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分析

2024-04-17 19:04王张芳
康复 2024年2期
关键词:针对性置换术手术室

王张芳, 柳 敏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疆 博州 83340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病变治疗的有效术式,主要是通过置入假体关节以代替严重损伤的膝关节以重建膝关节功能,从而缓解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恢复正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膝关节畸形等疾病的治疗[1]。但该术式创伤性大、疼痛明显,患者常因自身认知度的影响、担心手术效果等而伴有各种负面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恢复,因此强化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2]。以往常规手术室护理多以术中配合为主,易忽视患者的实际需求,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方面作用欠佳[3]。针对性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针对性及灵活性较强,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治疗效果为宗旨,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对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4]。为此该研究选择9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9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患者意识清晰,可自主表达自身意愿,知晓治疗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排除既往膝关节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或麻醉不耐受、伴有严重身心疾病、无法配合手术、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资料不全及失访者。受试者分组方式以不同干预方案为依据,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与20例,年龄为55~80岁(67.58±5.43)岁;病程为1~6年(3.21±0.78)年;体重指数为19~26(23.75±1.84)kg/m2;左膝与右膝分别为25例与21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与22例,年龄为56~82(67.97±5.34)岁;病程为1~6年(3.18±0.81)年;体重指数为19~27(24.21±1.76)kg/m2;左膝与右膝分别为24例与22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信息及病情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为术前访视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配合事项,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做好术后相关准备工作,术中完成护理配合、生命体征监测、完成医嘱等,术后待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后护送回病房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研究组患者则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

(1)成立针对性护理小组:由手术室护士长及若干护士组成,针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特点及常见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经小组培训使全员掌握。

(2)心理护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患者常因自身认知度、担心手术风险及效果等而伴有各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手术配合度,还会增加机体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顺利实施。因此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优势、安全性及预后效果等,并分享手术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坚定手术信念。

(3)环境护理:术前强化手术室消杀工作,确保室内温湿度适宜,做好术中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主动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及人员,消除其陌生感及紧张感。

(4)术中配合:手术开始后协助患者取手术体位,在受压部位垫软垫,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出血情况,根据医生习惯快速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时配合止血,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同时限制室内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完成使患者安心,对切口处进行仔细清洁,连接相关监护设备,对留置管进行妥善固定,为患者清理术区血污渍并穿戴衣物,转运期间注意保暖,确保平稳、慢速度行走,送至病房后全面检查各检测设备及管路情况,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6)随访:术后次日入病房回访,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感及恢复情况,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为手术室护理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指导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比较,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进行评价,各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选择4级评分法,SAS以50分为分界值,SDS以53分为分界值,评分越低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轻微[5]。

(2)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于术后24h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6]。

(3)膝关节功能比较,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量表(HSS)评分标准从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稳定性(10分)方面进行评价,评分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成正比[7]。

(4)术后并发症比较,统计两组术后水肿、感染、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5)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问卷满分100分,将90分以上的患者记为非常满意,70-90分的患者记为满意,70分以下的患者记为不满意,除不满意之外均记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软件,P<0.05表示差异明显,以()对计量数据加以表示,行t检验,以百分比(%)对计数数据加以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变化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心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降低更加突出(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评分变化(,n=46,分)

表1 心理状态评分变化(,n=46,分)

?

2.2 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24 h NRS评分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46)

表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46)

?

2.3 患者HSS评分变化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HS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升高更加突出(P<0.05),见表3。

表3 患者HSS评分变化(,n=46,分)

表3 患者HSS评分变化(,n=46,分)

?

2.4 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n(%)]

2.5 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5 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各类膝关节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早已被临床认可,而手术室护理作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需尽可能地消除影响手术的不利因素,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8]。以往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信息核对、术中安全保障、生命体征监测、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转运,易忽视患者实际的身心需求,无法做到整体照顾[9]。针对性护理是针对性地解决护理问题的一种干预模式,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个体化、人性化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满足知识需求,坚定治疗信念,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促进病情恢复[10-12]。在手术室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则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体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确保手术室护理更加规范、合理、高效,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事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升医护之间配合默契度,促使手术快速顺利实施,确保手术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13]。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心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降低更加突出(P<0.05);究其原因,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强化了患者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情绪疏导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不良心态,树立治疗信心。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24 h NRS评分较对照组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究其原因,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强化了手术室护理配合,增进了医护配合的默契度,同时规范了手术行为,最大限度规避了手术风险事件,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还表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HS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升高更加突出(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了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确保手术护理质量,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针对性置换术手术室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