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也有生物钟吗

2024-04-15 01:15蔡华
保健与生活 2024年8期
关键词:生物钟运转器官

蔡华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的。

什么是生物钟?

顾名思义,生物钟即生物体内潜在的固有的规律性时钟。

人的睡眠、心率、血压、体温、血细胞数、激素分泌、排便和进食等生理活动,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受到大脑下丘脑视神经交叉部神经核指挥中心(基因及其编码)的调控。

白天来临或夜幕降临,感受到光线的变化,大脑发出不同指令(合成生物因子和激素)并到达人体各器官,各器官发生相应生理改变,器官活动是否符合指令,会及时反馈给大脑,使得生理活动更加精准。

生物钟影响身体机能

生物钟决定我们什么时候睡眠,什么时候清醒,决定我们是否能轻而易举地早早起床,也影响我们起床后能否轻松进入有效工作状态。

不仅如此,生物钟还决定我们血压的变化,决定我们的体温变化。我们的心、胃、肝等重要器官的运作都有时间性,生物钟协调各个器官的运转。如果我们干扰生物钟,不按照它的节奏生活,就会损害健康。

生物钟的各种指令,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慢慢获得的,并代代相传。但是,后天的生物钟日常维护,则主要靠自己养成符合昼夜变化的生活规律。

刻意破坏和改变这种昼夜变化的规则,一旦生物钟发生紊乱,器官的运转发生异常,部件之间运转不协调,各种身体不適会随之产生,如不及时将生物钟复位或调整至正常,久而久之,与此相关的疾病即会产生,原有的疾病不易被控制或会加重或复发。

胃肠有生物钟吗?

胃肠作为消化器官之一,其吸收功能 不仅仅依靠肠黏膜及微毛细血管,还密切依靠一类特殊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菌群是宿主特异的,可随着宿主的饮食、作息等习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有报道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昼夜规律,可随着宿主的活动改变而发生变化。它们每天以几微米的距离在肠道内膜不停地移动, 使肠道组织暴露在多种不同的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中,进而影响着宿主生物的节律性及相应器官功能。

规律变化的生理活动,就像时钟一样,每24小时不间断地周而复始,其规律称为昼夜节律,调节系统称为生物钟。位于大脑的下丘脑视神经交叉部神经核发出指令的生物钟称为主钟,负责完成指令任务的各个器官称为子钟。位于胃肠的生物钟称胃肠生物钟,是受大脑控制的重要的子钟。

生物钟调节的过程像钟表机器一样复杂,完成的生命活动又像钟表一样精准。有规律的昼夜运行,保证了各个器官能够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维系了人体机器健康的运转和生命的延续,是一个人生活好、睡眠好、学习好和工作好的基本保证,吃得香、排得净是人体胃肠道健康的显著标记。

长期生物钟紊乱会造成胃肠健康问题?

长期的生物钟紊乱,引起胃肠功能失调,会产生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口气重等多种消化道症状。

长期的生物钟紊乱,会影响和加重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胃肠道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并使这些疾病变得难以治疗。

偶然的失眠和生活无规律,生物钟紊乱不会致病,只有长时间的生活无规律才会致病。这包括以下方面:睡眠习惯不规律,长期失眠,长期加班,轮值晚班,熬夜;无良好的一日三餐习惯,喜欢高脂、高糖饮食,睡前饱食;无良好的排便习惯;患有慢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这些均会造成或加重生物钟的紊乱。

如何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1.生活要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不仅能稳定生物钟,同时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长期无节律的生物钟,造成亚健康,久而久之胃肠不适症状和疾病会接踵而来。

2.一日要三餐

养成定时一日三餐的习惯,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影响生物钟节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的稳定剂。

3.排便要定时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经过一夜修整后,胃肠蠕动的力量在早晨起床后最强,此时是排便的最佳时间。便秘时,应配合粗纤维饮食、多运动、多饮水等措施,良好的排便习惯是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的晴雨表。

4.有病要诊治

当身体出现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观察症状是否好转,如没有好转,应及时看医生搞清原因;当确诊为某种胃肠疾病时,特别是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时,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违背生物钟的不良习惯,及时改正并调整生物钟是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免费“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生物钟运转器官
器官也有保护罩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类器官
从计时钟到生物钟
复旧运转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打乱生物钟会让人变丑
时来运转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