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伤性踝内翻截骨矫正两种固定比较△

2024-04-19 07:00赵博王雪王成伟海几哲阿依丁夏哈太陀亚楠艾科热木吾普尔帕尔哈提瓦哈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线片腓骨踝关节

赵博,王雪,王成伟,海几哲,阿依丁·夏哈太,陀亚楠,艾科热木·吾普尔,帕尔哈提·瓦哈甫*

(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3 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中最为多见,胫骨远端骨骺损伤占骨骺损伤的11%~20%[1],青少年仍处于发育阶段,骨骺损伤可出现发育畸形致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继而出现踝关节不稳、软骨破坏等不可逆损伤,逐渐加重关节畸形,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等进行性加重,影响青少年发育及运动。

青少年的创伤性踝关节内翻畸形(traumatic ankle joint varus deformity,TAVD)治疗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保踝关节手术治疗方式尚未统一,手术时机选择也一直存在困扰,目前国内外针对青少年TAVD 治疗分析较少,故回顾性分析2015 年2 月—2022 年2 月在本院行踝上截骨(supramalleolar osteotomy, SMOT)手术治疗的青少年TAVD 且资料完整的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对临床治疗中提供一些思路及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2~18 岁;(2)曾患踝关节骨骺骨折(胫腓骨远端)致踝关节内翻畸形≥15°,病程>6 个月,关节畸形、功能障碍;(3)内侧前后位胫骨轴线关节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 TAS)<75°;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 TT)<3°;(4)Takakura 分期I 期、II 期、III 期患者;(5)胫腓骨远端骨骺未闭合;(6)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先天性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夏柯式关节、肿瘤及骨转移、骨感染等;(2)严重先天性基础疾病等;(3)终末期踝关节炎(Takakura IV期)患者;(4)患肢存在严重的肌肉、血管、神经疾病。

1.2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2 月—2022 年2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30 例青少年TAV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6 例采用SMOT 矫形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内固定组),14 例采用SMOT 联合Ilizarov 技术牵伸外固定手术治疗(外固定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侧别、手术史、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表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3 手术方法

内固定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或全身麻醉,取平卧位,止血带控制下行踝关节内侧切口长约6~8 cm,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剥离胫骨内侧,在C 形臂X 线机透视下用2 枚平行克氏针定位斜形截骨位置,根据术前X 线片测量胫骨成角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of angulation,CORA)确定截骨的平面及倾斜角度,微创截骨器钻排孔骨刀截断,截骨不累及关节面,用叠刀法缓慢撑开,观察踝管的松紧,术中透视TAS 角为85°~95°、胫骨侧位前侧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为78°~83°并确定踝关节力线,清理阻碍放置钢板、活动撞击的骨赘,取自体结构髂骨植入撑开处,放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锁定板固定,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包扎固定。术中如发现踝管张则进行预松解,防止踝管综合征。术中如发现踝关节位移、外踝不匹配、撞击等需截断腓骨,保证硬币征完整,用解剖板固定;固定后测试踝关节稳定性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内外侧韧带[2,3]。术后48 h 内拔除引流,14 d 切口拆线。保护下功能锻炼。

外固定组:麻醉、体位同上,透视定位畸形的CORA。行1.5~3 cm 的小切口,应用微创截骨器,胫骨钻排孔,腓骨同法处理。安装预装好的环形外固定架,截骨近端两全环四杆模块,截骨远端一全环与后足半环模块,两模块用关节器连接。确定CORA 位置,安装连接两模块的单向关节器及撑开杆,用2.0 mm 克氏针、螺纹半针固定,用骨刀截断截骨处。术后2~3 d 内鼓励下床部分负重活动,术后保持针道清洁。术后5 d 开始调整内侧撑开杆,每日撑开1 mm,分4~6 次进行,注意足踝部皮肤肿胀、感觉血运情况。根据外观及术后X 线片,满意后停止矫正,踝关节通过连接杆进行关节牵开5~8 圈,每日1圈,使关节间隙达到5 mm。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拄拐行走,刺激关节内压促关节软骨修复[4~8]。术后调整期间每1~2 周复查踝关节正侧位X 线片,术后3~6 个月简化外固定架,4~12 个月根据骨愈合情况取出外固定架,平均为(7.8±3.3)个月。

1.4 评价指标

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踝背伸-跖屈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ankle hind-foot scale, AOFAS)对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行影像学检查,记录距骨倾角(talar tilt,TT)、TAS 和Takakura 分期,观察骨愈合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围手术期资料

3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见表2。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术中失血量、切口总长度、下地时间显著多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针道愈合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比较Table 2.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docum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内固定组1 例切口感染、2 例延迟愈合,应用抗生素、清创治疗后治愈;内固定组1 例术后腘静脉血栓应用抗凝治疗后稳定,2 个月后下肢无肿胀。外固定组1 例切口延迟愈合、3 例针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清创、更换固定针治疗后治愈;调整过程中,外固定组1 例术后撑开>3 cm 后出现胫神经损伤症状,用“手风琴”技术并减半撑开速度,1 个月后症状消失。

2.2 随访结果

30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6±3.5)个月,随访资料见表3。内固定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晚于外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 评分显著减少(P<0.05)、AOFAS 评分显著增加(P<0.05);内固定组踝背伸-跖屈ROM 显著增加(P<0.05),而外固定组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6 个月,内固定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P<0.05),而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踝背伸-跖屈ROM、VAS 评分、AOF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患者随访资料(±s)与比较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follow-up documents( ±s)

表3.两组患者随访资料(±s)与比较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follow-up documents( ±s)

指标时间点内固定组(n=16)外固定组(n=14)P 值完全负重活动时间(d)踝背伸-跖屈ROM(°)0.245 0.593 0.236 0.080 VAS 评分(分)?0.399 0.023 0.588 AOFAS 评分(分)治疗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P 值治疗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P 值治疗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P 值142.0±33.1 51.0±8.6 53.5±5.7 55.9±5.2 0.049 2.4±1.4 1.3±1.3 0.9±0.8<0.001 65.7±11.7 81.9±6.0 92.5±4.1<0.001 82.0±24.2 48.2±9.5 51.0±9.7 52.8±7.2 0.392 2.0±1.5 2.6±1.6 1.0±0.9 0.017 63.7±9.7 78.4±5.6 93.1±4.2<0.001 0.622 0.111 0.676

末次随访时两组30 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临床截骨愈合时间平均>4 个月。内固定组16 例中8 例完全无痛、8 例活动时轻度疼痛;外固定组14 例中6例完全无痛、8 例活动时轻度疼痛。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所有患者均能进行高强度运动。

2.3 影像评估

影像评估结果见表4,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TT、TAS、TLS 角及Takakura 分期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个月,内固定组TAS 及Takakura 分期显著优于外固定组(P<0.05),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典型影像见图1、图2。

图1.患者男性,16 岁,右踝关节创伤后畸形7 年,行右侧踝上截骨钢板内固定矫形术。1a, 1b: 术前右踝关节正侧位X 线片示右胫腓骨远端畸形愈合,踝关节内翻畸形;1c, 1d: 术后即刻右踝关节正侧位X 线片示踝关节关系良好;1e, 1f: 术后1 年右踝关节正侧位X 线片示截骨线模糊,骨愈合。Figure 1. A 16-year-old male who suffered from the right ankle deformity for 7 years after trauma underwent supramalleolar osteotomy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correction. 1a,b:Preoperative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X-rays of the right ankle showed malunion of the distal part of the right tibia and fibula with varus deformity of the ankle; 1c,1d:Radiographs immediate postoperatively showed good ankle alignment regained;1e,1f:l X-rays 1 year after surgery showed osteotomy healing with proper correction of alignment remained.

图2.患者女性,13 岁,左踝关节创伤后畸形6 年,行左侧踝上截骨Ilizarov 技术牵伸矫正术。2a, 2b: 术前X 线片示左胫腓骨远端畸形愈合,踝关节内翻畸形;2c, 2d: 术后即刻X 线片,Ilizarov 架位置好,踝关节仍内翻畸形;2e, 2f: 术后6 个月去除外固定架X 线片显示截骨后骨痂形成,骨愈合,踝对线矫正满意。Figure 2. A 13-year-old female who suffered post-trauma deformity of the left ankle for 6 years underwent supramalleolar osteotomy with Ilizarov frame for correction. 2a,2b:Preoperative radiographs showed malunion of distal left tibia and fibula with varus deformity of the ankle; 2c, 2d: Radiographs immediate postoperatively showed that the Ilizarov frame was well placed, and the ankle joint remained varus deformity; 2e, 2f: Radiographs after frame removed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showed osteotomy healing with callus formation,and satisfactory correction of the ankle alignment.

3 讨 论

内翻型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青少年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后形成骨桥、骨骺早闭,发育不平衡出现踝关节畸形,主要以骨桥切除、软组织填塞、骨骺阻滞等治疗,由于骨骺发育即将结束,疗效差异大。畸形的踝关节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不稳、慢性疼痛、活动受限,加重畸形关节炎进一步恶性循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SMOT 术是目前治疗成人有症状的轻、中度内翻型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通过矫正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力线,缓解疼痛,保留关节,减轻胫距关节软骨局部压力,延缓踝关节炎进展,增加活动功能,甚至逆转踝关节炎[10~17]。

青少年由于存在发育潜能,对其治疗尚无明确指征,有文献报道12~15 岁踝关节内翻畸形踝上截骨取得满意的疗效[18,19],并指出青少年处于发育期,病情发展致踝内翻进一步发展导致步态异常和不稳定、足底应力分布不均,患肢负重力线改变,皮肤溃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早期手术干预可能避免发生过多的并发症。

根据PLEY 截骨矫形原则,截骨由于撑开角度大,常需纠正胫骨力线,易引起合页骨折,不可为保留合页导致力线位移或后足外翻。3D 打印技术逐渐在足踝部疾病治疗中应用,术前可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畸形程度,模拟手术、评估手术风险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术中精确定位、组织损伤小、解剖复位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射线暴露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20~24]。

根据踝关节的关系及腓骨的畸形程度决定腓骨的截骨方式。内固定组匹配型踝关节根据腓骨畸形程度采用斜形或闭合楔形截骨,不匹配型胫骨远端矫形后再截腓骨,常规解剖板固定;外固定组踝关节匹配型取下胫腓联合上斜形截骨,用克氏针固定胫腓骨远端,不匹配型则腓骨截骨后即刻矫正、采用弹性髓内钉或克氏针固定。术前、术中发现外踝短缩或延长,外踝阻碍的踝关节需及时矫正。本研究内、外固定组各出现1 例无症状下胫腓联合骨化,均未处理。外固定组1 例出现外踝撞击痛,取除外固定架后行清理治疗后症状消失,得到了满意的疗效。内固定组在术前测量内侧撑开2 cm 以上,则常规显露踝管,根据松紧程度进行预松解,无出现踝管综合征者。外固定组不进行踝管松解,1 例出现足部肿痛、麻木,通过“手风琴”技术TAS 角至82°,仍无法忍受致矫正不足,暂停牵伸后症状逐渐消失。

本组病例均未行外侧软组织手术治疗,术后未出现踝关节不稳症,疼痛缓解,外观、双下肢长度较术前改善。术后并发症外固定组较内固定组多,关节活动度下降。

总之,对于青少年创伤性踝关节轻、中度内翻畸形两种方式均可,内固定组的矫正更确切、并发症少;重度内翻畸形>30°合并患肢短缩,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牵伸治疗术后可早期负重活动、手术创伤小,可同期进行肢体延长、纠正后足代偿畸形,但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由于本组纳入病例较少,术后随访时间短,本研究无法证明SMOT 是否为最优治疗方法及矫正最佳角度[25],矫形远期关节发育情况有待长期随访。

猜你喜欢
线片腓骨踝关节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