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大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2024-04-10 08:46
股市动态分析 2024年5期
关键词:液氢电解水储氢

氢能源产业链发展尚在早期,设备端有望优先受益。综合申万宏源等券商观点,可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电解槽。电解槽为制取绿氢的核心设备。灼识咨询及高工氢电(GGII)预计,至2030 年中国电解槽出货量有望超过35GW,并于2050 年突破350GW。儲运环节是链接氢气生产与需求的关键桥梁,国内发力点包括气态储氢瓶组、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管道输氢等方向,相关设备包括氢气压缩机、氢膨胀机、氢液化、氢气/天然气掺混设备等。

二是测试设备。产品测试是氢能产业链的重要环节,2023 年7 月19 日国标委联合其余五部门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指出加快制修订包括储运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在内的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其中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测试规范制定计划将计划于2024 年推出。随着绿氢产业发展及国家标准逐渐落地,氢能设备测试产品将迎来增长点。

两主线具体包含十大标的:

科威尔(688551)

公司深耕电机测试领域,产品主要涉及测试电源、氢能检测、功率半导体测试三大领域,涵盖从基础到高端的不同技术水平,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公司营收整体呈高增长态势,2017 至2022 年公司营收CAGR 为30.52%。截至2023 三季度末,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55 亿元,同比增长40.1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75 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

公司氢能检测业务横跨氢能产业链两端,涵盖氢燃料电池检测和制氢电解槽检测。全球氢燃料电池检测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30年达16.14 亿美元,公司2022 年成为燃料电池检测设备行业市占率TOP1,市占率达26%,具备先发优势。制氢设备检测,2023 年1-10 月我国绿氢项目电解槽招标量达到1.3GW,预计2023-2025 年CAGR 将达180%。公司电解槽检测与众多下游优质客户合作,有望充分受益氢能行业爆发。

蜀道装备(300540)

公司在氢能全产业链均有所布局。上游制氢环节,公司氢气提纯系统技术成熟,拟建设山西原平清洁能源项目,项目拟使用低阶煤质提取LNG、氢气及氢气化合物等清洁能源相关产品;中游储运环节,公司拥有加氢站设备与液氢装置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35MPa/70MPa 气态加氢站及液态加氢站的设计、装备提供能力,自主研发了CH35-500 型加氢撬,同时也具备日产5-10 吨的液氢装置生产能力;下游应用方面,公司有望背靠大股东资源积极布局清洁能源站点。公司控股股东蜀道交通服务集团目前在营加油站139 座、服务区89座,公司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清洁能源站点建设。目前公司可提供加气站设备、加氢站设备、充电站和综合能源站装备。

厚普股份(300471)

公司2013 年着手氢能业务的发展,产品矩阵丰富,已实现70% 自主研发,并成功完成包括4 座冬奥会加氢站在内的多座氢能典型示范站的建设工作。

2023 年9 月,公司完成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工作,成功募集2.2 亿。发行总数量为18,166,804 股,发行价格为12.11 元/股,最终由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兴景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4 家知名机构与自然人刘艺获配,股票上市时间为2023 年9 月8 日。通过本次募集,公司将投资“ 氢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车间建设项目”、“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开发项目”和“ 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氢能业务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华光环能(600475)

华光环能成立于1958 年,实际控制人为无锡市国资委。公司业务布局广泛,“装备+工程+运营”业务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在电站锅炉及环保装备制造方面有60 余年的经验积累,行业地位领先,同时积极把握能源发展形势,布局火电灵活性改造及氢能电解槽业务,正逐步从国内锅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为能源环保领域全产业链布局企业。近年来业绩稳健增长,2018-2022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15%,且自由现金流充沛,现金回款能力较强,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公司依托设备+能源双基因,切入电解水制氢新赛道,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在电解槽技术研发方面紧密合作,2023 年4 月正式下线1500-2000 Nm3/h 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填补了国内千方级高压力电解槽空白,并具备随时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力。当前公司已与中能建氢能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来推进绿氢项目落地和电解槽的产品业务合作,市场竞争力有望全面提升。

华电重工(601226)

制氢技术方面,公司已获得质子交换膜制备等多项专利,形成年产1GW 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能力。项目开展方面,合同金额3.45 亿元的达茂旗200MW 制氢工程项目稳步推进;青海德令哈3MW 光伏发电配套的PEM 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项目也于2023 年9 月正式投产,制氢纯度达99.999%,标志公司PEM 电解水制氢系统技术顺利落地。此外,公司依托子公司进行储氢布局,已有储氢罐产品下线,并持续加大在氢燃料电池功能技术等方面研发力度。绿氢规模化应用在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氢能行业爆发。

昇辉科技(300423)

跟踪2022 年至今公开招标的制氢项目,随碱槽新进入者和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数量增加、单体项目平均规模增长,业主方在招标时对投标方历史业绩的要求有走高趋势,比如部分项目已要求投标方具备3 台或4 台的订单业绩,部分项目要求提供前序项目测试认证数据。行业愈发“内卷”之下,除了出海之外,要想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首先解决首台套订单和出货的问题。

公司旗下盛氢制氢与佛山本地制加氢站投资运营方已达成电解槽订单合同。公司此次订单的签订,分析机构认为至少具备两层意义:(1)市场的角度,通过解决首台套订单问题,从而具备三北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的投标资格,有望逐渐打开三北地区市场;(2)模式的角度,当前大部分电解槽制造商专注于三北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公司在三北地区之外,同时突破广东省站内制氢的市场且靠近应用场景,伴随加氢站建设提速有望享受三北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富瑞特装(300228)

随着廉价氢气供应的增加以及我国氢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供需区域性错配导致氢储运成为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前提,短期来看,高压气态为当前氢储运的主流,随着上游供给的充足与廉价,下游需求放量带动规模效应,运输方式将由高压气态向甲醇、液氨为储氢载体过渡,并持续向液态形式运输为主发展。根据QYResearch 预测,2029 年我国氢能阀门市场规模将达到11.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公司布局气态氢瓶中核心部件——阀门,后续有望依托LNG 下游的整车厂客户资源优势快速打开销售渠道;低温液氢适用于距离较远,运输量大的应用场景,液氢罐作为液氢储运关键环节,其绝热效果决定储运损失率,公司前瞻布局液氢罐与阀门,DN25-DN50 液氢用紧急切断阀、DN15-DN100 液氢用截止阀共计121 套液氢用阀门已发往项目现场。

双良节能(600481)

今年1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United Solar Polysilicon (FZC)SPC 送达的《中标通知书》,中标United Solar Polysilicon (FZC) SPC 年产10 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中标内容为多对棒还原炉及尾气夹套管装置、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和溴化鋰机组装置,中标金额为5832 万美元(据公告折合人民币约4.2 亿元),项目建设地点为中东地区阿曼苏哈尔自贸区。

本次中标是公司在氢能领域斩获的首个海外订单,中标4000Nm3/h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展现公司在新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上的强大潜力。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之下,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碳排放几乎为零,电解槽制氢有望成为主流。据香橙会研究,2023 年我国电解槽设备招标市场迈进GW 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公司抢抓机遇、提前布局氢能业务,实现了绿电智能制氢系统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的全面落地,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石化机械(000852)

公司实现了制氢、加氢、输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布局,制氢环节完成了500/2000 标方碱水制氢、PEM 制氢装备开发;加氢环节实现了综合压缩机、加氢机、卸氢柱、顺序控制盘等核心产品开发;输氢环节开发了三种钢级的纯氢长输钢管。2024年1 月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PEM 电解水装备制造合作协议》,后续有望继续深化与中石化和中石化体系内研究院的合作,围绕中石化需求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上实现突破。在氢能领域领跑其他企业,打造公司新能源业务成长“第二曲线”。

吉电股份(000875)

作为老牌电力企业,公司自2010 年起就转型新能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重点布局综合智慧能源、氢能等产业。在运营端,公司规划2030 年年产200 万吨以上氢基燃料,已投资近60 亿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据央视财经报道,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计划于2024 年四季度建成投产,2030 年将在吉林西部建成千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基地。

在装备端,公司参股国内PEM电解槽制造商长春绿动,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通过项目运营和装备制造的联动,我们看好公司在氢能领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液氢电解水储氢
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缺陷及检测方法
我国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发展现状综述
甘肃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项目开工
酸性电解水对早期番茄晚疫病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3项液氢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3项液氢国家标准
全国液氢产业正式进入快车道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雄一电解水的稳定性研究
电解水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