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盛会展示的“河北答卷”

2024-04-16 09:42陆京慧
公民与法治 2024年4期
关键词:足迹新区河北

陆京慧

3月5日至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河北省代表团代表携高质量的建议赶赴春天的盛会,在大会上提交了议案28件、建议380件。代表建议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事项等关键问题。

除此之外,河北省代表團还通过开放团组活动,展现京畿要地改革发展的新气象,彰显燕赵儿女拼搏奋进的新作为;走进两会会客厅,畅谈如何让河北的经营主体增强内生动力;做客两会新观察,细述河北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随着代表履职画卷的徐徐展开,河北发展的生动图景也清晰呈现。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目前,雄安新区正在拔节生长,一座高水平现代化的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

在河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疏解配套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住房、薪酬、子女教育、医疗、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政策逐步落地,“比如,疏解人员在新区租房、购房可以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疏解人员的子女回北京就读、参加中考高考都没有障碍,这样,疏解人员在雄安新区工作、生活会非常舒心、安心。现在,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加快建设,4所疏解高校全部开工,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雄安新区到北京西站的通勤时间50分钟左右,到大兴机场只要19分钟。”下一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完善疏解配套政策,努力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在雄安新区这片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上,加速人才聚集是重要环节。2023年,雄安新区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一大批来自北京的中关村企业、首都高校大学生到雄安新区参观交流,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雄安创新的味道、优越的环境、美好的前景。有的企业很快就决定签约入驻,很多大学生表示愿意来雄安就业创业。“这里的房子不高,交通不堵,处处是游园,教育养老医疗水平一流,白洋淀重绽光彩,是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雄安真诚欢迎优秀人才一道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之城。”

协同发展成果显著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河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前的物流变化都是以天计算,现在是以小时计算。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把物流的时效上升为小时级。”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标准专家成员李建卫这样描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变化。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河北省代表团代表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河北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过4万家,特别是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取得历史性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速形成,1小时交通圈初步构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下的京津冀更加亮丽;河北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新时尚;梳理和打破了一批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简化了京津迁入企业落地手续,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正在加快推动,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今后,河北省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康养、文旅、新能源和大数据、现代物流等产业,为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河北力量。

激发经营主体绽放活力

经营主体是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参与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了解,2023年河北省新登记经营主体144.96万户,同比增长27.82%,平均每天净增企业700多户,表明各类经营主体恢复了信心和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河北省代表团代表来到两会会客厅接受记者采访,对如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生命活力、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杨伟坤认为,需要加强政策激励,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上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供金融上的支持。

针对小微企业,杨伟坤代表建议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银行类金融机构应探索开展农机具、大棚设施等涉农资产抵押贷款,发展重点支持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在绿色低碳领域,要探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我国经济能否形成内生动力的‘命门。”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认为,科技进步、产业创新要求企业形成科技创新主导的组织架构,这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规模,更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质量。

卢庆国代表建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重点领域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推进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助力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等措施,支持经营主体降本减负,提质增效;形成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营商环境。

缩小“碳足迹”

在和风送暖的河北大地上,衡水湖碧波荡漾,候鸟云集,生趣盎然;白洋淀水光潋滟、长堤烟柳、风光无限;塞罕坝林海扬波、芳草如茵,如天然氧吧。近年来,河北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呈现在世人面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河北团人大代表在两会观察中围绕“碳足迹”展开了热议。

碳足迹指的是由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治理大气污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2023年5月,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连续生产绿色DRI(直接还原铁)产品,成为中国钢铁史乃至世界钢铁史上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的里程碑,引领钢铁行业迈入冶炼“绿钢”的时代。

“河钢用‘氢联通能源与制造,让钢铁的‘含金量更高、‘含绿量更丰富,河钢的‘碳足迹今后会越来越小。”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兰玉认为,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将成为塑造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王兰玉代表建议加快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试点建设,健全钢铁行业绿色能源消纳的支撑体系,构建“一中心、多平台”的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加强对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低碳排放产品相关管理制度、认证规则的研究,推动与主要贸易国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方面的衔接互认,充分发挥低碳钢铁材料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乳制品产量逐年上升,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与使用,成为乳制品行业重要的降碳路径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景滨在大会上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国内头部企业研究用氧化硅高阻隔膜替代利乐包装的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积极进展。新研发的包装材料不含铝,全替代后预计每年减少铝使用量20万吨以上,减少碳排放300多万吨;而且,单一全塑材质可以快速回收再利用,每年可减少乳制品包装垃圾数百万吨,减少碳排放数千万吨。

…………

全国人代会是“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我们从中看到了过去拼搏奋进的满满收获,也预见了未来发展的美丽图景。透过大会这扇窗,我们还看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人大代表把人民的声音带到中国最高政治殿堂,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政声与民声交融共鸣。河北省代表团代表表示,将传递大会好声音,继续保持奋斗的姿态,努力拼搏,为日新月异的国家交出更好的“河北答卷”。

猜你喜欢
足迹新区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0.河北卷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成长足迹
足迹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孙婷婷
足迹
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