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引航员:为长江航道外籍船舶护航

2024-04-14 03:31王新同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引航员船长长江

王新同

2023年11月,一条有关女引航员卢萍的报道,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长江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每天大批满载铁矿石、石油等货物的外国巨型船舶不停穿梭。这些船舶在港区、内河航行,很容易发生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这就需要中国引航员担任“临时船长”,指挥驾驶人员及时控制船位和避让。引航员是航海“金字塔塔尖”的高级人才,也是充满危险的小众职业。“引航”的背后,有着外界很少了解的酸甜苦辣。

奋发有为,成了全国首批航海专业女生

卢萍于1982年出生于上海金山,从小在海边长大。童年观海听涛时,她最爱听长辈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那时她经常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踏上一艘巨轮。

2000年,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和国际航运管理专业招收女生。在爸妈的支持下,18岁的卢萍毅然报名,并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全国首批18名航海专业的女大学生之一。

航海专业的女生,接受的是从体能到智力的全方位训练,连高台跳水都是她们的必修课程。转眼4年过去,盧萍毕业时,同学有的选择进入船代、货代公司,有的留校任教,有的考入海事局等机关单位。热爱航运事业的卢萍,却选择了极富挑战性的船上工作。2004年,她考入长江引航中心。

出海实习时,卢萍看到引航员用英文下舵令,立刻被吸引住了。在此期间,卢萍要快速熟悉周围的环境,能与船方进行及时沟通,保障船舶安全抵达港口。经历3个月的实习后,她作为助理引航员,开始登船执行引航任务。

很多人对这个小众职业并不了解。引航员俗称“引水员”。当国外船舶抵达我国港口时,必须强制引航,这是有关国家主权的象征。同时,引航员制度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卢萍说,从最北面的锚地“穿越”到最南面的码头,像过马路一样。当船舶在港区、内河、沿岸航行时,为了避免发生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引航人员需指挥船舶驾驶员,及时控制船位、避让,因此引航员也是“临时船长”。

2004年9月21日,卢萍第一次穿着制服开始作业。根据有关规则,她先让伯利兹籍货船“东照丸”停在港口外的江阴锚地,然后乘坐引航艇来到这里,登上这艘体型庞大的外国货轮,升起引航旗。

那天,“东照丸”号的不少外国船员纷纷掏出相机拍照。尽管卢萍还是一名“助理”,但她看到这么多热情的目光投向自己,顿时感受到了职业赋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卢萍清楚,她代表的不仅仅是引航员群体,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卢萍做引航工作,每天要登上不同的船,所以她走的路都是垂直的,要不断攀登。把船舶引航至港口,她首先要爬上七八米甚至十几米高的软梯到达甲板,而攀爬时,软梯会在江面上不停晃动。卢萍说:“遇到恶劣天气,水面掀起大浪,梯子左右摇晃,稍微没有抓牢就容易发生意外。”

长江上引航,令外籍船长敬佩

2005年,卢萍参加引航工作刚满一年。有一次,她要引航的是一艘长300米、吃水12米的利比里亚籍矿砂船。这艘“巨无霸”装载着10万吨铁矿石,甲板距离水面10米以上,卢萍只能借助船外的软梯和舷梯登船。那次,她结束引航工作后,准备攀舷梯下船,不料一脚踩空,摔进了江水中。她的头磕在船身上,送医后被缝了3针。伤愈出院后,她很快上岗。

引航工作人员除了注意个人安全,还要注意江海巨轮的财产安全。卢萍说:“如果船身不慎碰上码头,就是几百万元的损失。长江每年的枯水期在11月至次年4月,水位下降容易造成船只搁浅,引航员更要时刻绷紧神经。”

外界不了解的是,卢萍平时的引航工作非常复杂。她必须对所在水域的地理特点、航道、水深、水流、航标设置和规章制度了如指掌。

仅仅做一名引航员助理,卢萍是不满足的。她的梦想是,通过考证,成为正式引航员。可要实现这个梦想绝非易事。因为在航运界,引航员是身处航海事业“金字塔塔尖”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每一名持证引航员都是船舶操纵专家,除了要在船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外,还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外能用流利英语与外轮船长交流,对内能处理好航道上的突发情况。

从大学毕业到成为引航员,一般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练,要成为一级引航员约需要15年。好在卢萍不仅聪明,而且能吃苦。经过4年的苦练,2008年7月18日,卢萍考取了三级引航员,成为长江上首位女引航员,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位女引航员。

此后,卢萍每天要上不同的船、研究不同船舶的操作性能,面对不同国家的人,掌握不同国家的习俗特点。无论是攀爬梯子,还是跟外轮船长沟通,总能看到她充满自信的脸庞。

长江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也是我国煤电油、铁矿石等进出口贸易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因此,卢萍和同事们的工作非常繁忙。

卢萍说,大风、大雨的时候,江上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打得万吨轮船都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摇晃。冬季的江面上寒风刺骨,尤其下大雪的时候,上下船的舷梯上都是冰,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到了夏天,船上的高温烤得鞋底都要融化似的。卢萍和同事每天引航十几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平时,尽管嘈杂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却丝毫不影响卢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特别是超长、超高、超吃水的海船经过复杂航段,不时有捕鱼船、卖菜船、黄沙船来来往往,这更加需要引航员的帮助。很多外国船长看到卢萍引导的巨轮,在其间游刃有余地穿梭,都忍不住对她竖起大拇指。

不仅外籍船长们敬佩卢萍,就连长江里黄沙船的船长们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有一次,卢萍在姚港集箱码头看到有一艘动态不明的黄沙船在巨大的外籍货轮前方行驶。情况非常危险,卢萍必须指挥它按指定的航线走。这时意外却发生了,任凭她怎么引航,黄沙船毫无回应。

卢萍急中生智,叫通了一艘他的兄弟船。兄弟船的船长告诉卢萍,前方的黄沙船在地方频道上前进。接着,卢萍联系到了黄沙船船长,指挥对方及时、安全地离开了危险航道。黄沙船船长尊称她为“女引水先生”,让卢萍感到欣慰。

引航员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存在不可回避的船舶安全风险和自身安全风险。据美国《时代》周刊调查,引航员是排在矿工和试飞员之后的第三大危险职业。仅最近10年内,全世界出现过数百次引航员从引航梯摔落致死、致伤的事件。在长江上工作的引航员,也有多人因公受伤、牺牲。

忙于工作,直言亏欠女儿太多

有的人并不理解引航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卢萍解释道,简单设想,如果引航停滞,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就会严重受到影响。因为外贸货物95%以上要通过水路来完成,必须通过引航环节来实现。

2019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所制作拍摄的纪录片《40不惑》,其中第三集《共享美好生活》,就把镜头对准了卢萍。

“太仓交管您好!新明州60,船长147米,吃水7米9,中国香港集装箱船,准备在太远13号泊位离泊,报告完毕。”驾驶室里,卢萍和另一名引航员代替了船长的职责,分别向太仓和南通两地交管报告后,用英语向船员下达引航口令,引领船舶离泊出港,驶入航道。一个个步骤,尽显他们的专业。中央电视台记者称卢萍是长江上的“铿锵玫瑰”。

每一次,穿好引航员制服,登上船舶,升起引航旗,卢萍油然而生崇高的使命感。她说,引航是一项技术的传承,体现的是工匠精神。从上船的那一刻直到下船,引航员保障的不仅仅是船方的安全、航道和港口的安全,还有长江的顺畅与活力。自从成为引航员以来,卢萍凭借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一次次将船舶安全引航入港。

当然,卢萍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幸福。比如,她成功引领船舶靠港,那一刻颇有成就感;登上一艘外轮,船长握着她的手连连说“old friend”时,那是欣喜的感觉;还有站在船头,远眺前方,看着两岸日新月异的风景,再把这些风景介绍给外轮船长和船员们,那是骄傲的感觉……

卢萍每天游走在江上,见证了造桥者缔造苏通大桥的宏伟壮举,就更不用说观江豚逐船,长江沿岸的旅游名胜了。南通狼山、江阴鹅鼻嘴、鎮江五峰山,游人在岸上看江,她在江上看游人,视野虽然不同,幸福却相同。

卢萍说,她很享受在船上的时光。站在船舷,眺望长江江面驶过的船舶,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休息的时候,她搬张凳子坐在驾驶室旁边的平台上,觉得坐豪华游轮也不过如此吧。

以前有人评价卢萍,说她天生是吃航运这口饭的人,大雾锁江,几天几夜下不了船,她也不觉得慌。卢萍却笑着说:“我不急是假的,但越是遇到那种情况就越要淡定,否则就会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近20年的引航经历,卢萍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如今,女儿也10多岁了。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卢萍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甚至很少参加家长会。在一次节目中,她直言亏欠女儿太多。

卢萍经常对孩子说:“妈妈在引航站里认真工作,就和你在学校认真学习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努力。”卢萍希望用这种方式,为孩子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好在女儿能体谅妈妈,也很崇拜妈妈,说将来也要做长江上的引航员。

直到2022年,卢萍才有机会休一次完整的假期,带着女儿美美地旅行了一段时间。小姑娘期待已久的敦煌莫高窟、西安兵马俑和河南少林寺等,她们都游览了。

如今,卢萍已经离开一线岗位,成为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基地的党支部书记。现在中心补充了很多新生力量,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女生。平时,卢萍会毫无保留地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这些年轻人。

很多人问卢萍:“常年在长江上导航,您一定有很多历险经历吧!如果能把这些故事写本书该多好!”今年1月,卢萍有了新的计划,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写一本自传,让外界了解引航员这个神秘职业以及背后的酸甜苦辣。说不定,这本自传还能被导演看中,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呢!

猜你喜欢
引航员船长长江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的探究
资料链接:中国引航员情况简介
长江之头
出发吧,船长
日本引航员培训与考证体系研究与借鉴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关于引航员梯国际规范的使用研究
当船长
船长,我的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