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的成本管理

2024-04-22 19:48金尧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4年2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成本管理污水处理

金尧

摘 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传统成本管理方法面临挑战,有必要总结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举措,提升污水处理质效。基于此,介绍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内涵,分析市政污水处理的成本构成与管理重点。在探讨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目标制定与分解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立足市政工程污水处理实际需求,分别从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优化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管理成效的方法对策,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方法,优化整合经济要素资源,全面优化提升成本管理实效。

关键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管理;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6903(2024)02-0076-03

1 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内涵

1.1 意义

成本管理旨在采用特定手段对特定经济行为活动进行调整与把控,使活动成本要素消耗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最终达成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依托于优化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法,可通过对多类型支出进行规划、预算、管控和监督,及时纠正成本消耗偏差,防止成本要素分散化,确保达成预期目标。市政工程污水处理单位不断探索成本管理的新方法与新举措,破除了陈旧成本管理模式的束缚,有助于充分确保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1]。

1.2 方法

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实践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这些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适用条件、管理效果与目标导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结合市政工程污水处理需求,灵活选择。

目标成本法通过设定阶段性的成本管理目标,设定匹配的经济行为举措,控制并压缩成本差异,以目标利润保障目标成本,可在经济活动中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动态化调整,具有较强适用性。

1.3 程序

现代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程序可细化分解为多个子环节,每个环节具有不同目标要求,可通过衔接各子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构造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链条。

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①根据市政工程污水处理项目特点,按照经济目标要求,准确确定成本控制标准。②在成本控制标准导向下,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经济行为中。③分析经济行为中的成本差异,根据差异状态,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实现对成本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2 市政污水处理的成本构成与管理重点

2.1 成本构成

在当前成本管理体系内,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类型主要包括投资建设成本和正常运转成本等两大类。其中,投资建设成本是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施工等过程形成的成本支出,旨在使市政工程污水处理达到一定规模,并具备一定功能,比如管网建设成本等。正常运行成本则出现在市政污水处理运行阶段,为保证污水处理稳定运行所产生的成本,比如药剂成本和人员成本等。二者彼此关联、互相影响,需要在成本管理中予以协同优化控制[2]。

2.2 管理重点

2.2.1 药剂成本

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的过程,就是利用各类化学药剂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该过程需发挥化学药剂消毒杀菌作用,从而产生药剂成本。实践表明,药剂成本在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中占比较大,需要根据污水处理要求,针对性地调控药剂成本,设定药剂成本标准,避免药剂成本起伏波动较大而导致成本管理陷入被动。纵观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实际,普遍存在对药剂成本管控不当这一共性问题,无形之中放大了成本风险,需要给予重视。

2.2.2 动力成本

市政工程污水处理需要使用粗细格栅、提升泵、消毒机等各类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会产生连续性的动力成本,主要为电力等能源消耗费用及污泥外运费用等。以污水处理电费为例,通常应根据本地区电费定价标准,按照污水处理过程所消耗的用电量进行计算。在市政污水处理成本中,应针对动力成本特点,形成清晰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将动力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2.3 维修维护成本

以市政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其经营行为的正常实施离不开现代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因此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维修维护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设备运行状态及能耗高低。在维修维护成本类型中,主要包括了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费用,比如设备大修费、管道检测费、仪表校验费等。从成本管理角度,设备维修维护成本应在保证其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上降低污水处理设备投资和维修频次等。

2.2.4 人工成本

工作人员在市政工程污水处理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是执行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优化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方法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实效,由此所产生的人工成本在整个过程中占据着较高比例。人工成本涵盖了人员工资、福利、补助、津贴等费用,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管理方法,有助于激发人员潜能活力,增强污水处理企业凝聚力[3]。

3 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目标制定与分解

3.1 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

3.1.1 目标成本的制定

目标成本的制定应根据市政污水处理企业利润需求空间等,先行确定产品价格,然后搜集企业历史成本信息,包括市场销售数据等,按照目标成本法原则,对成本差异性进行分析比对,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案。

与其他市场主体不同,市政污水处理企业主营业务和经营规模相对固定,因此在目标成本制定中,应综合考量销售价格、销售税金及目标利润等核心数据,将其偏差幅度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范围内,争取实现最大收益。

3.1.2 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

在目标成本执行过程中,需及时收集折旧成本、人员成本、动力成本、维修成本、药剂成本等成本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参数,比对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移量。若偏移量出现明显异常,则应查找相应因素,压缩二者偏差,保持实际成本支出与目标成本支出的一致性,有侧重地降低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

3.1.3 目标成本的控制

作为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目标成本控制的价值导向相对清晰,需要根据目标成本分解情况,统筹整合各类成本要素,将高价值资源要素向核心业务内容倾斜,防止经济成本要素无序消耗。对污水处理企业实际成本支出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设定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目标成本值,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因素或内部管理因素等,优化成本目标管理方式。

3.2 目标成本分解的标准及方法

3.2.1 目标成本的分解标准

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目标成本的分解,即將目标成本科学合理地分配到每一项成本要素之中,构造形成基于全流程的成本控制单元,并结合企业现状,优化目标成本的达成效果。在实践中,一方面可采用基于产品结构的分解方法,将整个污水处理流程分解为多个目标成本单元,通过控制各个目标成本单元,实现对总体成本目标的控制。另一方面,可采用基于产品经济内容的分解方法,根据污水处理的不同要素进行分解,合理分配成本数据[4]。

3.2.2 目标成本的分解方法

常用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包括类比法和综合法、经验法。

类比法即参考污水处理行业的相对数据信息,搜集整合类似项目的成本分析数据和成本分配比例,形成目标约束条件。

经验法即根据市政污水处理企业在以往经营管理中所形成的经验数值,对成本进行定向分解,使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均承担成本管理职责。

综合法则兼具类比法和经验法的双重优势,可将市政污水处理企业历史成本信息作为基础,运用纵向分解方法,优化目标成本分配状态。

4 优化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管理成效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

根据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目标要求,选择具有差异化的成本管理指标,建立系统完善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明确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成本约束要求,使经济成本要素消耗量始终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对以往成本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对不符合市政污水处理行业条件、不符合成本费用控制要求的内容进行修订,区分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的不同,对污水处理成本费用指标进行量价分解。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污水处理实践,结合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等,予以动态化调整,保持成本管理指标的多样性。

4.2 细化污水处理中的变动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在污水处理整个流程中的占比较大,包括处理单位污水所要消耗的各类成本,受客观要素影响显著,若在成本管理中不予重视,则势必会造成成本管理失控。污水处理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完成,且需在出水水质等方面达到一定要求,为此应根据污水处理质量要求、设备使用程度、外界自然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等,准确界定影响变动成本消耗量的因素。

污水处理深度越高,所消耗的变动成本越多,因此应注重权衡成本和市场之间的对等关系。做好出水水质采样抽样统计,关注出水质量波动性,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为成本管理措施调整提供有效支撑。变动成本消耗比较总表如表1所示。

4.3 做好对固定成本的具体管理控制

与变动成本不同,固定成本与污水处理量等指标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便污水处理量处于谷值状态,其依然保持相对恒定。对此,应制定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规划,及时观察各类设备的工况状态,避免其高负荷运转,消除各类潜在隐患,以降低因负荷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固定成本过量消耗。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固定成本的管理控制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工具载体,使以往技术条件下难以做到的固定制造成本预算等更具实现可能。配置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固定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平台,将固定制造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和预提费用等嵌入其中,可提高成本管理精准性。

4.4 实施风险预警防范成本管理风险

现代市政污水处理环境具有多变性特点,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日趋多样化,对分散性较强的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控,消除成本管理隐患,应成为市政污水处理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问题。

对此,应强化成本风险意识,对成本管理行为实施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做好单位资源要素的消耗评价,拓展延伸成本管理风险预警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应将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风险进行细化分解,全程跟踪成本管理状态,总结分析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的经验做法,对成本管理体系行为方向偏差予以监督纠正,合理压缩风险处置周期,降低成本风险扩展范围[5]。

4.5 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

现代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是开展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压缩可变成本的基础所在。对此,市政污水处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做好经济性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行状态,降低其工作运转所消耗的电力能源数量。减少相应设备同时开启的数量,关闭非必要设备,优化调整设备运行时间,有助于减少成本浪费。在材料成本管理中,则应根据污水处理中的脱水设备种类和污泥性质等,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结合出水水质变化,动态化增减药剂用量,同时压缩材料采购成本。

5 结束语

受管理模式、技术工艺与要素分配等要素影响,当前市政污水处理成本管理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束缚着污水处理整体质效的协同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摒弃传统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基于全流程与全要素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精准把握污水处理成本管理各个环节与步骤的核心要求,拓展丰富成本管理方法路径,提高单位经济要素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丘宁,李靖,杨悦.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提标改造运维成本分析[J].价值工程,2023,42(6):13-15.

[2] 冯雪.基于熵权法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3,21(1):132-136.

[3] 朱齐勇.浅谈污水处理厂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以某污水处理厂EPC工程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0):19-21.

[4] 刘康,李涛,马中.中国污水处理费政策分析与改革研究: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视角[J].价格月刊,2021(12):1-9.

[5] 龙凤,毕粉粉,董战峰,等.城镇污水处理全成本核算和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中国33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样本估算[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10):1333-1339.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成本管理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