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植管理工作内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论述

2024-04-14 16:55周欢张征平李华福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杉木病虫害

周欢 张征平 李华福

摘 要: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对杉木病虫害防治进行解析,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促使杉木种植水平实现合理提升。杉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管理工作,提高种植水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做好病虫害的处理,减少其影响,实现杉木种植水平的合理提升。

关键词:杉木;种植管理;病虫害

杉木属于杉科植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乔木,其高度能达到30m,胸径能达到2.5~3m,幼树树冠尖塔形,树皮呈现灰褐色,雄球花圆锥状,长度一般为0.5~1.5cm,有短梗,一般有40多个簇生枝顶。为了满足杉木的种植需求,应对杉木种植管理进行控制,另外还要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实现对病虫害的合理控制。基于此,文章展开对杉木种植的研究,先对杉木种植管理进行研究,再对杉木种植时的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提高对病虫害的处治效果。

1 杉木种植管理

1.1选种

杉木的种植管理环节,首先要进行杉木的选种工作,主要对杉木的种子进行选择。因为杉木是常绿裸子植物中的一种,它的种子可以人工播种,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在选择杉木种子时,应对种子表面进行分析,要求种子表面光滑饱满,且种子没有任何破损和腐败,选择抵抗能力最强的种子。还要注意所选的杉木种子要符合江西安福山地区的气候条件,保障种子能实现正常萌发。

1.2选择种植场地

種植管理过程中,要进行种植场地的选择,要求种植场地能符合相关标准。以江西安福山地区为例,在选择种植场地时,做好场地选择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山洼、山谷或阴坡等位置。

(2)要求气候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昼夜温差不能太大,日照时间相对较长。

(3)对土壤肥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杉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也要满足杉木的生长需求,能够保证其快速健康生长。

按照上述要求能实现对种植场地的控制,使种植场地能符合种植需求。经过场地选择后,要求场地能满足种植需求,提升植物的种植管理效果。

1.3播种

在种子筛选和场地选择完成后,可以进行播种工作。播种前,先进行种植场地处理环节,包括常规清理,避免杂草和灌木给杉木成长带来影响。还可对种植场地进行焚烧,焚烧后剩余的灰烬能为杉木提供肥料。至于土壤部分,对土壤进行控制,进行开垦作业,避免种植场地土壤过于密实。再对种植穴进行管理,要求种植穴呈梅花点状,将宽度控制在0.4~0.5m,深度要小于0.35m,保障种植穴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1.4种植

杉木种植是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先对杉木的幼苗进行控制,在播种萌发后,需要对幼苗进行大田种植,要求杉木幼苗实现健康成长。完成后再对杉木幼苗进行筛选,一般筛选30cm以上的幼苗,还要对地径进行控制,一般要控制在0.5cm,再对幼苗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幼苗有病虫害或者根系发育效果不好的情况,就不能进行幼苗移栽,否则会严重影响种植效果。种植时,要求对杉木种植密度进行控制,种植密度一般为240株/亩。除了对密度进行控制外,还要对株间距进行管理,一般为1.67m×1.67m,按照这一管理方法,能提高杉木的种植效果,减少植株过于密集的情况,提高杉木植株的成活率。种植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月到3月之间。在阴天或者雨天展开种植,能提高种植的成活率,促使杉木植株的成活率能实现有效提升。种植过程中,应对相关原则进行研究,可以选择“三踩二埋一提苗”的原则进行作业,提高种植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对种植深度进行研究,要求种植深度能实现合理提升。提高杉木本身的抗风和抗旱能力,促使杉木种植质量实现合理提升。在土壤过于干旱或风过大的情况下,应避免种植杉木,保证杉木种植不会受到种植时间的影响。

1.5除草中耕

杉木种植过程中,应结合杉木的详细情况,适当展开杉木的中耕除草工作。注意对幼苗的管理,还要进行幼苗的抚育工作,以提高杉木的种植效果。在小苗移植期间,三个月最少实施一次除草工作,一般在1月份到3月份期间展开幼苗移植工作,间隔3个月则可进行下一个步骤,注意合理展开阔坑作业,再分别于6月份和9月份展开砍草抚育工作。在种植杉木时,因为杉木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所以四周杂草生长的速度相对较快,这会给杉木的成长带来影响,导致其无法顺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不能保障杉木能获取足够的营养成分而使其满足生长需求。为了保障杉木的成长效果,应展开除草工作,这样能降低杂草给杉木成长带来的影响。

除草工作要结合杉木的生长情况展开,一般前几次除草要在杉木刚刚种植后不久,此时杉木的根系没有很好地固定,且除草深度需要在1~10cm之间,等小苗发育完成后,才可以慢慢地加深除草的深度,保障除草效果。

1.6疏枝修剪

要结合杉木的基本情况,展开杉木的修剪工作,以达到疏枝修剪的目的。一些幼苗的根系会生长出不少新芽,要对这些新芽进行控制,避免其给杉木成长带来影响。如果没有得到控制,根部会出现新的枝条,给种植人员的工作带来影响,最终降低植物的种植效果。要对厚度培蔸,避免出现伏芽萌动的状况,针对一些生长过于繁密的枝条,可以展开适当的修剪工作,再进行疏枝处理工作,促使杉木能较好地接收到阳光,让杉木能实现健康成长。

1.7成林管理

种植后要进行成林管理,该项工作也是杉木种植的关键,一般在种植5~6年以内,要开展成林管理工作,通常每年都进行追肥处理,促使杉木能实现健康成长。追肥时,要在相邻两棵树之间挖20~25cm深的施肥坑穴,并将肥料倒入到坑穴中,再用土对其进行掩盖。施肥前,要进行杂草清理工作,避免杂草给杉木带来影响。后续追肥要在雨后进行作业,这样能提高肥料的吸收效果,还能提升种植质量。在使用肥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化学元素的合理运用。除了要进行追肥操作以外,还要展开间伐抚育工作,主要是指在幼林进入到郁闭状态后,一般在2~3年之间,杉木间的强弱会慢慢变得明显,这时会引发压木的情况出现。因此要在第8年展开透光间伐抚育工作,对林冠下层木适当砍伐,以提升杉木的种植效果。在进行间伐时,应按照去小留大、去密留疏的原则进行控制,这样能提高成林管理的效果。后续还要注意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分析,并对病虫害进行合理控制,以提高杉木的种植效果。

2 杉木种植技术

结合杉木种植的详细情况,对杉木种植技术进行研究,要发挥杉木种植技术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2.1春季种植技术

春季种植技术是一种最常见的杉木种植技术。在其实施过程中,一般选择在1~2月份进行种植,也就是在立春前后进行种植,新芽处于尚未发芽阶段,苗木的树液还没有开始流动,处于休眠状态,根系相对活跃,这个时候进行种植能提升苗木的生长效果,保证苗木的生长速度,提高其成活率。在春季苗木发芽之后,可以开展种植工作,这能提升春季种植的效果。此时开展种植工作,苗木的生长速度快,成活率相对较高,春季种植苗木能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因为根系的活跃程度不够会造成苗木的成活率相对较低,所以在种植苗木时,应对苗木进行研究,分析苗木的成活率,否则即使苗木成活,苗木的生长也无法达到最优效果。为了保障苗木的生产效果,需要选择壮苗,再注意对其根系的发展程度进行研究,一般要求苗高在35cm左右,苗木为壮苗。在种植苗木之前,可以用磷肥对苗木进行灌根,主要实施步骤是将10kg磷粉与50kg黄土充分混合,用粪水泼湿后,对其进行堆沤,发酵过后,用1kg混合肥料可对250株苗木展开灌根。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提前是必须选用根系发达的植株,并且要求植株长势较好。杉木在幼龄阶段要处于阴凉的环境当中,采用林间种的方式,和豆类、薯类间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对间种作物展开施肥除草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再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变,促使杉木能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2.2秋季种植技术

在种植杉木时,也可选择秋季种植的方式。在具体开展种植工作时,种植时间要控制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如果展开大面积种植,需要按照先山上后山下、先阴坡后阳坡、先栽针叶林木后栽阔叶林木的顺序展开秋季种植,这样能满足种植需求。在实际种植时,必须注意对于时间的合理延长。种植之前,对于苗木发育不良的根系或者起苗时受损的根系要先剪除,然后将苗木根系浸泡在500ppm的ABT3号生根粉溶液当中,再选用0.5%高分子吸水剂。在深秋种植时,因为此时气温相对较低,容易给种植工作带来影响,所以要做好防寒工作,还要对野兔的啃食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苗木的防护工作。后续小苗要选择培土到苗顶的方式,等到第二年春季,再将培土扒开,促使苗木能实现健康生长。秋季种植杉木的优势在于能够解决春季种植方式中合适种植时间段的问题,还能对春旱的问题进行控制,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种植方式,符合种植的相关需求。

2.3种植标准和方法

在种植杉木时,要对其种植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际作业时,分别要对如下内容进行分析:

2.3.1种植标准

对种植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对种植标准进行分析,提高种植质量,保证杉木种植工作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对种植之前的环节进行控制,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再对苗木展开修剪工作,修剪时,要注意留芽的位置,注意对于剪口的控制,要求剪口平滑。根部修剪还要符合自然树形的基本情况,剪口也要保持平滑的情况。对于种植的位置也要科学选择。

2.3.2种植方法

对种植方法进行研究,要求在种植杉木之前,对高度在3m以内的苗木进行选择。为了提高杉木的种植效果,让其保证协调、整齐和美观,再对种植以后的杉木展开修剪工作。注意疏剪剪口和树干平齐,促进苗木的切口快速愈合。在进行短剪时,应注意对外芽进行分析,控制剪口,使剪口能稍稍倾斜,对于2cm以上的大枝叶要展开修剪工作,剪口处要涂抹防腐剂,以利于促进苗木快速愈合,另外还具有防雨、防病虫害等作用。在开展种植工作前,还要对裸根苗的根系进行控制,将病虫根、劈裂根、断根和过长的根剪去,这样可以提升种植效果。最后,还要对土球的规格进行检查,并注意填充工作的顺利进行,轻提树干,保证根系和土壤能实现充分接触,注意对窝根的问题进行控制。

3 杉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结合杉木种植的基本情况,对杉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研究,减少病虫害给杉木带来的不利影响。

3.1虫害的防治

在杉木种植过程中,虫害问题会给杉木种植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常见的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铜绿金龟子。这种害虫的幼虫会在土壤中生存,并以苗木的根系为主要食物来源,給苗木的健康生长带来影响。为了实现对于铜绿金龟子的有效预防,可将叶乐果800倍液浇灌在床面上,这样能够实现对于铜绿金龟子的高效防治。

(2)杉梢小卷蛾。杉梢小卷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主要是对顶芽和嫩梢进行危害,严重影响杉木的种植效果。为了实现对其的有效防治,可通过杂螟松300倍液或50%马拉松喷雾的方式来达到防治效果。

(3)黑翅大白蚁。在杉木种植过程中,杉木会受到黑翅大白蚁的影响,对树干和根部造成影响。在防治黑翅大白蚁时,可在大白蚁分群期间有大量兵蚁、工蚁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灭蚂灵的方式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4)粗鞘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幼虫会给杉木的韧皮部带来影响,蛀入木质部分之后所形成的虫孔会对树干产生较大的危害。在进行防治时,可选用10~15g涕灭威或乐果棉球塞住虫孔,用诱木诱使其产卵,然后将其集中烧毁,这样可以实现对该害虫的合理防治。

3.2病害的防治

为了提高杉木的种植效果,要对病害进行防治,降低病害的影响。在具体实施病害防治方法时,可结合不同的病害,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杉木黄化病会对杉木的侧根和根系带来影响,可以对针对性元素进行补充,如果发生缺锰元素的情况,可对水溶性锰元素进行补充,以促进林木返青。杉木炭疽病会给杉木针叶带来影响,导致叶片发黄,可将苗圃设置在坡度平缓、土壤肥沃的地块,并且要求其接近水源。育苗前还要进行种子消毒工作,并喷洒50%多菌灵湿粉剂500倍液或1%多尔多液,喷洒3~4次,这样可达到防治效果。后续须对杉木枯病进行研究,其在发病早期树苗嫩叶基部会出现黄褐色斑点,感病范围会逐渐扩大到全针叶,然后会变成红褐色,并呈现枯死状,最后全株出现黑褐色死亡的情况。面对杉木枯病,可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可采用福尔马林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或高锰酸钾700倍液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这样可实现病害防治效果的提升。

本文以杉木种植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种植管理的基本情况,再对杉木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实现对于杉木的合理控制,对杉木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分析,最后对杉木种植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促进杉木种植水平的提升,合理种植杉木,保证杉木种植能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要对杉木种子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并对杉木种植技术的相应内容进行分析,促进杉木种植品质的合理提升。

参考文献:

[1]钟丽伟.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求[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5):101-103.

[2]吴志南,李康富,朱广博.杉木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初探[J].广东蚕业,2021,55(11):37-38.

[3]吴永忠.杉木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7):119-120.

[4]贾巧红.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05):28-29.

[5]黎丽珍.杉木种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18):65-66.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杉木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