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舒适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4-04-12 07:34杨春丽张思宇卞孝平王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负性舒适度消化

杨春丽张思宇卞孝平王凯

(1.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字:人文关怀;舒适护理;消化内镜诊疗;舒适度;负性情绪

消化内镜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诊疗手段,主要应用于胃部、食管、结肠等部位的诊疗,可帮助医生直观地了解患者病灶情况[1]。但消化内镜诊疗为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加上患者对消化内镜诊疗的了解不足,患者可能会因抵触心理错过最佳诊疗时间[2]。虽然大多数医院可在全麻下进行消化内镜诊疗,减轻患者心理、生理症状,但仍有患者由于经济、了解不足等原因拒绝诊治[3]。相关研究指出,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4]。因此,如何减少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负面情绪是临床的热点话题。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重点针对临床症状进行护理,缺乏人文关怀,临床应用效果欠佳。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理念,秉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身心健康,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5];舒适护理是一种在住院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不适感,保证患者身心愉悦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6]。目前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中,但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探究其对患者舒适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83 例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2 月至2023 年2月),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1 例、干预组42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0 例,年龄19~63 岁,平均年龄41.84±8.53 岁,检查类型:内镜检查23 例、内镜下手术18 例,初次接受消化内镜诊疗27例、非初次14 例,胃镜19 例、肠镜10 例、胃肠镜12 例,活检情况:是30 例、否11 例,受教育程度:中学及以下12 例、专科16 例、本科及以上13 例。干预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1~62 岁,平均年龄41.42±8.14 岁,检查类型:内镜检查25 例、内镜下手术17 例,初次接受消化内镜诊疗26 例、非初次16 例,胃镜18 例、肠镜11 例、胃肠镜13 例,活检情况:是29 例、否13 例,受教育程度:中学及以下13 例、专科18 例、本科及以上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行全麻消化内镜诊疗,且能耐受全麻及消化内镜;年龄≥18 岁,且有家属陪护;肠镜均为上午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消化道急性炎症;急诊行消化内镜诊疗;存在咽喉部疾病;存在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对麻醉药物过敏;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消化内镜诊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诊疗前:指导患者遵医嘱完成诊疗前的相关检查,告知其需停抗凝药物1 周以上;护理人员在诊疗前1 d 告知患者需禁食禁水8~10 h,检查前一晚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肠镜检查者需在诊疗前4~6 h 服用肠道清洁剂,完全排空大小便;诊疗时:建立静脉通道,并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如有义齿提前取出;诊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诊疗后:嘱患者术后1~2 h 后方可进食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协助患者到休息室休息,待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疼方可在家属陪伴下离开。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护士长加强对本科室护士关于人文关怀护理的培训,可每2 周开展一次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保证患者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措施如下:(1)诊疗前护理:①环境:保证候诊区及诊疗区的清洁整齐,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温湿度适宜;可在候诊区放置绿植等,使患者放松心情,提升其心理舒适感。②知识讲解:给患者发放消化内镜诊疗手册,并在候诊区播放内镜诊疗动画,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诊疗过程;护理人员主动告知患者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处理方法,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对患者疑问进行耐心、热情解答。③心理:为患者介绍其治疗医师,重点讲述医师具有丰富的内镜诊疗经验,增加患者安全感;告知患者过度紧张会引起应激反应,影响诊疗的顺利进行,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心理疏导,可指导其通过听音乐、与他人聊天等方式缓解,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在服务患者时注意态度,尽量全程保持微笑。(2)诊疗中护理:可在患者后背放置软枕,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充分放松身心,如发现患者情绪极其紧张、不安,可轻拍患者肩膀,通过肢体接触向患者传递力量,给予患者安全感;对肠镜诊疗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及时擦拭处理患者排泄物,不要表露出厌烦的表情,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减少其害羞感。(3)诊疗后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眩晕、四肢无力等现象,告知患者在1~2 h 后会逐渐消失,如存在喉咙不适、声音嘶哑,可指导其通过饮用温开水缓解,未清醒者,告知家属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防止其发生坠床等情况;在留观期间耐心回答患者问题,离开时提醒患者拿好个人物品,禁止饮酒,并叮嘱患者当天不能开车,防止发生交通意外。两组持续干预至诊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

1.3.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

观察对比诊疗期间两组呛咳、腹胀腹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3.2 舒适度、负性情绪评估

比较两组干预前、麻醉前10 min 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GCQ 包含4 个维度(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共28 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1~4 分),1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4 分表示非常同意,总分28~112 分,总分≥96分、86~95、76~85 分、≤75 分分别表示较舒适、舒适、不舒适、极不舒适,总分与患者舒适程度成正比。HAMA 包括2 个方面、14 个条目,每个条目0~4 分,总分0~56 分,总分≥29 分为严重焦虑、21~28 分为中重度、14~20 分为中度、7~13 分为轻度、<7 分为无焦虑,总分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

HAMD 包括7 个维度、24 个题目,14 个题目采用0~4 分评分法,10 个题目采用0~2 分评分法,总分0~76 分,总分≥35 分为严重抑郁、21~34 分为中度、8~20 分为轻度、<8 分为无抑郁,总分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1.3.3 护理效果评估

评价标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均正常,无明显不适感为护理显效;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伴随轻微不适感为护理有效;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血压、心率有剧烈波动,且伴随剧烈疼痛为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4 护理满意度评估

采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包括病室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方面,共10 个题目,每个题目1~5 分,满分为50 分,总分>40 分很满意,总分31~40 分为比较满意,总分≤3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总分>30 分例数/总例数×100%。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3,效度系数为0.819,表示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效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干预组(4.76%)低于对照组(24.3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舒适度、负性情绪

麻醉前10 min 两组GCQ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10 min HAMA、HAMD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GCQ 评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比较(±SD,分)

表2 两组GCQ 评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比较(±SD,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

2.3 护理效果

两组护理有效率相比,干预组(97.62%)高于对照组(78.0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n(%))

2.4 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率相比,干预组(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诊疗已被广泛应用,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会产生恶心、腹部绞痛等不适症状,从而引起患者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诊疗的顺利进行[10-11]。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在行消化内镜诊疗时的应激反应,保证诊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消化内镜诊疗护理内容较为简单,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不足,无法避免因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护理问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实施多种舒适护理以满足需求,使其愉悦、舒适,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12-13]。相关研究证实,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时的舒适度,减轻其不适感[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麻醉前10 min 舒适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效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原因分析在于,干预组通过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减轻其入内镜室后的紧张感,同时给患者发放诊疗手册,解答其疑问,降低患者因对消化内镜知识了解过少的陌生感,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通过诊疗中为患者放置软枕、轻拍肩膀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增强其舒适度,并通过暗示性语言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从而防止患者因过于紧张影响诊疗过程,增强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可减少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干预组通过在诊疗过程中全程陪伴患者,并在诊疗前、诊疗中采用多种方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身心放松,提升患者配合度,从而减轻刺激,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护理人员在服务患者时全程保持微笑,耐心为患者指导、宣教,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不仅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就医舒适感,而且可促进患者配合诊疗,提高护理效果,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负性舒适度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