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莫高窟,发现敦煌之美

2024-04-10 05:03贾佳宁
光明少年 2024年3期
关键词:朝代洞窟莫高窟

贾佳宁

“鸿雁衔丝绢,西飞到敦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节目《年锦》将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传统纹样与舞美技术融合,织就一幅美轮美奂的纹样变迁图卷。《年锦》的艺术顾问是93岁高龄、为敦煌艺术保护和传承倾注毕生心血的“敦煌少女”常沙娜。如今,敦煌少年颜智禾也跟随前辈的脚步,守护和传播敦煌文化。

结緣莫高窟

在我的家乡敦煌市,随处可见敦煌文化的元素。走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地砖上印制了莫高窟藻井的图案;路灯做成了“飞天散花”的造型;市中心的地标雕塑是经典的壁画形象“反弹琵琶”。走进校园,校服的颜色和花纹是莫高窟壁画中的元素;课堂上,每每涉及敦煌文化,老师也会着重讲解。我和同学们在敦煌文化的浸润下学习、成长。

小时候去莫高窟参观,那里的壁画和雕塑令我深深着迷。2016年,我参加了敦煌研究院举办的“我心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演讲绘画征文比赛,不仅在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的绘画作品和文章也获了奖,这更点燃了我心中对莫高窟的向往。第二年,敦煌研究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带着好奇和锻炼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选拔。在培训的过程中,研究院的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一遍,再让我们上台给台下的同学们讲。那会儿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我第一个就举手冲了上去。其实,当时站上去还是挺紧张的,讲的过程中卡壳好多次,结束时已经汗流浃背了。就这样,我与莫高窟的故事开始了。

守护莫高窟

通过考核后,我终于成为一名志愿者讲解员。真正站在洞窟前给游客讲解的时候,我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既不想因为讲得不够好给游客造成误解,也担心游客询问更深层次的问题时答不上来。作为讲解员,我们不仅要了解壁画中讲述的故事、洞窟的结构、建筑的历史背景等基础知识,更要领悟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于是,我总会在假期开始时拼命把作业全部写完,然后利用空闲的时间拿出资料看一看、记一记,加深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讲解员老师请教。渐渐地,我发现大家关注的问题比较集中,多多学习、丰富经验,实地讲解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记得有一年国庆假期,来莫高窟参观的游客特别多,我们在148号洞窟维持秩序,引导游客参观。当时,一个背着相机的叔叔走进来和我们聊天,在交谈的过程中,他的手一直按在相机的快门上。我默默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听到他按快门的声音,就赶紧上前提醒他说:“叔叔这里不能拍照。”于是,他放下相机离开了。莫高窟得以保存至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守护。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家是需要用专业的设备来拍照的,这样可以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如果不加以保护,曾经光辉灿烂的敦煌文化,将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文明参观,是能够从你我做起的小事,也是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大事。

我很喜欢画画,在临摹敦煌壁画的时候,不禁对画匠们的绘画技艺和色彩运用心生敬佩。不同朝代的画匠所选取的素材、画风、颜色也有所差别,比如,魏晋的飞天造型比较简单,到了隋唐,也是丝绸之路最繁华的时候,飞天的服饰会特别华丽。我们可以在壁画的人物表情、使用的颜料中感受到朝代的更迭。这种判断方法不光适用于莫高窟。在游览龟兹石窟和麦积山石窟时,我先试着自己推断洞窟所属的朝代,再去看介绍,发现自己猜对了,学以致用,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重识莫高窟

曾经,我认为莫高窟是一处承载宗教活动的寺庙,随着深入了解,我才明白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宗教方面,更涉及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莫高窟以精美绝伦、色彩瑰丽的壁画,纯朴浑厚的雕塑,宏伟壮观的建筑闻名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中出土的文物,为历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当在课本中看到这些文物时,我都会觉得很自豪。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教材中介绍唐朝节度使制度时,引用的就是莫高窟中记录节度使张议潮出行场面的壁画。莫高窟壁画不只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形象和图样 。

猜你喜欢
朝代洞窟莫高窟
猜朝代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莫高窟,走过千年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朝代谁也不服谁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朝代谁也不服谁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不懂就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