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D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2024-04-23 07:59赵炜莉
时代汽车 2024年7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

赵炜莉

摘 要:TOD理念是指以公共交通导向为基础进行城市交通系统开发与规划理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重点理念。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状态,达到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目标。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积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优化工作需要通过强化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引入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进行应用、促进土地混合应用、优化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达到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功能的目标。

关键词:TOD理念 城市交通规划 土地利用

1 引言

TOD理念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中,是以各站点为中心进行交通规划的一种新型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提高交通规划的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匹配度,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规划设计人员首先了解TOD理念的内涵。随后,进一步分析TOD理念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中的优势。

2 TOD理念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中基本原理与优势

2.1 基本原理

TOD理念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向导,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和线路进行整体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优化,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效协同。这一理念重点强调公共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主要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为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提供支持。这也是此理念在现代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具体应用中,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与建设与TOD理念的核心高度匹配,强调通过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扩大公共交通工具的覆盖范围达到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目标[1]。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另外,还能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2.2 应用优势

2.2.1 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优化公共交通设施的线路和交通网络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对于居民来说,这种高效便捷的服务状态更有利于吸引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拥堵现象。同时,基于上文所述的紧凑型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模式,居民出行时的直线距离也能够得到缩短。一些不必要的出行需求可基于便捷的城市交通规划以步行的方式代替,这对于整个城市交通规划来说是提升效率保证质量的重要条件[2]。

2.2.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强调,在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和线路后,居民步行和低碳出行的成本有所降低。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会显著提升。居民出行时的便捷性,各交通站点规划的科学性都能够有所提升。这对优化居民的出行体验、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当土地资源在应用时注重功能的复合性,也有利于居民出行时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区为单位的居民区域凝聚力。除此之外,优化交通设施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还包括从房屋建筑规划布局的角度采取措施,保证居民住宅与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相互协调。这也有利于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得到保障,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与土地利用优化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协调性。

2.2.3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不仅包括公共设施建设,还包括房屋住宅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基于TOD里面利用土地资源时,可借鉴这一理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优势保证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时,能够从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入手,保证不同功能的房建工程在质量和布局设计点位上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划,为从宏观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支持[3]。从城市的发展建设方面来讲,这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使得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在功能性和全面性上相对更强。

3 基于TOD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原则

3.1 公共交通优先原则

此项原则强调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規划中应当被优先考虑,只有首先保证公共交通的设施建设得到充分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才能够使得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取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公共交通优先原则的实践环节应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扩大地下交通工具的覆盖范围。二是对交通路线和班次进行优化。三是优化公共交通的路线与班次提升,公共交通站点设施设置科学性。这方面措施可吸引更多的居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4]。

3.2 高效出行原则

在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中应当坚持高效出行原则,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对公交地铁等典型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模式、运行效率实现提升与优化。一方面保证线路规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控制单次的时间节点,达到提升运行效率的目标。同时,保证为不同出行需求的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交通出行服务,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站点和连廊,以便缩短居民步行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时间。二是应当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来达到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的目标。三是推广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几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绿色出行通道和环境。

4 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的策略分析

4.1 强化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

TOD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工作需要首先明确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可通过设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区域,在围绕着公共交通站点和地铁站点进行住宅商业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区域的规划。除此之外,强化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时,还应当注重打造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强化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力度,为构建多层次的交通网络提供支持。具体来说,构建公共交通网络时,可引入地铁轻轨公交以及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的模式构建整体的交通网络。一方面满足不同居民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出公共交通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例如,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为了缓堵,提升出行效率,可通过加强地下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的力度,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而进入城市的外围区域空间时,则可选择公交路线或轻轨作为交通工具,实现核心区与周边区的连接。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优化公共交通站点的设计效果。公共交通站点的设计对于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升使用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TOD理念下,优化公共交通站点设计时,应当从美观和实用两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强化公共交通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在TOD理念下,公共交通设施应当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全面衔接,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现阶段基于TOD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实践中,中国香港就基于这一理念,实现了强化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力度的目标。香港地铁网络发达,地铁站点周边密布住宅、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典型的TOD发展模式。同时,香港地铁站点设计人性化,换乘便捷,站点周边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居民使用地铁出行。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2 引入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进行应用

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是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过程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的一种模式。在引入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应当在城市规划阶段明确紧凑型发展的基本目标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利用密度,注重在土地资源利用时从住宅商业区建设,学校建设等多角度出发体现出城市规划功能的多元性。二是应当在交通规划环节,注重形成网络式的规划模式,提高各类交通工具交通网络在运行时的交互程度。同时,引入智能化的交通系统控制技术手段。一方面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控制及时精准的定位交通拥堵的时段和点位。进一步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线路和时间调配,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问题。三是从房屋建筑的点位规划,结构规划以及施工建设所应用的施工技术方法等方面入手实现优化,从整个项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项目施工建设招投标工作,施工队组建工作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入手,基于紧凑型的城市环境开发模式,保證具体的房地产工程项目能够在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的背景下科学规划户型,配合紧凑型的城市开发模式。

4.3 促进土地混合应用

土地的混合应用在TOD理念下强调基于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的基本目标,开发土地的多元功能进行混合应用。具体来说,土地的混合应用首先是指在同一块土地或相邻的地块上,结合土地的应用功能需求,打造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空间。在TOD理念的支持下,土地的混合应用可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减低私家车出行时的使用激励。同时,混合应用的模式也能够降低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几率,为不同的居民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支持。例如,在住宅区可通过设计不同的户型,不同价格层次的住房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在商业区则可通过合理设置餐饮区购物区和娱乐区的业态分布状态,为居民出行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为了更加精准的控制相关区域设计的效果,可通过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的方式保证商业区的各个区域在出行距离、出行用时方面,达到最为便捷、最为合理的状态。这种更加便捷的生活状态,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公司企业将办公区域设置在城市综合功能区,为城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契机和动力。例如,对于某城市中心区域的TOD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项目而言,为了兼顾日常生活需求、出行捷性需便求和商业经济价值的基本要求,应当聚集多种不同的业态,为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4.4 优化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

TOD理念下优化步行与自行车的交通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低碳出行的几率,也有利于使得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优化的成效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具体来说,优化不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时,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明确定位城市规划中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应当优先推广的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的阶段就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为后续的步行区域和自行车道建设做好准备,确保这两种出行方式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节点合理配套设置,与重点的目的地紧密衔接。除此之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也应当考虑到行人和骑车者的需求。例如,在步行区域和自行车骑行区域要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保证照明充足,有清晰的出行标识。另外,路面平整度也应当达到一定的水平。二是合理组织规划交通管理工作。应当在城市中心区域或交通繁忙的路段设置步行和自行车优先的交通信号,减少机动车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干扰。另外,还可建立自行车租赁和停放系统,方便居民使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这对于出行者来说,也是保障其出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三是应当保证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的优化与土地利用的优化紧密结合。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规划建设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友好型步行与自行车出行区域设施。将上述设施连接居民的住宅或城市内部公园、学校等区域,达到提高出行便捷性的目标。另外,在商业区也可规划设计自行车停放的区域,鼓励居民在短途出行购物时,可骑行出行,体现出低碳出行的优势。

5 结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在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工作的落实可结合这一理念强调以站点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模式,从人员出行需求城市土地面积、城市土地功能开发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最终实现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效果、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交通规划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卓健,徐弈.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用地规划协同指标体系构建[J].规划师,2023,39(10),14-21.

[2]姚乐野,张钰鑫.数字孪生技术在超大型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成都市为例[J].知识管理论坛,2023,8(04),329-339.

[3]张方明.基于智慧理念的五象新区核心区交通规划研究[J].中外建筑,2023,(04),59-64.

[4]邱宇凡.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164-166.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
略谈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重庆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践探讨
龙泉市MCDA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