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密度合理把控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深入分析

2024-04-14 13:50潘文波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潘文波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粮食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产量较高,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所种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提高玉米整体产量成为当前农业领域必须优先发展的关键部分。玉米种植密度与其最终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关联,如果要达到玉米优质高产的目标,必须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把控。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质量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这导致我国的粮食作物不可避免地出现减产的状况。玉米是集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等为一体的优良作物,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受气候、土壤、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在栽培管理中对玉米进行合理的密植,是提升其产量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我国的玉米产量和质量,种植户要高度关注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产量与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也要进一步保证玉米的科学合理种植,保证玉米的种植密度符合相关操作要求,确保玉米的种植效益充分体现。

1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1.1玉米种植密度较小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密度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的能力。玉米属于大叶片植物,大叶片植物受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充足的光照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营养,最后产出的植物品质会更加优良。玉米的叶片大小往往会受到玉米种植密度的影响,所以要针对玉米的种植密度作出规划,制定最佳的种植方案。

当玉米的种植密度较小时,种植玉米农户可以将玉米种植田分片进行规划,通过合理的位置安排,将玉米种植在同一片田地中,可以保证每片田地中的每一株玉米能够在同一片种植区域内分得相同的营养成分,得到的营养成分也会相对多一些。玉米整体种植密度较小,玉米植株个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程度比较充分,获得充分阳光养料的叶子会将养料输送到作物的茎秆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茎秆的生长速度,对玉米的健康茁壮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玉米植株发育生长的过程中,其获得的光照和养分越多,对于玉米植株个体的成长更有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个体的产量[1]。

虽然这样能保证玉米植株个体健康生长,但玉米整体产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种植密度小可以大幅提高玉米的个体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部分玉米整体收获产量小的问题,却难以完全弥补玉米整体收获产量小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问题。由于玉米种植的整体密度较小,种植区域内不同单位作物的有效穗数和有效穗粒数都明显降低,个体产量大的作物和个体产量小的作物不成正比,这导致玉米作物整体产量大打折扣,经济效益也达不到标准。从玉米作物种植的实际效益得出结论,如果玉米种植的密度比较小,玉米整体产量就会严重下降,达不到种植户种植玉米的整体种植收益与种植效益预期,最终导致农户收益受损。

1.2玉米种植密度较大

从玉米种植的实践状况来看,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应该会出现与玉米种植密度较小相反的状况,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亏损也是最终能得到的结果。

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玉米植株的叶片在种植户的农田中的总体面积与数量和种植密度较小的玉米农田相比会明显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进一步增大,玉米在这种密度较大的种植情况下,玉米的叶面系数会不断增加,从而增加玉米植株整体光合作用的效果和面积,玉米植株在这种种植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随着玉米种植进度的进一步推进,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玉米植株的有效穗粒数,但是整体上会出现穗粒重降低的情况。

相较于种植密度较小的玉米田,种植密度较大的玉米田从整体上看,光合作用的效果与水平明显增加,玉米的产量整体上显著提高。

作物种植生产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单位面积内作物收获的总产量,对于玉米来说,玉米穗粒的数量就是评判玉米品质与质量的标准。玉米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玉米植株互相争抢营养和资源,由于同一片土地中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有限,所以一部分植株能够吸收养料,而另一部分植株无法吸收养料而导致植株长不成足够成熟的玉米,强壮的玉米植株获得更多资源,成长效率和成长进度越来越高,而得不到资源和养分的植株就只能越来越弱,生存条件越来越差,同一片田地中因为玉米种植密度过大而导致植株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一般也只会出现在一片田地中玉米植株种植密度过大的情况之中。在一片田地中,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会使个体的最终产量失去平衡,整片玉米田的整体产量受到影响,玉米植株中的个体生长差异过大,养分足够的植株成熟后的作物产量饱满,养分不够的植株成熟后的作物颗粒无法饱满甚至无法成熟。针对这种情况,要确保对玉米科学有效合理密植[2]。

1.3玉米种植密度适中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研究玉米合理种植方法,将玉米种植的密度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根据以上的研究情况可以得知,玉米种植的密度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总产量,因此,要对植株的种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出能够促进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有助于玉米生长与发育的种植方法。

举例来说,农产品作物种植的研究者针对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展开分析,研究者准备了三片田地和玉米种子若干,研究者将玉米种子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三片试验田中,在第一片试验田中,将玉米的种植密度减小,在第二片试验田中,将玉米的种植密度加大,而在第三片试验田中,则利用较为科学的方式测量出合适的植物种植间距,将作物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种植,并根据三片试验田中种植的作物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成熟情况来体现玉米合理种植密度适中的优势。

根据种植初期的观察结果,三片测试田中的植株幼苗的生长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别,三片试验田中的玉米植株幼苗正常发育,但由于样本生长时间较短,所以并不计入数据。

跟踪观察记录植株的生长状态,玉米植株开始呈现吸收养分茁壮成长的态势,此时,三片试验田中的植株生长态势逐渐开始产生不同,种植密度较小的那片试验田的玉米植株呈一种茁壮成长的趋势,因为种植密度小,所以会出现土地养分过剩的情况,这导致土地中生长杂草的情况比较严重。对于第二片试验田中大密度种植的玉米植株,其生长态势相较于第一片试验田來说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因为在同样大的一片田地中种植较多的玉米植株,土地中的养分不够植株均衡吸收,因此会出现玉米植株之间互相抢夺养分的情况,所以植株之间的成长趋势已经产生了分化,一部分植株吸收足够的资源和营养呈成长的趋势,另一部分植株的成长趋势缓慢,未来的成长趋势也可见一斑。第三片试验田中合理密度种植的作物成长趋势和种植密度小的趋势类似,玉米植株可以比较均衡地分得土地中的资源和营养,不会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田中出现杂草的情况较少,也不会出现争抢资源的状况。

三片试验田发展到中期时,第一片种植密度较小的试验田中除了杂草情况较为严重以外,对杂草进行及时清理后并未出现什么其他状况。第二片种植密度较大的试验田中,强力植株和弱势植株的差距非常明显,具体体现为强力植株已经开始出现成熟的趋势,而弱势植株的生长状况极差,已经无法成熟。第三片合理密度种植的试验田中的玉米植株仍然呈现出茁壮成长的态势。

当作物发展到收获期时,第一片种植密度较小的试验田产出的成熟玉米质量过关,但产量实在太低,影响整体的经济收益。第二片种植密度较大的试验田产出的成熟玉米质量良莠不齐,成长状态好的植株所收获玉米的状态和品质好,反之则极差。第三片种植密度适中的试验田产出的玉米作物质量和品质均有保障。因此,推广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充分提升单株玉米作物的品质以及玉米整体的产量,合理种植玉米,保证玉米产量最大化,确保增收稳定,实现国家在玉米种植方面的增产目标。

2玉米种植密度对质量的影响

2.1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含水量的影响

玉米收获后,玉米粒的含水量是玉米整体质量检测中较为重要的检测目标之一。玉米作物在收获之后往往会进行脱水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玉米粒的含水量低,更容易保存,对玉米进行脱水处理一般是通过晾晒来进行的,所以含水量低的玉米更容易进行脱水后售卖,含水量低的玉米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晾晒,售出时的质量更高,价格也会更高,因此,玉米种植农户多会选择以玉米含水量较少的方式进行收获,以此来保证产出玉米作物的质量[3]。

关于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粒含水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玉米种植密度较小时,土地会产生资源过剩的情况,过少的玉米植株在这片土地中吸收过多的养分,同时因为缺少同田地中叶子的遮挡,每个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都更强,这使得玉米粒中的水分含量增大,一旦玉米中的水分过多,玉米的储存期则会缩短,若不及时进行脱水,玉米就会发生腐烂变质等现象。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玉米植株在同一片土地中获取的营养有限,同时,因为植株相互之间的种植位置较近,种植密度大,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也会相应降低,在这种生长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玉米,从品质上来说,绝对是极高的,然而玉米收获后想要取得高质量,代价就是降低玉米产量。因此,玉米种植农户在对玉米进行种植时一定要提前合理规划,保证成熟玉米作物的整体质量,让收获的玉米质量更加符合国家的品质要求,以推动玉米种植产业的经济发展。

2.2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淀粉含量的影响

玉米整体质量检测中的第二个检测目标是玉米中的淀粉含量。众所周知,玉米含有大量淀粉,玉米淀粉也是我国食品加工市场上较为重要的一种材料,无论是进行食品加工,还是作为调料应用于烹饪当中,玉米淀粉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食品材料。同时,玉米的品质与玉米淀粉的品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培养种植出品质优良的玉米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玉米淀粉来自玉米粒,玉米粒是否饱满、品质如何直接关系着玉米淀粉的质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地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效率都受到玉米种植密度的直接影响。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小时,玉米对土地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效率都是过剩的,因此,在玉米成熟后,玉米粒中的淀粉含量则会提高。虽然通过减小种植密度的方式提高了玉米中淀粉的含量,但降低了玉米整体产量。反之,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则会出现玉米植株争抢资源的情况,光合作用效率也会降低,玉米粒中的水分含量少,这会导致玉米粒中的淀粉含量降低。虽然玉米粒中的淀粉含量有所降低,但也能通过玉米的质量来弥补。因此,玉米种植农户要根据自身出售需求来对玉米进行种植,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配,在保证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保证玉米的质量符合国家玉米质量标准和要求,对玉米种植密度以及收获淀粉含量进行计算,最终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在确保玉米整体收益的情况下,对玉米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

2.3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蛋白质也是玉米中所有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蛋白质能够有效提升人类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提供大量能量。

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决定着玉米的品质,而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同样受玉米种植密度的影响。基于此,玉米种植研究人员对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研究,对上文中三片试验田在种植密度小、种植密度大、种植密度适中种植条件下的三种玉米成品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果如下: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小时,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相应地,当玉米种植密度较大时,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越低,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玉米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土地中养分的吸收和分配以及光合作用效率不同,玉米的品质与植株对土地营养成分的吸收程度和光合作用效率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玉米的种植密度会影响玉米的整体品质。

虽然种植密度影响玉米的含水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但是玉米种植户一味减小玉米种植密度或加大玉米种植密度都会影响玉米的收益,牺牲一部分玉米收获产量来提升玉米收获质量或牺牲一部分玉米收获质量来提升玉米收获产量的结果都是降低玉米的经济增收效益,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因此,玉米种植户在对玉米进行种植时,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玉米的质量。

综上所述,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密植十分重要,种植密度会对玉米整体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种植管理过程中,须根据玉米品种和种植环境的不同设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密切关注当地农户种植玉米时植株的密度,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挑选最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玉米种子。同时,技术人员也要帮助玉米种植户做好玉米种植密度规划工作,更科学合理地种植玉米,讓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保障,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叶毅.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3,41(06):21-23.

[2]于鸿雪,王银月,刘雪利,等.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J].新农业,2023(06):26.

[3]朱珊珊.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2023(08):22-24.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玉米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我的玉米送给你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