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 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与康复进程的影响

2024-04-12 07:34孔二波郭宗战贾宝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肌肛肠创口

孔二波郭宗战 贾宝新

(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肛瘘为一种表现于直肠肛门处的感染性病变,依不同病变部位可分为高、低位肛瘘,其中仅有单条瘘管并达到外括约肌深层处的肛瘘称为高位单纯性肛瘘,症状多表现为肛门处红肿、硬结、瘙痒、局部流脓等,如未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易引起肛门括约肌受损进而造成大便失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方式切除瘘管,促进引流通畅,进而起到保护肛门正常功能的效果,但如何减小手术创伤、保护括约肌、促进创口恢复已成为当前手术治疗的重要问题[2]。与传统手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具有手术创伤小、不损伤括约肌、操作简单等优势,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治疗肛瘘的主要术式,而在LIFT术基础上采用合理药物治疗,对加快术后创口愈合速度、缩短临床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3]。中医对于促进术后创口恢复经验颇丰,可作为术后调理的重要手段,内服方剂消肿生肌汤具有止痛活血、解毒行气、消肿生肌等功效,可有效缓解肿痛症状、利于创口皮肤的生长及修复[4]。本研究选取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4 例,旨在研究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 治疗方案对术后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康复进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于我院确诊的94 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1 例;病程3~24m,平均病程13.56±3.91m;年龄31~72 岁,平均年龄51.75±8.93 岁;瘘管长度3.52~7.13cm,平均长度5.34±0.71cm。研究组男25 例,女22 例;病程4~25m,平均病程14.77±4.06m;年龄30~71 岁,平均年龄51.24±8.77 岁;瘘管长度3.16~6.82 cm,平均长度5.23±0.65 cm。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并通过本研究,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高位单纯性肛瘘的西医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关中医诊断标准[5,6];经影像学检验确诊;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首次进行肛瘘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其它肠道及肛管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病变者;合并糖尿病、结核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合并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处于经期、妊娠期妇女;短期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对本研究方案药物存在禁忌或过敏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前通过彩超、磁共振成像检查判断瘘管位置和走行,做好手术部位清洁、消毒工作,晨起禁食、禁水,于术前2 h 以甘油灌肠,均采用骶麻,依瘘管位置取俯卧位或截石位。

对照组患者采用LIFT 术治疗。经探针探查内口所处位置,于该点位括约肌间沟行弧形切口(约10 mm),分离周围组织并完全暴露瘘管,切断靠近内口处瘘管,缝扎处理,闭合内口。再于外口处,建立上述切口,并分离、暴露外口瘘管,切除感染瘘管,止血并清洗创口,以3-0 可吸收线缝合外口侧括约肌间沟切口,用油纱于创口处行填塞引流,并以无菌敷料固定。术后,将头孢曲松钠(规格:2.0 g,上海欣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73111)2.0 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 中,对患者静滴3 d,Qd。

研究组在对照组手术方式的基础上辅以消肿生肌汤加减治疗。处方组成:白术15 g,茯苓15 g,黄柏15 g,川芎15 g,黄芪15 g,苍术10 g,连翘10 g,党参10 g,乳香10 g,陈皮10 g,没药10 g,甘草5 g。煎煮取汁300 mL•剂-1,分早晚2 次温服,150 mL•次-1,连续服用2w。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肛肠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术后恢复状况及住院时间。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无效:术后创口愈合率<20%,创口大量分泌物溢出,创口压痛、红肿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有效:20%≤创口愈合率<50%,创口相关症状有所好转;(3)显效:50%≤创口愈合率<75%,创口相关症状基本消失;(4)治愈:创口愈合率≥75%,创口相关症状完全消失[7]。临床总有效率=1-无效率。

1.3.2 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评分

以VAS 评估疼痛程度、以大便失禁严重性指数(Fecal incontinence severity index,FISI)、Wexner 肛门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8,9]。(1)VAS 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度进行评分,分为0~10 分,疼痛度依数值递增趋势逐渐加剧,其中0~3 分疼痛度较轻微;4~6分疼痛度较重,尚可耐受;7 分以上为疼痛程度极重,无法耐受。(2)FISI 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分为排便次数、失禁类型两方面,总分61 分,其分值与肛门功能呈负相关。(3)Wexner 评分:评分范围为0~20分,其中0 分表示肛门功能正常,20 分表示肛门完全失禁,故分值越高表明其括约肌功能越差。

1.3.3 肛肠动力学

以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管静息压(Anal tube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longest contraction,ALCT)评估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以消化道动力检测仪(型号:XDJ-S8 型,厂家:四川科仪诚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RRP、ALCT、ARP、AMCP 参数。

1.3.4 血清学指标

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趋化因子5(Chemokine ligand 5,CCL5)、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评估患者血清学指标。于两组治疗前后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3500rpm 离心10min,取清液样本,贮存-50℃环境下待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SAA、CCL5、TGFβ1、FN 水平。

1.3.5 术后恢复状况及住院时间

记录患者治疗后创口渗液、疼痛持续、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7)

2.2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VAS、FISI、Wexner 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SD,n=47,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SD,n=47,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治疗前后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RRP、AMCP、ARP、AL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SD,n=47)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SD,n=47)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SAA、CCL5 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F-β1、FN 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D,n=47)

表4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D,n=47)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5 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后创口渗液时间恢复时间7.33±1.08 d短于对照组11.15±1.44 d(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4.82±1.09 d 短于对照组7.25±1.26 d(P<0.05);研究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4.43±1.66 d 短于对照组 21.58±2.71 d(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6.82±2.44 短于对照组8.37±2.03 d(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肛瘘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病因素多与长期久站久坐、饮食不节、腹泻便秘等密切相关[10]。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且高位单纯性肛瘘伤口较深,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向复杂性肛瘘转变,不仅影响肛门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危及周围脏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采用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 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FISI、Wexner 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肛肠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且与治疗前水平接近。由此可见,中药辅助方案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创口愈合速度,改善患者肛肠功能,缓解疼痛程度。原因可能在于:LIFT 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且在降低括约肌损伤、缩短术后疼痛及创口愈合时间等方面较以往手术效果更为显著[11]。LIFT 术虽可及时切除感染病灶,但因术后创口位置特殊,易受血流循环不畅、排便及细菌侵袭等影响,进而延缓创口愈合时间。而中药方剂可提高创口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减少有害因子释放,利于创口表皮细胞的分化、增殖及修复,故联合汤药辅助治疗可加快术后创口恢复速度,改善患者肛肠功能。消肿生肌汤中组分多为益气类中药,且经药理研究证实,此类中药可加快创口微血管的循环,促进患者创口新生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利于术后病情恢复[12]。方中黄芪可加强巨噬细胞免疫吞噬效果,还能诱发干扰素大量表达,发挥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茯苓中的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进而改善机体状况;陈皮、黄柏可有效缓解创口疼痛、发挥抗炎、杀菌等功效;没药、川芎、当归、乳香等具有镇痛、活血、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等作用。全方在消肿止痛、活血生肌等方面疗效确切[13]。SAA 为与一种能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的肝脏细胞急性时相蛋白,其水平与机体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炎性疾病的重要指标;CCL5 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以多聚形态与其受体结合,其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可作为炎症反应的初始阶段[14]。FN 可提高吞噬细胞对病菌、异物颗粒的吞噬能力,加强细胞连接纤维基质的生物活性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反应;TGF-β1 为转化生长因子β 家族的多肽成员,可有效调控细胞的生长及凋亡过程,与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5]。在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研究组SAA、CCL5 低于对照组,TGF-β1、FN 高于对照组,表明LIFT 术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利于术后创口愈合。

综上可知,应用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 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肛肠功能,减轻临床疼痛程度,控制血清炎性水平,促进术后创口愈合,加快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生肌肛肠创口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