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

2024-04-22 06:25吴如兵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阅读策略

吴如兵

【摘 要】 初中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红色经典作品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创新初中语文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关键词】 红色经典作品 跨学科学习 阅读策略

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丰富多样的红色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激发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水平。在整合红色经典作品的跨学科资源时,教师需要对各学科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目标。

一、基于音乐学科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学习中去。红色经典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重视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丰富思想情感以及深刻哲理,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但是,许多红色经典作品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很难感受其中的精髓所在并主动参与到红色经典作品学习中来。而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情感带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增强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了解欲望。基于此,在跨学科学习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师可利用音乐学科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尤其在阅读导入环节,借助音乐往往可以达到理想的引导效果。

例如,在执教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时,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歌,从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强烈。歌曲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爱国的想法,从而为后续阅读教学做铺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朦胧派诗人舒婷所作,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朦胧派诗歌的资料并加以整理,以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最后,由于这首诗歌的逻辑顺序为“回溯祖国的贫困与落后—叙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描绘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可以制作相关的背景音乐来体现诗歌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中感受到诗人的情绪,从而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历史学科完善红色经典作品背景与知识结构

初中生正处于性格逐渐成形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阅读红色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全面还原红色经典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生活等场景,完善与作品相关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这一方面,历史学科中的大量知识与素材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将历史学科知识引入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红色经典作品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全面认知与理解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执教九年级下册《屈原(节选)》时,由于这篇文章由郭沫若创作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如果学生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够透彻的话,那么就无法真正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应该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述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领会课文内容。一方面,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学生在了解了相关历史背景后,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屈原的形象,理解屈原执着于争取自由、反抗侵略等高风亮节的民族气概。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一些他们敬仰的抗日战争人物的事迹,增强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途径。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的阅读与学习中去,学生势必会以更主动的态度去学习与认识这段历史,进而提升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效果。

再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与历史学科类似的时间线方法来梳理红色经典作品脉络,同时按照时间线将历史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所阅读的作品背后的事件顺序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对于学生完整理解一段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数学学科图表统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材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但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讲解和背诵,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思维能力等。同时,从学生阅读环节所展现出的学习状态来看,学生有阅读碎片化、浅显化的问题,很难主动整合和转换知识,不能够将其联系成一个知识体系。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主题线索,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综合能力水平。在这方面,可以将数学学科的图表统计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帮助学生实现红色经典作品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可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了解红色经典作品之间的关联,提升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例如在红色经典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文体类型、时间三个维度对相关红色经典作品进行梳理,并进行图表统计。如按照作者进行作品的思维发散,可得出与毛泽东相关的作品线,即《纪念白求恩》《沁園春·雪》《七律·长征》;而按照散文进行思维发散,对红色经典作品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白杨礼赞》《囚绿记》《土地的誓言》的作品线;如果按照背景时间进行思维发散,即可相应地得到“五四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等线索,并依次扩展出相应的作品线。这种图表统计具有明显的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关于红色经典作品的思维逻辑线索,这对于其单篇阅读、比较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理解和学习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跨学科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深入分析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红色经典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其人文情怀与家国担当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阅读策略
跨界少年养成记
论课程综合化实践的生态化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