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技术优势及合理应用策略

2024-04-14 18:20王洪启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西瓜棉花

王洪启

摘 要:当前阶段,棉花和西瓜都是我国的重要作物,而山东地区是我国西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为提高棉花和西瓜的整体产量以及质量,种植人员要在播种前选择品质较好的高产种子,优化种植技术,完善田间管理,从覆膜、施肥等环节入手,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从西瓜—棉花间作套种种植优势分析出发,了解该技术的特点,提出合理的技术应用策略,旨在提高作物种植水平,确保种植户经济效益。

关键词: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病虫害防治

从实际情况看,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形势都会对作物种植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管理人员要科学考量种植区域内的外界影响因素,有效利用间作套作种植技术,获得良好种植效益,为该地区棉花以及西瓜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1西瓜—棉花间作套种优势

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是一种产量较高且较为简便的栽培技术,其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西瓜与棉花在生长特征、病虫害防治方面较为相近,西瓜作物通常会在每年的6~7月收获,与棉花共同的生长周期较短,整体生长周期为65天左右。而使用该套作技术可以全面缩短植株的种植周期。管理人员要按照“早晚结合”的方式,保证主作物的生长周期较短,副作物能有效开展光合作物,保证西瓜以及棉花的种植效益。

其次,相比于其他套种技术,西瓜—棉花套种技术的种植空间较大,可以为两种作物生长奠定坚实基础,延长棉花植株的花期,使其能吸收更多的养分,增加作物整体产量。管理人员应使用高矮结合的方式,了解棉花以及西瓜植株的光照需求,提高光照以及水分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提高植株的产量[1]。

最后,西瓜—棉花间作套种可以使用立体播种的方式,開展植株互补,提高种植户的收入。

2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应用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为增强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将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作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棉花以及西瓜的种植优势,实现同步高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棉花价格正在逐渐上涨,种植人员要加大对于棉花生产的重视程度,运用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使棉花种植向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推动棉花的高产稳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力度,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保证棉花和西瓜可以同步高产。

2.1品种选择

为保证棉花以及西瓜的种植效益,种植人员应全面分析种子的生长特点以及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病能力强、能适应当地种植田间的种子,可以选择成熟期较早的黑魁瓜棉王西瓜种子以及冀棉668棉花种子,可以从源头提高种植效益。

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在种子选择的过程中,详细观察种子的外观情况,选择光泽度良好且较为饱满的种子,确保其能全部发芽,进一步增强种植效益。同时,要在选种过程中,去除较为干瘪、不易发芽的种子,避免种植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此外,在选种工作初步结束后,管理人员需严格开展晒种工作,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暴晒,降低种子内部的水分,激发其内部活性,灭杀其内部可能存在的虫卵以及致病菌,再将晾晒完毕的种子放入温水内浸泡,使其能在适宜温度下发芽,确保种子可以全面满足后续播种要求。对于部分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将种子包衣,降低土壤内部残留病菌的影响[2]。

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在全面分析种子自身能力的同时,全面增强种子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例如,某些地区降水量较高,种植户可以选择抗涝能力较强的种子。如果发现当前地区极易受到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如果当前地区极易受到大风的影响,可以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做到因地制宜,避免种子因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减产等严重问题。

2.2整地施肥

为获得良好的棉花种植效果,可以在全面分析山东菏泽地区的实际情况后,选择早熟或中熟、抗病能力较强的1代或2代品种。在整地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明确整地时间,种植人员要选择整体平整、适合棉花以及西瓜生长的种植区域,确保土地深松深度在20厘米以上。并在播种前,按照有机肥2000千克/亩、复合肥50千克/亩的标准施加底肥,创造良好的植株生长环境。种植土地是植株生长的关键,部分种植区域会持续种植同一作物,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土壤中病原体以及害虫的数量。因此,管理人员需选择合适的土地,在种植活动开展前,要在晴天暴晒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土地平整以及旋翻操作,利用高温来灭杀土壤中的致病菌以及害虫幼虫,为土壤提供良好通风条件。除此之外,需在植物种植前,分析土壤的酸碱度。由于病原菌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繁殖,可以在土壤中喷洒波尔多液等碱性溶液,降低土壤酸度,破环病菌生长环境。

为全面落实山东省棉花以及西瓜的高产目标,相关部门要在推广高产技术的同时,运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增强种植效率,避免各项外界因素的干扰,获得良好种植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人员可以将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设备进行有机结合,缩短作物的种植周期,降低种植户的工作强度。例如,山东省菏泽市在全面分析自身地理特性后,选用机械化水平较高、易管理、适合在本地区种植的作物品种,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形成机械化、智能化的棉花-西瓜套种系统,运用机械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采收等方式,增强各生产环节的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种植效益[3]。

2.3起垄覆膜

在整地工作结束后,种植人员应有效完成起垄工作,保证覆膜的质量,进一步分析棉花以及西瓜植株的生长周期,优化水分管理工作,保证植株能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覆膜时间控制在每年的四月份,保证植株能良好生长。此外,在棉花以及西瓜的播种工作中,应保证西瓜植株的间距在50厘米左右,可以按照13500~15000株/公顷的密度完成播种,而棉花的间距为58厘米左右,种植密度可以控制在3000株/公顷,避免外界环境对植株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2.4田间管理

首先,种植人员要做好放苗工作,在棉花以及西瓜植株快要出土时,分析外界温度情况,完成破膜放苗工作,避免外界温度对植株生长造成严重阻碍,管理人员可以在破口处施加一定量的湿润土壤,保证种子可以获得足够水分,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影响植株幼苗生长。

其次,在棉花植株长出7~8片真叶时,可以为植株施加生长调节剂,促进棉花产量的提升。如果该种植区域内棉花植株密度在2000株/亩以上,就要及时完成剪枝工作,使棉花植株所吸收的养分全部供给主枝,保证棉花产量。在棉花苗期阶段,土壤整体含水量要保持在60%,每亩地每日耗水量在0.5~1.5立方米之间。由于棉花植株对水的需求量较高,因此要及时清理沟渠,为植株生长提供保障。如果发现土壤肥力不足,可以按照30千克/亩的标准追加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获得良好种植效益。而对于西瓜植株而言,可以保留植株主蔓以及根部附近的侧蔓,确保植株所吸收的养分全部供给主枝,获得良好种植效益。

再次,在棉花铃期管理过程中,可以在全面分析土壤整体肥力的基础上,按照尿素15千克/亩的标准完成施肥工作。如果该时期种植区域较为干旱,要一次性完成追肥工作。如果当前阶段处于雨季,要适当延后追肥时间。在棉花初花期,可以使用缩节胺溶水喷洒的方式避免植株出现疯长的情况,降低棉花产量。对于种植密度为2000株/亩的种植区域,可以按照每株预留14~17个果枝的标准完成打顶工作,使植株所吸收的养分全部供给剩下的花蕾。对于种植密度为2500~3000株/亩的种植区域,应将该标准降低至13个。一般情况下,在8月份,棉花植株会出现养分吸收能力降低的情况,种植户可以将化学肥料溶于水中,在植株叶片部位喷洒,每隔1周施加1次,施加3~4次。对于西瓜而言,其主要分为苗期、蔓期以及膨胀期三个阶段,管理人员要依照植株生长阶段使用合适的氮肥以及钾肥,在膨瓜肥的使用中,应利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完成追肥工作[4]。

最后,由于棉花植株对水的需求较高,因此,高温或干旱等情况会对植株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花铃期的棉花植株,要按照2.5~3.0立方米/亩的标准完成灌溉,确保该阶段土壤含水量为70%~80%,一旦低于60%,就要加大灌溉力度,使用中水漫灌等方式完成灌溉工作。在此阶段,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药剂,灭杀植株周边杂草,避免其抢夺土壤内部营养成分。对于西瓜而言,湿度过大会导致植株出现减产等问题。因此,可以在抽蔓期将土壤水分控制在50%~60%,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果实含糖量降低。

2.5水肥管理

为提升施肥效果,相关人员要明确肥料对棉花以及西瓜种植的重要性,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施肥工作高效完成。管理人员要利用合理的施肥操作满足植株的营养需求。种植人员可以在全面分析植株施肥要求后,针对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可以在幼苗移栽工作完成10天后,依据实际情况追加第一次肥料,满足植株对于养分的要求。在此时间段,种植户主要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可以全面提高植株整体品质,使其能快速生长。一般情况下,种植户使用的有机肥有动物粪便以及腐熟物等,在使用前,种植户先发酵,后开展施肥等工作。此外,为增强施肥效果,技术人员要将有机肥与化学肥料进行配比后使用。在考量田地实际情况后,可以使用80%的有机肥以及20%的肥料,为作物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在有机肥料使用过程中,其种类、使用数量等都会对最终的植株产量产生影响。从植株生长所需元素方面分析,其生长需要较多氮、磷以及钾元素。其中,氮元素的含量将会对后续种植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种植人员要合理调整肥料中各元素含量,为植株生长提供保证。

此外,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将数据采集设备、数据运算平台等进行有机结合,分析土壤内部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设置水肥施用计划。在该设备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依据当前灌溉数据,对化肥用量、土壤pH值等进行自动管理,进一步增强化肥使用效果,优化种植区域整体环境。

2.6病虫害防治

为降低病虫害对植株的影响,工作人员要从植株生长阶段开始,实施全过程的病虫害治理工作。首先,要对种植户进行培训,明确病虫害防治与植株产量之间的关系,使其全面掌握防治技术。其次,在植株种植工作中,要开展合理的水肥管理,使植株拥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最后,在出现病虫害问题后,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处理病原,增强植株整体抗病能力[5]。

2.6.1常见病虫害

当前阶段,在棉花以及西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其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地老虎、蚜虫等。立枯病也被称为烂根病,会使植株根茎部分出现菌丝,导致植株根部出现腐烂等严重问题,在病害后期,植株叶片部位出现紫红色斑点。针对此种病害,种植人员要在植株育苗过程中开展全面预防。可以在营养钵制作过程中选用客土完成营养土的制作,确保土壤内部不含有立枯病菌。同时,为获得良好的病害预防效果,种植人员可以在土壤中加入多菌灵等药物,完成病菌消杀工作,保证植株可以在种植区域内健康成长,降低土壤内部病菌的数量,防止病害影响种植效益。地老虎是发生于各类农作物幼苗期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会在1~2龄期危害植株叶片,使其无法长出新叶片,破坏营养运输而导致植株死亡。種植人员可以根据地老虎的特点,将小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等混合,形成新型微生物杀虫剂,于植株播种前在选定的土壤上进行播撒。在棉花生长期,可以将绿僵菌生物杀虫剂喷洒于棉花全株,有效杀灭地老虎。

2.6.2病虫害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为获得良好的植株防治效果,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有益的微生物以及益虫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为消费者健康提供保障。在棉花植株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菌肥、生物制剂等产品,或者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病害。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例如,可以使用黄色诱杀蚜虫,黑光灯诱杀棉铃虫等方式完成害虫灭杀工作。该方法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还可以利用高温消毒的方法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阶段较为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着效果好、见效快等优势,在病虫害大规模发生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该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植投入,产生污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其安全性。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种子处理、育苗消毒以及幼苗移栽等流程中。种子处理主要是利用药剂进行浸种、灭杀种子上的病原菌以及虫卵。育苗消毒可以避免棉花幼苗出现疫病。在定植前2~3天,可以对营养钵的幼苗喷洒一定量的杀虫剂以及杀菌剂,降低病虫害对幼苗的影响,对于常年种植单一作物的土壤,由于其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可以在定植前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开展消毒处理。除此之外,应保证药剂用量以及用药时间科学合理,增强药剂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在棉花以及西瓜植株的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灵活运用间作套种技术,完善病虫害防治流程,确保植株产量以及质量能满足相关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植株各生长时期的常见病害,管理人员要全面发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优势,增强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传汤.山东菏泽市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1):76-77.

[2]辛承松,罗振,卢合全,等.黄河三角洲棉花与西瓜同膜带间作增效种植模式及技术规程[J].中国棉花,2021,48(02):41-42.

[3]徐笑锋,董鹏,曹宗鹏,等.南阳盆地棉花、西(甜)瓜、红薯套作高效种植技术[J].中国棉花,2020,47(09):38-40.

[4]王艳民.中杂306棉花品种在商丘高产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2020(23):31.

[5]王厚田.分析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0(09):36+42.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西瓜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巧切西瓜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