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中的问题及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2024-04-14 18:20蓝铉盛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栽培水稻绿色

蓝铉盛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粮食需求也在增加。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在保证人民生活需求和粮食生产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实现水稻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对粮食安全生产进行保证,并且保护环境,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本文就对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推广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稻;绿色;栽培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物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目前,绿色食品备受人们的喜欢,并且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也比较重视食物的健康和安全。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为了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要求农业生产者对群众需求进行响应,从而积极寻找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绿色农业技术,促进我国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在传统思想观念和技术观念下,水稻种植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对水稻发展造成了影响。所以,要加强高质、绿色和高效的栽培技术研究,如何对技术进行推广,从而使技术能够落实在田间,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1]。

1现阶段水稻栽培中的问题

1.1施肥问题

在农作物种植栽培工作中施肥也很关键,对比其他农作物来说,水稻的特点鲜明,要在水中施肥,并且保证施肥满足绿色农业需求。水稻种植要求连续性栽培,所以在此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如果没有做好施肥工作,就会使水稻田的养分失去平衡,使产量得到降低。所以,种植户要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区域的施肥,选择合理肥料种类利用科学方式施肥。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我国农民忽略了对水稻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只使用农家肥,无法使水稻肥料需求得到满足。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要求使用化肥。假如农民不了解施肥方面的知识,那么在施肥时就无法对施肥总量进行控制。施肥量比较少的话无法使水稻正常生长,如果施肥量比较多,会使水稻营养过剩,使水稻品质降低,提高了种植的成本。所以,要重视水稻种植栽培中的施肥问题[2]。

1.2管理方式问题

我国的水稻产量比较高,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因为我国传统土地政策和种植理念的影响,使我国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难度得到增加。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我国水稻产量降低的原因包括种植密度、病虫害和施肥,主要是因为管理问题导致的。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已经开始应用机械种植等方式,此方式对种植密度控制存在问题,假如水稻种植密度比较大,那么就无法使秧苗尽早地晒田,从而出现病虫害。如果此时水稻种植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无法控制灌溉和除草的时间,降低水稻的产量。

另外,水稻还会出现病虫害,假如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就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水稻病虫害存在较大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种植人员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并且做好事前的控制工作,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要施用相应的农药对病虫害防治,水稻中残存农药,不仅会对水稻质量和产量降低,还会影响到我国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粮食的安全性[3]。

1.3地域问题

我国南北的跨度比较大,并且水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水稻种植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我国南方温度高,每年种植水稻的次数为2次。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影响,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只有1次。所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情况不同,要以地域和环境变化与当地种植情况相结合,对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选择,从而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4]。

2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2.1品种的选择

主要原则为强抗逆性、熟期适宜,选择质量满足种子分级标准二级。

2.2育苗

(1)选择苗床地:选择的环境质量满足NY/T391的水源方便、向阳、地势高燥、背风、排水良好的地,秧田比为1∶80-120;

(2)旱育苗:播前作床或者秋作床,春作床在二月底初土壤化冻10-15cm之后,每平方米的苗床要施肥10-15kg,浅翻10-15cm;钵育苗的每平方米苗床腐熟农肥10-15kg,浅翻10-15cm,之后使床土调制剂的总量为30%和床土均匀搅拌;

(3)配置盘土:561钵盘的用土量为1.7kg,434钵盘的用土量为2.2kg。使用粘性壤质的旱田土或者水田土和山地土根据3∶1的比例进行混合,使用5mm的网眼筛进行过筛,之后和剩下的70%床土调制剂进行均匀的搅拌;

(4)处理种子:盐水选种的比例为1∶13,在播种之前要通过晒、选和浸得种子,使用稀释50倍的多黏菌素浸泡后催芽。在播种过程中使浸种之后的药液在苗床均匀的喷洒,从而使苗床的水分能够饱和,使水稻防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效果得到提高。或者使用30%的恶霉灵水剂3-6ml/m2浇床,避免出现水稻立枯病。对稻种浸泡后放置在28-32℃下进行催芽,通过24-36小时芽长为1mm;

(5)播种:播种期一般为2月份下旬至3月份上旬,可以使用定量定位播种器或者人工播种[5]。

2.3苗床管理

(1)温度:从播种到出苗在此过程中要密封保温,为了避免晚上冻害,可以使用防寒帘进行盖苗。出苗之后床边的白天温度为23-25℃,晚上的温度在5℃以上,在三叶期要转入到自然炼苗;

(2)水分:要勤浇水,并且要浇透。苗前期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小,可以控制浇水的频率,假如叶片打卷或者床面干裂可以浇水。在苗后期的需水量比较大,不能够缺水,每天要早晚浇一次。如果秧苗出现卷叶的情况,就要及时浇水,避免缺水干旱;

(3)追肥:使用床土调制剂是不需要追肥的,假如秧田的肥力不够,在秧苗1.5叶期与移栽之前要求硫酸铵兑水之后喷施,在施肥之后要立刻用清水對秧苗清洗,避免烧苗;

(4)防病:在秧苗1.5叶期的时候,每平方米的苗床要实现2.5kg的稀释500倍多抗霉素原液的喷洒,避免出现立枯病或者恶苗病;

(5)除草:通过人工将杂草拔除[6]。

2.4移栽

在移栽之前要将大田的杂物进行清理,对田面进行整平,为了使移栽质量得到提高,在移栽之前要留水泡田实现泥浆的沉淀,使田块中的高低落差得到降低。在进行耕地之后,如果发生杂草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使用60%的丁草胺实现化学除草。在秧苗5-6叶的时候移栽,适当地进行移栽并且合理密植,能够充分使用光温条件,提高秧苗的成活率。一般中等肥力的稻田21万-27万穴/hm2,每穴2-3株秧苗。以实际情况,肥田早栽可以稀薄,薄田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加密度,使稻田的总产量得到提高。

2.5大田管理

(1)科学施肥:可以施加有机肥,实现平衡增产。根据测土配方进行施肥,每亩使用40%的复合肥25-30公斤作底肥。在移栽之后的5-7天每亩用5-10公斤的尿素和3-5公斤的氯化钾作为追肥,在追肥过程中还要科学地除草,保证水层。在晒田复水之后,幼穗3-4期的看苗每亩补施尿素和氯化钾。在破口期到抽穗扬花期可以施加磷酸二氢钾,后期要控制氮肥的应用,避免出现贪青倒伏。再生稻在收割第一茬水稻的前一周,要在田间灌溉水,每亩施加7.5-10公斤的尿素,使田间的水能够自然落干。在收割第一茬水稻之后的3-5天,以再生苗的出苗速度,每亩要施加7.5-10公斤尿素[7]。

(2)科学浇水: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除了水分敏感期与用药施肥时可以使用浅水灌溉,大部分都是湿润灌溉。在疏导孕穗期的时候,要求田间为潜水层。在水稻灌浆期间,使用间歇灌溉。在移栽的过程中,要在20-30mm的浅水中栽秧,在50-60mm的深水处进行护秧立苗。在返青期要使用浅水湿灌溉,初期大田的水层为20-30mm,使表层水土的温度得到提高,使穗能够更大。对苗情的发展重视,在超过预期的目标产量80%的时候,要求指导农民能够脱水晒田,通过多次的轻晒能够实现通风培气养根,避免出現烂泥田、旺苗田。如果营养过剩要重晒,晒到田边发白后叶色挺起、褪淡,白根上翻。如果田块的发苗不足,适当地推迟隔田,在分化期结束之后进行隔田。孕穗和抽穗期间的田间要保证潜水层,齐穗之后的一个星期到灌浆过程中的田间要湿润,利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灌溉,保证根系的活力。在成熟前5天自然落干田水,避免过早断水导致叶片出现早衰。

(3)病虫草害的防治:使用高效、新型、低毒的农药,根据当地病虫害情报防治疾病。大田杂草和施肥可以一块开展,还要保证潜水层。再生稻的再生苗齐苗之后,要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疾病[8]。

2.6适时收割

在完熟期收割,并且不能够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要不然会导致稻米出现断裂的情况,降低了精米率。要求对优质的稻谷分晒、分收、分类存储,避免混杂,保证质量。

2.7常见病虫害预防

(1)叶稻瘟:假如田间水稻存在病斑,使用100g浓度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洒,或者使用15ml的洁苗乳油兑水之后喷洒,从而预防疾病;

(2)白叶枯:在进行栽培管理时,如果出现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等疾病的时候,使用100g浓度为20%的川化018可湿性粉剂,兑水40kg进行喷雾喷洒,或者以每亩2包的剂量使用链霉素兑水喷洒;

(3)穗稻瘟:在此疾病发展中,要及时抓住防治最佳要点,也就是破口期。此疾病一般使用30g的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者根据每亩150ml的剂量使用40%富士一号乳油,兑水之后喷洒,每隔5天喷洒1次,持续3天之后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

3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3.1创建领导体系

要想提高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目标,就要使推广人员的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创建相应的领导体系,有效落实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从而在推广工作中落实,得到最终的工作成果。比如,相关部门需要逐层实现领导体系和工作领导小组的创建,并且利用考核、督查的结果明确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有效落实指标、措施等内容。

3.2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要做好,要求各个技术推广单位有效落实种植方法、品种学择、科学施肥等技术的推广。传统推广宣传方式包括公告栏展示、分发宣传单等,宣传推广效率低。所以,要在此推广方式中拓展,根据网络技术、科学技术实现推广方式的网络化、科学化;或者设置专业讲座,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技术解析,对农业人员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使农业人员能够了解并且掌握栽培技术要点。

3.3加强监督工作

要想对技术工作是否有效落实进行分析,就要创建监督岗位和工作。在优质水稻推广过程中,可以实现专门工作质量督查小组的创建,对督促检查工作进行定期开展,利用督查结果有效明确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以此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9]。

3.4使用先进技术

基于高效、高产、生态、安全、优质等理念,与生产实际情况结合积极地使用先进技术,使原本技术研究力度得到加强尤为重要。技术引进是指研究单位或者相关部门利用一定方式通过其他企业、领域、国家等得到先进技术的行为,并不只是操作、机械等技术,还包括先进人才。通过技术转变陈旧技术的方式,对陈旧技术的不足进行改善,使研究技术朝着有针对性、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能够影响推广技术落实和成果。

3.5创建示范户

要想在比较偏远的农村推广一项技术,并且用上好项目,只是通过口头宣传和讲解并不会得到良好的成果。所以,要创建示范片或示范户。通过身边人栽培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使群众心里能够踏实。人们对于公认示范户所推广的技术大部分都会被认可,跟着就能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所以,创建示范片或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片或示范户作用,就能够使相关技术推广效率得到提高。

3.6打造绿色品牌

当地一直支持绿色水稻的发展,根据品牌优势可以打造纯天然的健康食品,使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在加工过程中不色选、不抛光,并且不会添加其他材料,对膳食的营养和纤维进行保护,通过原生态的传统加工方式使此品牌面世[10]。

3.7创建抗逆减灾系统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土地沙漠化,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发生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所以,要求创建抗逆减灾综合防控系统,将其作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重点,从而提高水稻在逆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在现代环境中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在提高,要求和水稻栽培规律与特点相互结合,从而实现防控技术体系的创建,从而能够降低病虫害对于水稻正常生长的危害。

4结语

我国大部分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农耕,其中水稻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因此,全面推廣优质水稻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不仅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此项技术的推广和落实要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荣.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8):54-56.

[2]杜世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13):69-71.

[3]姚廷清.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8):47-48.

[4]朱其美.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方法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16):52-53.

[5]李锦兰.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J].种子科技,2023,41(13):54-56.

[6]梁劲娟.广西兴业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66-67.

[7]姜鸾乂.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种子科技,2023,41(12):61-63.

[8]刘云飞,孙敬东,袁志章.泰州市里下河地区优良食味水稻机插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22,52(6):46-49.

[9]杜世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13):69-71.

[10]黎宾.关于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4):147-148.

猜你喜欢
栽培水稻绿色
什么是海水稻
绿色低碳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