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2024-04-14 13:34李革艺
知识文库 2024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信息化信息技术

李革艺

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地域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幼儿园办学和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做好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化教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保障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信息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本文就现阶段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了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幼儿园学前教育必须将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关注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对幼儿的科学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目前农村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对信息化教育基础资源配置不齐全,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不充分,没有真正做好信息化教学实施方式创新优化,再加上家长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较为有限,导致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幼儿园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在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为幼儿创造信息化的承载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全过程,进而保障幼儿对各项活动的适应性。

1 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全面推进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幼儿园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学前教育相关活动的设计管理,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各项活动与幼儿成长过程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保障幼儿园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与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信息技术带来的积极体验,学龄前儿童能够在各项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在接触和了解信息素材的同时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相较于传统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形式,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教育互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积极探索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为提高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1.2 有利于增强幼儿信息素养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龄前儿童具有很强的信息化吸引能力,但是由于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对信息化的引导,导致学龄前儿童信息素养表现相对较弱。基于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着手帮助孩子接触和了解互联网,并且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和参与观点,让孩子真正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同时尝试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避免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沉迷互联网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农村幼儿园中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爷爷奶奶对玩手机这一现象的管理不够充分,导致幼儿园中许多孩子对手机沉迷,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发展。通过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正确使用手机的同时避免沉迷手机,在接触网络信息的同时提升信息素养。

1.3 有利于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幼儿园缺少优秀的师资,基于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幼儿园能够利用互联网做好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借助微课等多种形式满足学前教育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打破幼儿园学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借助互联网实现区域教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一定的支持。实际上,农村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环境,既能够以信息化为基础,拉近与城镇地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在师资建设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与城镇地区幼儿园之间的差距能够进一步缩小,在此情况下,不断追求和实现这样的公平。

2 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2.1 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1)农村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不齐全

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存在一些局限,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办园资金有限,在信息化的资源配套上投入不足,虽然能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各项配套设施未能有效配置的情况下,很难真正保障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实际上,关于农村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幼儿园的配套投入相对有限,很难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2)农村幼儿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是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幼儿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现阶段许多农村幼儿教师表现出的信息化能力相对有限,希望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但是在活动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没有真正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还有许多教师自身表现出的信息素养相对薄弱,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活动的意识,很难真正成为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3)农村幼儿园信息化教学实施方式单一

信息化教学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单一性,许多教师只是强调自身对幼儿的相关要求,而没有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效果。许多教师只是强调多媒体课件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在活动设计和组织上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表现,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及特点,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和把握不够全面。关注信息化教学实施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教师才能把握好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节奏,更好地体现幼儿的发展需求。

(4)农村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缺乏家长支持

农村地区许多青年外出务工,由此导致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影响到了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的组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许多幼儿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家长的有力支持,家长对幼儿园各项活动的整体配合相对有限,没有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应有的效果。

2.2 当前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困境的原因

(1)农村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当前农村幼儿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资金支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配套不够成熟,没有真正对各项基础设施配置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这就导致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阻碍。相较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关于基础设施的配置不够全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多以改造的方式展开,而没有真正做好全面系统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

(2)农村幼儿园对信息化人才缺乏吸引力

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落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导致许多幼儿教育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由于农村幼儿园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始终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还有许多幼儿园本身缺乏良好的办园文化以及相关物质,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农村幼儿园有着一定的抗拒,在人才引进中幼儿园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缺乏信息化人才支持,不利于信息化建设。

(3)家长对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认知不清晰

许多家长对信息化教学的关注和理解不深入,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积极作用,错误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减少教师讲解和指导的部分,而依赖互联网授课,因此针对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尝试,家长给予的支持较为有限。由于家长本身对信息化的幼儿园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建设中家庭教育的力量缺失,限制了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 做好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水平

(1)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幼儿园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配置方面做好规划,既要考虑到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幼儿园的实际办学情况,做好及时地调整,确保把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幼儿园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方面向基层政府求助,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社会力量,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落到实处。在基础设施的配套管理方面,同样需要做好系统性的规划,既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办园需求和条件,对各项基础设施配置提出要求,同时也要做好后期的维护管理,在基础设施的硬件配置方面提供保障。

(2)开发软件资源,满足信息化教学活动需求

推动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当重视软件资源的配套,能够结合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需求,对软件资源的配置开发做好保障,能够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将信息软件落到实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幼儿园日常管理以及教育活动的相关软件素材得到合理利用。关于软件资源的开发,既可以用于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日常管理,比如幼儿基础信息管理、幼儿园活动记录等,同时也可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借助软件资源带来的便利、系统性地呈现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素材和内容,以此为基础增强信息化教学特色,确保软件资源配置取得预期效果。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1)做好人才引进,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人才引进是幼儿园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能够实现幼儿教师整体工作素質的全面提升,在保障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建设发展的相关特点和需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大投入,一方面以良好的待遇和优秀的文化吸引学前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除了在学历、教育经验方面提出要求外,也应格外重视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考核,真正凸显信息化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为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质,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同样需要做好对师德师风的考察,观察应聘者是否具备在农村地区奉献自我的精神。在把信息化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的情况下,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2)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增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同样需要对培训机制做出创新优化,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将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师培养方向,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儿园首先需要积极开展内部的各类教研活动,能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互分享经验,并且有效开发先进案例,在培训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突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够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保障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幼儿园还要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空间,邀请专家学者到幼儿园指导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不同级别的教研会议,在保障信息素养的同时真正建构科学的培训机制。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关于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教师自身同样需要作为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终身学习者,积极关注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要求,为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3 创新教学实施方式,突出信息化教学独特趣味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是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活动实施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应当重视对立体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借助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调动幼儿视觉和听觉感官,让幼儿能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快速融入情境,在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面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要求,教师在信息化建设发展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从幼儿教育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在增强认知与体验的同时,创造适合幼儿的成长氛围,这样一来幼儿教育才能发挥幼儿的作用,在突出信息化建设特点的情况下实现多元管理。教师应当围绕不同活动形式选择对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调整,能够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具体内容以前进化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刷牙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关刷牙的动画视频材料,以此为基础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良好习惯。

(2)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趣味游戏

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基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关于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也需要做出适当调整,能够真正借助游戏增强幼儿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游戏中产生联想和思考,真正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地位。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游戏,意味着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游戏软件作为课堂活动组织的重要载体,既要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规律着手选择难易度适中的游戏,同时也要重视在课堂上基于游戏的互动交流。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的游戏活动能够满足幼儿基本探索需求,在积极的游戏环境下实现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亦有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元互动

信息技术是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推进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到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交流和探索,能够由教师引导,帮助幼儿提供主动表达的空间和平台,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自我发展,能够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自我表达,确保互动交流发挥应有作用,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探索需求提供支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互动交流,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对话,能够围绕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与讨论,为幼儿提供主动表达的空间,并在此情况下增强互动中的情感分享,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互动中有所收获。此外根据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关于互动交流的设计组织也需要做出调整,在考虑到教师的指导价值基础上,重视幼儿的相互讨论,进一步强化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对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在充分关注幼儿认知特點和成长规律的情况下,应当以幼儿真实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指导,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促进幼儿自主独立思考和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实际上,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应当重视家长的辅助和指导,又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起到启迪幼儿思维的效果,既要提供充分的自主空间,同时也要做好对幼儿成长规律的监测,真正突出自主学习的价值。

3.4 全面深化家园共育,搭建信息化幼儿园管理平台

(1)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家园沟通效率

家园共育是保障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信息化幼儿园管理平台建构提供支持,这样才能保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有效协作,为全面开展幼儿教育提供支持。幼儿园应当积极推动与家长之间的深层次协作配合,能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做好家园沟通平台的搭建,利用互联网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网络中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在思想观念的碰撞,以及对幼儿信息的反馈影响下,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教育实施方式,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履行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的责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能够结合幼儿具体表现,就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家长真正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并且正确看待信息化幼儿园教育建设的价值。

(2)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文化宣传管理

信息技术是做好文化宣传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应当格外关注文化宣传管理的价值,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的平台实现多元化的指导,在有效增强文化宣传影响力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办园口碑,为保障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提供支持。为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和作用,在文化宣传管理上也需要作出恰当的调整,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源载体,在帮助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建构良好的文化宣传管理环境,基于新技术的辅助作用,将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增强社会影响力的情况下保障办园质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幼儿园办园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也是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农村幼儿园必须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做好对幼儿成长过程的监测,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在凸显学前教育价值的情况下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唯有如此,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