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记者贲杰民:西方人不明白 制裁中国没用

2024-04-18 10:11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24年7期
关键词:环球

毛予菲

2024年2月,贲杰民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环球人物》镜头前的美国小伙本杰明·诺顿很精神。“我来自美国,是一名记者,看过许多美媒报道的中国故事。我来到中国,试图真正感受这个东方大国,而不是从那些极具误导性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它。”这是诺顿的开场白。

诺顿喜欢用中文名贲(音同奔)杰民。他在美国出生长大,读大学时就为学生报撰稿。2013年,贲杰民成为独立记者,最初在纽约工作,后来搬到拉丁美洲生活,在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采访报道,揭露美国如何插手他国事务。

去年夏天,贲杰民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在其个人新闻栏目“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发布于YouTube平台)中,贲杰民分享自己的中国见闻,讲述中国的发展之道。

“作为一名记者,我试图了解中国”

贲杰民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他回忆:“我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克利夫兰制造业发达,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后来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克利夫兰从世界工厂沦为‘铁锈地带,成千上万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过去,这座城市很繁荣,如今繁荣一去不复返。我认为,美国故事里应该包含克利夫兰的兴衰变迁。”

贲杰民在美国接受了教育。2008年,他读高中时,金融危机爆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很多人跟我说,担心未来还能不能找到好工作。”2011年,贲杰民读大学时,美国又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贲杰民记得,“上千名示威者聚在一起,抗议美国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救助私人银行。很难想象,那些犯下欺诈罪的‘银行家,本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结果却变得更富有了”。

毕业后,贲杰民开启了记者生涯。过了几年,他离开美国,定居拉美。“我知道,许多拉美国家曾经遭到,甚至如今仍在经历美国的‘军事干预或‘军事入侵。在拉美多国,我遇到一些幸存的老兵,通过采访他们及其家人,重新认识了那段被美国媒体粉饰的历史”。

此前贲杰民从未来过中国。但在其他国家,他遇到了许多中国人,也在互联网上结识了一些中国朋友。“过去10年,中国飞速发展。也是在这10年,中美关系不断恶化。作为一名记者,我试图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政治。因此,我决定来中国看看。”贲杰民说。

在中国半年,贲杰民努力融入新生活。他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外交活动。他也努力学习中文,游览中国的城市,交来自媒体圈与学术界的中国朋友,亲身体验“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增长速度”。

贲杰民登上长城,自拍留影。

中国真正拥有“经济主权”

《环球人物》:初来中国,您有哪些感受?

贲杰民:首先我要坦承,春节我去上海旅行,赶上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我再也不会在节假日出远门了(苦笑)。但中国高铁是世界上最好的火车,这绝不是夸大其词。相比于设备陈旧、票价高昂的美国火车,中国高铁高效、便捷,还很实惠,这实在太酷了!中国人应该为他们高质量的公共交通而感到自豪。

从小到大,我在美国接受的教育是,人们不停跟我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事实是,美国有很多贫困人口,他们苦苦挣扎。在纽约工作的那几年,我看到很多人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我还有许多美国朋友,他们和我一样,是美国的年轻一代。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个人能力很强,但经济状况并不好,日子过得很拮据。很多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会越来越糟,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将日益加剧。

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短短40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2021年,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国,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马路上没见着一个流浪汉。在与中国朋友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他们对未来非常乐观。

《环球人物》:您在“地缘政治经济报告”中提到,“中国是世界上主权最完整的国家”。能否展开说明?

贲杰民:没错,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主权最完整的国家。什么是主权?能决定自己国家的未来,制定代表本國人民的政策。显然,因为美国的插手,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没有实现独立。

而中国不仅拥有“政治主权”,并且真正拥有“经济主权”。中国重视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重视自主创新,不依赖外国公司。在半导体、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我曾在委内瑞拉生活,花了很多时间采访报道这个国家。我看到,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各项经济制裁,限制其石油出口,限制其国内银行与外国银行的同业交易,没收其银行外汇储备。这是对委内瑞拉主权赤裸裸的侵犯,是一种新殖民主义,让这个国家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但在中国,限制打压阻挡不了经济的发展,只会增强中国人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一些西方人至今不明白,制裁中国没用。

《环球人物》:您认为,在当前纷繁动荡的国际政治局势中,中国的发展是如何做到“自立自强”的?

贲杰民:这背后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中国人称中国近代史为“百年屈辱史”。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搞经济建设。这一独特的社会主义革命进程,深刻影响了中国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对塑造中国今天的政治、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4年2月26日,中国各品牌电动汽车在第九十一届日内瓦国际车展现场亮相。

没有多少美国人真正了解中国

《环球人物》:有人指出,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贲杰民:的确,许多美国人对中国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也不了解中国的当下。

我在中国有这样的感受,中国人爱读历史,中国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家在中国备受尊敬。而在美国,人们不重视历史,不学历史。我认为,这或许是因为美国是个仅发展了200多年的年轻国家。更不幸的是,不仅对于自己的国家,美国人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了解也远远少于中国人。美国人有一种“美国例外论”,认为“全世界美国最重要”。我们总是带着傲慢,这很容易将自己困住。

《环球人物》:恶意抹黑新疆,“甩锅”毒品危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令人愤怒。这是否也造成了美国人对中国的误解?

贲杰民:身为一名记者,我对这种歪曲事实的新闻感到很沮丧。

长期以来,美国媒体一直在附和美国政府的谎言。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臭名昭著的是,2003年美国非法入侵伊拉克前,中央情报局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媒体紧随其后散布这一谣言。这些铺天盖地的虚假新闻,通常是在为美国政府极具侵略性的外交政策辩护“洗白”。

说到抹黑中国,据我了解,许多美国记者也是在附和美政府的谎言。他们给西方读者“洗脑”,不断渲染关于中国的伪命題,但其实,这些记者根本不了解中国,会说中文的根本没几个。美国记者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很少踏出国门,很少实地调查,仅靠政府内部所谓“线人”就能写出“重磅报道”,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贲杰民在节目中分析地缘政治经济。(视频截图)

《环球人物》:您的意思是,美媒报道虚假新闻,背后有美国政府的操控?但一直以来,美媒都宣称自己独立且自由。

贲杰民:这样的自我标榜极具误导性。许多西方媒体都与美国关系密切,他们的报道总是“援引政府人士”,包括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的报道也是如此。从所有权上来看,美国媒体虽是私有制,但其背后的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了大额订单。《华盛顿邮报》的老板贝索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和美国政府,包括中情局签订的合同价值达数十亿美元。

英语中有个词叫“旋转门”,指一种绕着中心枢轴不停转圈的门。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就有这样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双方人员流动起来。比如,珍·普萨基曾是拜登政府的头号发言人,如今已加入全美排名第二的新闻公司——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成为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美国期待的不是竞争,而是霸权

《环球人物》:美国人民如何看“中美贸易战”?

贲杰民:“中美贸易战”这个说法不准确,应称之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为限制中国发展,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实施出口限制,但中国并没有对美国实施出口限制。

美国消费者在这场“贸易战”中伤得不轻。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都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而这又恰恰发生在美国通胀高企、失业率飙升的大环境下。一些美国人反对这场“贸易战”,认为我们不该挑起它。我也认为,战争的结果必定是“双输”。

《环球人物》:是的,所以中国强调共赢。

贲杰民:近几年,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中,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视角,处理方式也极具智慧。

2023年,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复了外交关系。金砖国家扩员,中国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研究中国的学者都这样说:中国一直强调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一个国家赢,另一个国家输”。

《环球人物》:您如何看中美关系的未来?

贲杰民:中国一次又一次表明,希望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和平与共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美国人对此感到不安。美政客一直叫嚷着“要有竞争”,但事实上,他们期待的不是竞争,而是霸权。

美国政客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长期将外国当作替罪羊,通过指责外国转移国内矛盾。冷战期间,美国把所有问题归咎于苏联。现在,美国又开始攻击中国。比如,美国国内毒品泛滥,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管制不力,背后是利益集团推波助澜。美方却将责任悉数推给与之毫无关系的中国。

我喜欢政治学,喜欢做新闻。作为一名记者,我关注中美关系,这是我的兴趣和志向。作为一名热爱和平的美国人,我希望,更多人能通过我的报道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样才能有助于达成合作,实现和平。

本杰明·诺顿

中文名贲杰民,在美国出生长大,美国“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及总编辑、外交政策专家,2023年来中国,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猜你喜欢
环球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纵览
环球·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