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暴力治理对策

2024-04-14 03:31王梦卓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受害者言论

王梦卓

网络暴力以其匿名性、传播迅速和影响广泛的特点,给个人、社会和网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暴力问题越发凸显。因此,探究治理网络暴力的对策,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网络暴力概念及特点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网络暴力是一种在网上发表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人身攻击、辱骂、诽谤、恶意揭露个人隐私、散布谣言、恶意评论等。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恶意,旨在羞辱、迫害、威胁或剥夺受害者的尊严、自由和安全感。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是个人、群体、机构或社会的特定群体,如妇女、少数族裔等。

(二)网络暴力的特点

一是不确定性。网络暴力的施行者通常处于匿名状态或使用虚假身份,这对追踪和确认施暴者的真实身份造成困难,也为预防和制止网络暴力行为带来不便,同时也使受害者感受到威胁。

二是自发性。网络暴力行为通常自发产生。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从而增加网络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

三是盲从性。网络暴力行为常受群体效应的影响,人们可能出于跟风、迎合或追逐关注度的动机,加入使用网络暴力的行列中。这种盲从性导致网络暴力容易快速传播和扩散,并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网络暴力的严重性。二、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

(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便利性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超过4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在5亿以上,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1亿。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日常交流、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然而,这种普及性和便利性也为网络暴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暴力言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对受害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匿名性和虚拟身份

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得匿名性和虚拟身份成为可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使用假名或虚假身份进行发言,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和虚拟身份的存在让一些人更容易放下顾虑,自认为不用承担后果和责任。匿名性也增加了网络暴力行为的不确定性,给受害者带来更多的恐惧和困扰。

一项针对美国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约有45%的互联网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过假名或匿名身份。某项调查发现,超过30%的社交媒体用户承认曾使用虚假身份进行发言或参与讨论。这些数据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使用匿名身份的用户比例较高。

匿名性这一特性为某些人肆无忌惮地发布恶意言论、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他人提供了逃避追責的机会。虚拟身份的使用,便于个体在互联网上塑造不同的形象,展示自身某些特质或隐藏真实的身份信息。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失去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约束以及避免损害个人形象,施暴者更容易放下顾虑,肆意攻击他人。

(三)群体效应和跟风心理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上的群体效应和跟风心理对网络暴力扩散具有重要作用。一项关于Twitter上的网络暴力研究发现,当某种恶意言论或攻击性言论受到广泛关注和回应时,其扩散速度会呈指数式增长。这意味着其他用户可能会跟风发表类似的攻击性言论,形成一个攻击群体。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强互动性使群体效应更加突出,而跟风心理则为网络暴力行为的扩散和激化推波助澜。

群体效应在网络暴力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当某种言论或行为引发争议时,一些人往往会跟随群体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立场或攻击他人。在群体效应的加持下,网络暴力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快速扩散,形成所谓的“网络暴力风暴”,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压力和伤害。

跟风心理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突出,推动了网络暴力行为的发展。在跟风心理的影响下,某些人会为了追求关注度而发表攻击性言论或参与恶意行为,无视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和后果,从而促进网络暴力行为的恶化和扩散。三、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针对网络暴力行为,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其界限和处罚标准。法律法规可以为执法机构提供明确的依据,更有力地打击网络暴力行为。例如,2019年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一名年轻女性因发表个人观点而遭到大规模网暴和人身攻击,遭受严重的精神伤害和社交排斥。对此,当地政府迅速明确了网络暴力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加大了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执法力度,有效打击了网络暴力行为,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保护,也引起了公众对网络暴力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二)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和支持体系

一是完善举报机制。建立便捷、安全、匿名的举报渠道,包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站设置专门的举报按钮或页面,以及提供举报热线或邮箱。同时,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举报信息并给予反馈,切实保障群众权益。如,某案例中,一名中学生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遭到同学们恶意言论的羞辱。该受害者向该社交媒体平台提交了欺凌情况的详细描述和证据。平台采取了调查及相应措施,通过邮件向受害者反馈处理结果,提醒他继续举报不当行为。

二是提供支持和援助。建立支持系统,为网络暴力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通过构建专门的热线或在线咨询服务体系,帮助网络暴力受害者向专业人士咨询和寻求支持;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受到网络骚扰、恶意言论和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时,可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法律援助组织的支持与指导,获得心理支持和实用的应对策略。

三是加强合作与监管。政府、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监管,共同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督促工作人员提高内容审核和管理水平,及时处理和删除违规内容。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用户身份验证系统,限制匿名账号的使用,削弱网络暴力行为的生存空间。当社交媒体平台面对无法及时处理的网络欺凌时,应及时上报,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应对,为网民提供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提高网络素养和教育意识

一是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培养正确的网络言论观念。网络素养教育应当涵盖互联网基本知识、信息辨析能力、隐私保护意识等方面,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名网友发布了一条虚假信息,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并转发。部分网民网络素养和辨识能力不足,未对该信息进行辨析与核实,导致虚假信息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有关部门须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降低谣言的出现率,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群体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辨别虚假信息和有害言论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引导人们审慎对待网络信息,不跟风传播或参与网络暴力行为。例如,某公司对员工进行批判性思维培训,学习评估信息可信度和避免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员工态度明显改变,对待网络信息更加理性、审慎。

三是强调网络道德和公民责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言行,明确网民责任。教育应当强调尊重他人、友善交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等基本原则,引导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具体措施可参考以下案例。某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网络言行,明确网民责任。该学校的教育形式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网络空间中同样需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组织学生签订网络道德承诺书,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为应对网络暴力问题,我国开展了广泛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其中包括针对学生和公众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培训。某中学的一名学生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学会了如何辨别虚假信息以及正确对待网络言论。该同学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涉及网络暴力的言论时,立即通过批判性思维辨别出了其不实性,并积极向平台举报了该言论。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行为,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明确公民责任意识。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网絡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有效治理网络暴力,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对策。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治理网络暴力的执法力度。其次,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和支持体系,为遭受网络暴力的人群提供解决途径和法律援助。最后,提高网络素养和教育意识,培养公众的辨识能力和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和传播。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友善的网络环境,为网民提供良好的网络体验和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受害者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他们的言论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