买卖街、侨港风情街、贝壳坊、沙画坊、月饼小镇、编织坊、“海上丝绸之路”游戏街、海景路等,在建构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印象1876、合浦文昌塔、北部湾一号、高德红桥、碧海大剧院、潮雕、高德古镇、白龙珍珠城、合浦汉墓博物馆、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丝路首港等,在音乐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北海咸水歌、老杨公、南珠大舞台、木偶戏等,在表演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开海节、珍珠节、疍家婚礼、山口木偶戏,在沙水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海上丝绸之路航海过程、海上丝绸之路码头等,在涂鸦游戏中运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快乐涂鸦、北海风景写生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影像资料、图片、图书、音频、视频、故事传说等,我园将这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构建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方便教师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二、创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活动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开展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其创设的价值不止于“环境”本身,更在于隐藏在幼儿园环境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考[1]。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视角创设幼儿园环境,体现了幼儿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要考虑环境创设的情境性、教育性、探索性和美观性,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受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熏陶,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获得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

幼儿园户外区域是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户外环境的创设十分重要。我园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主要通过墙绘、设计游戏设施、布置游戏区域等方式进行。比如将幼儿园建筑墙面涂成蓝色,在墙面绘制大海、贝壳、大鱼、渔船、沙滩、渔民、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合浦港遗址等图案,在户外区域摆放“海丝号”帆船模型,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海边。我园专门开辟了涂鸦墙,引导幼儿通过“大带小”的方式绘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墙,于是贝壳、海螺、海星、浪花、船只等成为幼儿涂鸦时常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我园设置了海上丝绸之路创意工场如纸艺坊、编织坊、沙画坊、木工坊等,投放游戏活动材料如彩纸、渔丝、木料、贝壳、沙土等,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游戏活动。我园在户外打造了“海上丝绸之路游戏街”,引导幼儿在游戏街上开展各种活动,如模仿商人在街上摆摊、制作海上丝绸之路小吃、扮演各国商人开展贸易活动等。

幼儿园教学楼层公共区域是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幼儿对这些公共区域比较熟悉。我园在创设教学楼层公共区域环境时,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力求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我园向全体幼儿征集意见和建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设幼儿喜爱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环境,比如:在教學楼一楼大厅摆放书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绘本阅读区,引导幼儿阅读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的图书,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此外,我园还在楼梯墙面悬挂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绘画作品,在教室窗台和玄关处摆放了贝雕、角雕、竹筛、鱼篓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手工艺品。我园创设了浓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氛围,让幼儿通过耳濡目染,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感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魅力。

我园每个班级选择一本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绘本,根据绘本主题,运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创设班级环境。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将其融入班级环境创设。比如,大班根据绘本《海上丝绸之路》确定主题,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班级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渗透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大班幼儿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故事进行绘画,将绘画作品粘贴在教室墙壁上。班级环境创设完成,教师组织幼儿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们来参观教室,与弟弟妹妹们共同开展角色游戏“海上丝绸之路号”出发啦、建构游戏“搭建海上丝绸之路首港”、表演游戏“开海节”等。

幼儿园选择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创设户外游戏环境和教室环境,渗透了开放、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发挥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区域,提高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开展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发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游戏活动[2]。为了更好地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融入幼儿游戏活动,我园积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自主游戏空间,在游戏区域提供适宜的海上丝绸之路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园在创设游戏环境时,结合幼儿的游戏需要,为不同年龄幼儿共同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游戏创设空间,如在专门的活动室设置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在户外设置建构区、角色游戏区、艺术表演区,并在各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等。在生活区,我园投放了橡皮泥、黏土、小厨房模具、仿真食物玩具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幼儿制作海上丝绸之路美食提供条件,使幼儿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了解。在美工区,我园投放了彩纸、画笔、儿童剪刀、布块、线绳、黏土、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海上丝绸之路手工艺品。例如,有的幼儿参观汉墓公园后,受本地出土的陶瓷的启发,用黏土制作了陶罐。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在全园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陶瓷之旅”科普活动,带领幼儿认识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陶瓷文化。在建构区,我园为幼儿提供乐高、磁力片积木、管状积木等材料,引导幼儿通过组合、堆叠、拼接等方式搭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景点。如,有的在海上丝绸之路游戏街玩耍时萌生了搭建“碧海丝路大剧院”的想法,于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搭建碧海丝路大剧院的游戏项目。在搭建活动中,幼儿要经历如图1所示的发现问题、制订计划、寻找材料、实施计划、分享交流等过程,丰富了游戏经验,提高了动手能力。在角色游戏区,我园为幼儿提供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常见的“货物”如香料、手工艺品、丝绸布料、陶瓷制品、茶叶等,引导幼儿模拟古代贸易、海上探险等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在音乐坊,教师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珠还合浦》,再指导幼儿表演剧目《珠还合浦》。在创意贝壳工坊,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贝壳,指导幼儿制作手工艺品。

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戏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交流与交往,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游戏活动材料和幼儿的游戏体验,而且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的文化自信。今后,我园将在幼儿晨练环节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利用丝巾、斗笠、草帽等常见物品作为晨练道具,增加晨练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师,2021(2):84.

[2]吴艳兰.结合“海丝”文化开展自主性游戏探究[J].成才之路,2017(14):7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保教质量提升”专项课题“挖掘海丝路文化,开展全园混龄自主游戏的研究”(2021ZJY548)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幼儿教育
浅谈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小学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游戏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