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24-04-12 07:34李丽邵华磊刘玉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独活腰腿痛症候

李丽邵华磊刘玉红

(1.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0052;2.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综合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52)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脊柱外科常发病及多发病,是引发下腰痛与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据流行病学统计,国内腰椎盘突出症患者人数约达到2 亿及以上,患病率大概为15.2%[1]。当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期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然而西医药物治疗短期效果较为良好,但复发率及安全性无法保障。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痹证”范畴,肾气肾精亏虚为原虚,该病外因为外感、内伤、劳损[1]。在中医治疗中服用中药及按摩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类的重要方法。按摩可刺激末梢神经,使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得到促进,以协调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同时按摩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效果可提升局部组织温度,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外周血管阻力[1]。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自制的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对其进行治疗,自制的独活祛风活血汤为祛湿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基于此,本文旨在观察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11 月颈肩腰腿痛医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1 例作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68,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对照组男33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46.18±5.74岁,平均病程2.68±0.66 y,位置:L3-4椎间盘突出21例,L4-5椎间盘突出29 例,L5-S1椎间盘突出13 例。观察组男37 例,女31 例,平均年龄47.02±5.96 岁,平均病程2.89±0.74 y,位置:L3-4椎间盘突出23 例,L4-5椎间盘突出31 例,L5-S1椎间盘突出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及家属知晓并同意。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指南》[2],中医诊断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3];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肝肾功能正常;意识清晰;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乏;近期内行针灸、激素类治疗;合并重大疾病;既往行腰椎手术。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硬膜外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604)25-30 mg;采用生理盐水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22)稀释后静脉注射。给予患者口服尼美舒利片(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44)0.1 g•次-1、甲钴胺片(吉林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33571)0.3 g•次-1,均3次•d-1。均服用1 m。

观察组采用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独活祛风活血汤药方组成:独活、芍药各12 g,桑寄生、防风、秦艽、当归、杜仲、茯苓、白芍、牛膝、熟地黄、夏枯草、黄芪、川芎、桃仁、骨碎补、延胡索、白芷各10g,细辛6 克,桂枝、红花各5g,牡蛎30 g,干地黄12 g,甘草5 g。煎煮300 mL,每天3 次,每次100 mL,服用4 个疗程,1 疗程为7 d。按摩:①松解手法:用掌推法对患者腰部、背部、臀部肌肉进行折叠按摩5-6 次。②复位手法:取俯卧位,将患者从脊椎顶部推至底部5-6次。③穴位手法:拇指点按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的肾俞穴及阿是穴,用肘尖点按承扶穴。④关节活动法:直腿抬高、牵引下肢,活动患侧关节,每天1 次,1次半小时。持续干预1 m。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后,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显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可直腿抬高至60-80 度及以上,且对正常生活、工作未造成影响;有效:症状有一定缓解,可直腿抬高至45 度及以上,但对正常生活、工作有影响;无效:症状未显著变化,无法直腿抬高。总疗效=显效率+有效率[4]。

1.3.2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6]按照严重程度进行积分,主症0、2、4、6 分,次症0、1、2、3;分值越低,说明症状越轻。

1.3.3 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

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满分29 分,分值与腰椎功能恢复呈正比。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simulation rating sheet,VAS)评价,满分10分,0 为无痛,10 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5]。

1.3.4 炎性因子

治疗前后,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试剂盒均来自上海丰寿实业有限公司。

1.3.5 不良反应

治疗后,分析对比两组的骨质增生、关节退化及间歇性跛行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率为8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

2.2 中医症候积分

观察组治疗后1 w,治疗后1 m 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D)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D)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1 w 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腰椎JOA 及疼痛评分

观察组腰椎JOA 评分、VAS 评分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JOA 及VAS 评分比较(±SD,分)

表3 两组腰椎JOA 及VAS 评分比较(±SD,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1 w 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炎性因子

观察组治疗后1 w、治疗后1 m 的TNF-α、IL-1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TNF-α、IL-1 水平比较(±SD)

表4 两组TNF-α、IL-1 水平比较(±SD)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1 w 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5 安全性

两组不良发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肾气亏虚、劳损久伤或外邪侵袭,以致风寒湿邪瘀滞不散,治疗应以扶正祛、补肝肾强基、活血化瘀、调气止痛、温阳散寒等为主。服用中药及按摩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类的重要方法。按摩可刺激末梢神经,使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得到促进;同时按摩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可提升局部组织温度,扩张毛细血管[6]。独活祛风活血汤配方中以独活、桑寄生为君药,臣以牛膝、杜仲、熟地黄,可强壮筋骨与补益肝肾;以茯苓、白芍、当归、川芎为佐药;以甘草、桂枝、秦艽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养血的作用。本研究可见观察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腰椎JOA 评分、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总疗效高,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受损部位,可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对脊髓神经产生不断刺激,引发神经支配区的腰腿痛[1]。TNF-α、IL-1 均是常见的炎性因子,其中IL-1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疼痛机体中炎性因子的生长起着调节作用[7-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艽有效成分为秦艽甲素,通过神经系统间接刺激垂体,使促皮质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从而有助于消炎消肿;川芎、牛膝、当归同样具有抗菌、消炎的功能,可缩短炎症期,减少结缔组织的形成[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且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在于独活祛风活血汤具备抗炎镇痛之效,可增加毛细血管管径、毛细血管开放数,使肾上腺素所引发的血管潜伏期进行延长,抵抗肾上腺素诱导的毛细血管闭合;按摩通过促进全身气血的运动,可减轻肌肉紧张,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炎症物质和水肿充分吸收。

综上所述,独活祛风活血汤配合按摩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总疗效获得提升,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降低疼痛,调节炎性因子,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独活腰腿痛症候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