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17 19:05李秀娟
康复 2024年2期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康复

李秀娟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济南 271100)

近年来,借助腹腔镜完成的妇科手术逐渐增多,推动着腹腔镜微创技术日渐成熟和微创理念在妇科领域的不断深入[1]。目前,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开展已较为普遍,其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视野好等独特的治疗优势而得到患者与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多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手术的身心适应能力深受影响。因此,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必要接受针对性的情绪护理,而常规护理在该方面往往效果不佳。激励式护理干预近年来在各科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着眼于患者心理障碍的疏导,通过正向、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患者在后续治疗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更佳的身体状态,并使其生活质量获得同步提升。本文对激励式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① 符合《妇产科学》第9版[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 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③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

表1 2组一般资料对比

排除标准:①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 腹腔镜中转开腹;③ 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④ 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⑤ 伴有循环系统障碍、血液系统疾病;⑥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⑦ 存在精神性疾病、认知障碍、意识障碍;⑧ 治疗依从性差;⑨ 有腹腔镜及腹部手术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及手术知识介绍、围术期护理、出入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组织培训:护理干预前,围绕各项调查表使用及激励式护理方法等内容,由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进行专项培训;护理人员需在培训后接受情景模拟考评,由护士长现场打分和点评,确保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完全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通过目标、物质、情感、榜样等多种激励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培养患者乐观心态,疏导患者抑郁情绪;使其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树立自我照护意识。

(2)术前护理:术前1 d及术前1 h,通过语言鼓励和心理安抚,帮助患者建立手术信心,消除对手术的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听并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3)术后护理:术后回室1 h内,责任护士通过语言交流,为患者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术后4~6 h,通过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伤口疼痛感,鼓励患者提早下床活动。待尿管拔出后可下床活动,术后6 h鼓励尝试床上活动;正常饮食在排便后方可,半流质饮食在肛门排气后可给予安排,流质饮食在麻醉清醒6 h后即可进食。

(4)康复护理:在术后恢复阶段设立阶段性目标,对积极配合、表现良好的患者给予阶段性奖励,并将其树立为学习榜样,在患者群体中起到激励、带动作用。在科室成立病友交流点,使患者可以与预后较好的患者直接沟通交流,并能看到以往成功案例展示,从这些真实经历中收获康复信心,得到精神鼓舞。

1.3 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3]:分别于2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分值越高,代表负性情绪越严重。

(2)自我效能感:分别于2组护理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4]评估,共10项内容,分值10~4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强。

(3)术后康复效果:记录2组首次排气、首次下床、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

(4)术后并发症: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心、腹胀、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肩背酸痛。

(5)生活质量:分别于2组护理前后采用QOL-10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5]评估,包含生理、环境、心理、社会关系等6项,每项1~5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感

护理前,2组SDS、SAS、GSES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GSES评分出现显著提升,且观察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SDS、SAS、GSES评分对比(,分)

表2 2组护理前后SDS、SAS、GSES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2 术后康复效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首次下床、首次进食、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更早,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康复效果对比()

表3 2组术后康复效果对比()

?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0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生活质量

护理前,2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信仰、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2组上述六项指标评分均获得提升,并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5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3 讨论

近年来,妇科临床对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发普遍,得益于该手术方式恢复快、创伤小、出血少等众多优点。然而,手术过程中一般会建立CO2气腹,以获得更为良好的术野与腔内操作空间;而且受全身麻醉的影响,术后容易发生肩背部疼痛等并发症,胃肠功能也会受到一定损伤,致使切口愈合较为缓慢,术后康复深受影响。激励式护理干预以情感支持、心理指导和宣传教育为主要形式,旨在解决患者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及生理问题。患者的积极心态及治疗信心在护理人员持续的体力、心理、生理支持下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对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起到正向引导的辅助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SDS、SAS、GSES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GSES评分出现显著提升,且观察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式护理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情绪改善作用。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首次下床、首次进食、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更早,P<0.05。说明,腹腔镜术后康复进程在激励式护理干预下明显加快。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0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式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抑制并发症的出现。护理前,2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精神信仰、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2组上述六项指标评分均获得提升,并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适应和恢复正常生活。另外,激励式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医患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赖关系;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制定专项心理护理方案等,都是优质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与目标[6]。

综上所述,激励式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感,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总体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妇科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