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024-04-22 06:25朱旭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西门豹誓言基本功

【摘 要】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一种思想信仰,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需要心中有学生,不断地读书、实践,打牢基础,不断探索。

【关键词】 精神 实践 探索

精神对于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它是一种思想信仰,是一种品格修养,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徐岩老师身上有股子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面对险阻迎难而上的品格,对于挑战从不退缩的气概,遇到疑惑上下求索的韧劲。

徐岩是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他身材高大,像一棵挺脱的树,黝黑的面庞透出一种男子汉的坚毅。初识徐岩是在教育局组织的一次期中常规视导活动中。我作为小学语文教研员,听了徐岩老师执教的《说勤奋》。整节课设计新颖,思路清晰,效果甚好,尤其是扎实的基本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后不久,我在他所在的邳州市向阳小学开展全市教研活动,主题是“功能性习作教学专题研讨”,他上了一节示范课,课上得十分成功。通过两次接触,我认为徐老师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叮嘱他:要不断读书、实践,争取走好专业发展之路。

面对险阻,迎难而上

2018年,邳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成绩揭晓,徐岩获得A组的第一名。距离参加徐州市比赛还有一段时间,我给准备参加徐州市比赛的几位老师开了专题会议,并把比赛细则及相关内容做了详细解读,要求他们全力备战。

在备战基本功大赛的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磨课。徐岩和于富民选择的是中年级的课文。在徐州集训的时候,刘春老师对他们的汇报课很不满意,并提出了严肃批评。面对挫折,徐岩老师态度坚决,当场保证一定会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磨好每一节课。那时,距离比赛的时间不多了。为寻求教学的最佳路径,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我们在一起研讨、碰撞,反复修改设计。

记得在设计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时,课后要求“简要复述课文”,这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何把这一训练转化为情境中的学习任务,通过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在教学“调查民情”这部分时,我们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案,经过试上发现效果都不理想。最终,我们这样设计情境与任务——

西门豹调查民情回来,他手下的一个衙役问他:“老爷,听说您今天去调查民情了,您都了解到些什么呀?”西门豹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如果你是西门豹,会怎么说呢?请默读课文,看看西门豹在与老大爷的对话中筛选了哪些主要信息,圈画有关语句,练习说一说。

交流中,我们引导学生提炼出两个策略:一是“选”,选出重要信息;二是“连”,将选出的信息连起来,使之通顺。试讲效果很好。有了情境和任务,“角色”就有了挑战与动力,学习变成了特定情境下的任务解决,指向的是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省级基本功大赛中,徐老师恰好抽到了这一课,上得非常成功,最终荣获2019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

对于挑战,从不退缩

2022年11月,徐岩代表邳州市参加徐州市第六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执教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绩优异,刘春老师决定派他代表徐州市參加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在选课文的问题上,刘老师建议换一课,因为之前已经有人在大赛中上过这一课,而且上得近乎完美,难以超越。但徐老师坚持还要上这一课,他说:“我想挑战一下。”这一决定也得到了我和刘春老师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磨课过程中,我们一次次修改教学设计。比如,在教学“重温少年周恩来的读书誓言”这个板块时,就经历了无数次修改,最后,我们决定设计一个情境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三件事,下面我们来开一个“一分钟故事会”,说一说这句流传百年的誓言的由来。一分钟只能讲两百字左右,这篇课文近800字,怎样才能在一分钟内把三件事情说清楚,把誓言的由来跟他人做个分享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形成共识——必须把每件事说简洁。在此基础上,学生任选一个时间节点作为开头练习讲故事;接下来,指名讲故事,其余同学从用时、简洁与连贯三方面做评价。这一情境任务的创设,本质上是对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包装,其内核仍是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有了情境任务的调动,结合策略支持、评价引导,学生学有动力,练有方向,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遇到疑惑,上下求索

“儿童的语文”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要重视感悟,强调以读见悟。在教学“见证誓言的诞生”这部分内容时,一开始,徐老师将其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解读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二是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远大。但是试上了几次,教学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教学缺少关联思维,没有引导学生将周恩来与其他同学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少年周恩来的与众不同。二是学生未关注到周恩来的特殊表现——“默默”“若有所思”,也没有关联周恩来的过往表现,走进周恩来此时的内心世界。学生缺少感悟,没有与少年周恩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学生的朗读只有技术上的声音变化,缺少对周恩来少年立志的由衷赞许。

消除了内心疑惑,理顺了教学逻辑,接下来就是重新探索最佳路径。于是,徐老师决定将教学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先品悟语言,体会少年周恩来志向远大;第二步以读见悟,再现读书誓言的诞生。教学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默读第1~9自然段,面对魏校长的提问,同学们和周恩来有怎样不同的表现?圈画关键词句,写写阅读感受。自学后交流,明确两点:一是“家父”“明理”“光耀门楣”的意思,发现并明确他们都是为自己、为家人、为家庭而读书的;二是周恩来的表现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关注“默默”“若有所思”,关联周恩来的过往经历,体会他此时的所思所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教学第二步时,也分为两个活动:一是学生自由练读第5~9自然段,把誓言诞生时的动人场景再现出来;二是师生合作展示读,老师读魏校长的话,其他学生读周恩来的语言,请一个学生读叙述性的语言,通过合作朗读将教学推向高潮。最终,徐岩执教的这节课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此次省级活动的特等奖。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一个人的信仰就是这个人的主要经历。”而精神的力量则来自信仰。徐岩就是例证: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若有精神作为支撑,一定会走得更坚实,更长远,也更有劲头。“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期待徐岩老师向小学语文教学更高的山峰攀登。※

(朱旭光,江苏省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猜你喜欢
西门豹誓言基本功
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誓言
誓言
有一句誓言叫忠诚
誓言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西门豹治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