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融入壮族舞元素的路径探索

2024-04-24 06:27卞蓓蓓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广西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舞蹈

卞蓓蓓

摘 要:壮族舞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校应承担起传承壮族舞蹈文化的职责,通过挖掘壮族舞文化进行课程教材建設、加大壮族舞文化宣传力度、组织民族体育舞蹈竞赛活动、加强体育舞蹈专业师资建设等实践路径,促进壮族舞元素融入体育舞蹈教学。

关键词:广西高校;体育舞蹈;壮族舞蹈;少数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3-016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舞是较具民族特色且能够反映壮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广西高校可以体育课堂为依托,在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舞,包括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教学中融入壮族舞元素,进行体育舞蹈的创新改编,形成较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舞蹈。本文结合现有资料分析壮族舞的起源、特征,阐明体育舞蹈教学与壮族舞融合的现实意义、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广西高校体育教学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一、壮族舞的起源及特征

艺术的发展是与其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对社会政治、宗教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反映。[1]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壮族舞的发展亦与历史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历史资料可知,壮族舞源于远古时代的渔猎生活,起初是人们模仿狩猎动作的一种表现,后在发展过程中与巫师酬神产生了关联。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难以理解,便产生了鬼神之说。为了祈求神明庇佑,壮族先民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开展祭祀活动,而那些模仿狩猎的劳动动作就被融入了祭祀过程中,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舞蹈种类。例如,“师公舞”就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源于原始巫舞,由“师公”佩戴面具边舞边唱,舞蹈动作多为双腿屈膝、上身晃动、扭胯蹲摆等,呈现出古朴、自然的风格特征。又如,壮族先民对青蛙的情感非常特殊,从喜爱上升为崇拜,最终将青蛙的形象作为民族图腾。蚂拐舞就是基于蛙崇拜而产生的一种壮族舞蹈形式,其典型动作是蛙形舞姿,双腿分开半蹲成弓步,双臂张开弯肘上举,整体动作苍劲有力,给人雄壮神秘的感受。在广西崇左花山壁画中的人物动作是双腿半蹲式直线张开,双臂平展曲折向上,“造型特殊具有视觉直观性,有一种威武雄壮、阳刚神秘之感,整体看有蛙型感,这与壮族先民对蛙的崇拜密切相关”[2]。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近代壮族舞蹈又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蕴涵了越来越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当前壮族舞蹈类别多达几十种,比较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铜鼓舞、蜂鼓舞、捞虾舞等,这些舞蹈有着鲜明的主题,具有幽默、活泼、多变等特色,表演者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哀怨缠绵,让人直观地体会到壮族人民爱憎分明、乐观爽朗的个性特征。

二、广西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舞元素的现实意义

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院系或体育专业中相对“年轻”的课程之一,其集运动与艺术的特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娱乐与健身功能,颇受大学生喜爱。广西高校位于民族地区,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时适当融合较具民族特色的壮族舞蹈,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及促进民族体育发展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少数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制度和传承机制,少数民族的民俗、舞蹈等文化才会获得广泛的传播,不易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逐渐消亡。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舞蹈文化等相关元素,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思、练”壮族舞蹈,使其充分了解壮族特有的舞蹈文化,有利于壮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当前,壮族舞蹈已成为壮族民俗节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壮族传统节日,壮族人民会自发聚集起来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因此,广西高校在壮族传统节日中开展庆祝活动,让各民族的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同时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将体育舞蹈与少数民族舞蹈相结合,进而促进各族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友爱,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有利于促进民族体育舞蹈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能够促进体育舞蹈的创新发展,丰富体育艺术学科元素和完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少数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生活的生动写照和文化表现形式,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世界各地举办的众多大型舞蹈赛事中不乏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子,而教授民族体育舞蹈,既能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又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还能够为民族体育发展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对传承、保护和发展当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广西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舞元素的实践路径

广西高校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舞元素具有地域优势,可以通过挖掘壮族舞文化、营造学习壮族舞的良好氛围、组织民族体育舞蹈竞赛活动、强化体育舞蹈专业师资建设等路径,提高体育舞蹈与壮族舞融合教育效果。

(一)挖掘壮族舞文化,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在高校中,课程既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又是传承各种优秀文化的载体。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属于选修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就课程性质而言,体育舞蹈是一门将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结合起来的艺术课程,以身体动作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其对学生的形体塑造与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益处。壮族舞是少数民族舞蹈之一,推进壮族舞蹈文化创新发展符合有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要求。壮族舞蹈与体育舞蹈都具备艺术表演特性,将二者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基于此,高校可以在体育舞蹈课程建设中融入壮族舞元素,增加壮族舞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夯实课程实施的基础。

教材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国家级教学名师孙肖子教授说,“对于课程建设来讲,我认为教材是第一要素,是最重要的”。当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是通用教材,缺乏廣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壮族舞蹈元素,未能体现课程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因此,广西高校应将壮族舞元素融入体育舞蹈教学。首先,要从教材着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进行教材建设,将壮族舞融入体育舞蹈教学,从而创新教材内容,使教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其次,尝试将体育舞蹈技能与壮族舞蹈技能紧密结合,以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为基本准则修订教材。如广西一些高校的体育舞蹈专任教师经过与专家团队研讨,并深入民间挖掘本地的壮族舞文化,对壮族的扁担舞、蚂拐舞、板鞋舞等舞蹈中的经典动作进行创新改编,将改编后的舞蹈动作融入拉丁舞、华尔兹舞、狐步舞、伦巴舞等体育舞蹈中,形成了一系列民族体育舞蹈规定套路。结合民族文化理论与民族舞蹈技能进行体育舞蹈的创新编排,并将其整理成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教材,从而为学生学习民族体育舞蹈提供可靠的教材。

(二)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壮族舞的良好氛围

开展体育舞蹈与壮族舞蹈的融合教学时,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他们并未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舞蹈在体育舞蹈课堂中的价值。对此,广西高校应做好壮族舞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在推广壮族舞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采用单一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趣味元素,以此作为切入点不断扩展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认识面。

例如,在开展体育舞蹈大赛的宣传阶段,教师可以在院校内的宣传栏张贴壮族舞种介绍、壮族舞比赛规则,将壮族舞中清晰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相片和绘画作为海报宣传的主要元素,或者利用受众面更广的广播方式来介绍、宣传壮族舞的起源、分类以及比赛规则。全校范围的壮族舞文化宣传能够营造学习壮族舞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壮族舞的动力。在进行壮族舞文化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传递者转化,如举办壮族舞宣传海报设计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相关活动材料,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了解壮族舞文化与相关理论知识。而教师对海报中的壮族舞内容进行合理评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壮族舞文化内涵的理解,并为后续开展民族体育舞蹈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组织民族体育舞蹈竞赛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近年来,国家持续关注和重视民族舞蹈与体育舞蹈的融合,国家和地方陆续组织开展各种级别的民族体育舞蹈比赛,比如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就设置有民族体育舞蹈组别,要求参赛者将拉丁舞等体育舞蹈与民族舞融合,且要求各个高校宣传和推广这一比赛项目。竞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竞赛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课余生活,也为学生的交流、分享提供平台。因此,广西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民族体育舞蹈竞赛活动这一形式,加强壮族舞的宣传,激发学生学习壮族舞的兴趣。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中,增设民族体育舞蹈表演或比赛项目,通过创设赛制或设置奖励等方式,吸引更多学生报名参赛。又如,在学校举办的体育舞蹈大赛或大学生才艺比赛等活动中,鼓励学生编排民族体育舞蹈,并由学校提供排练场地、音响、服装、道具等相应的资源,支持学生踊跃参加比赛、展示才艺。在比赛活动中设置民族体育舞蹈组别,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参赛导向,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或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比赛方式、比赛规则、评比方式,评比时适当向民族体育舞蹈参赛者倾斜,激励学生积极了解壮族舞蹈文化、积极参与民族体育舞蹈比赛。

(四)加强体育舞蹈专业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课教师扮演着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其舞蹈基础、文化素养以及技能水平对壮族舞融入体育舞蹈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不断提升体育舞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任课教师队伍,通过高素质师资带动教学质量提升。体育舞蹈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起初是作为人们的日常娱乐项目,后因其具备娱乐与健身的双重功能,被许多高校纳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但是,由于体育舞蹈课程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师资建设仍较薄弱,教学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骨干数量不足。梁莉、叶素英在对广西20所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体育舞蹈公选课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技术等级达到国家级别的有3.10%,达一级的为0,达二级、三级的均为6.30%,无级别的达84.30%。[3]这一调研结果显示,广西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数量有待增加、专业性有待增强,要加强体育舞蹈专业师资建设。

首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由于体育舞蹈既涉及体育又关乎艺术,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融入多元化元素,如人文视野、民族历史、传统民间舞蹈等,这要求教师涉猎广泛、学识渊博。学校应从整体入手,组织体育、舞蹈任课教师开展专题教学培训,尤其要针对壮族舞开设“壮族舞的发展历史”“壮族舞蹈与国标舞融合”“壮族舞经典动作”等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壮族舞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了解,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水平制订进修方案,广泛涉猎壮族舞相关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舞元素打好基础。

其次,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舞蹈教学具有很强的技能要求,尤其当体育舞蹈加入少数民族舞蹈元素时,技能的专业性要求更强,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舞蹈动作及表演技巧。如拉丁舞中的牛仔舞是一种旋律欢快、节奏快的舞种,舞步中包括踏步、并合步,同时结合跳跃、旋转等动作组合而成,以腰部和胯部钟摆式摆动为典型动作。为了进一步丰富牛仔舞的动作,可以融入壮族舞常见的踏步、跳跃与旋转动作,使牛仔舞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由此,高校可以引入专业的体育舞蹈师资,进行教师技能培训;教师则自觉加强舞蹈训练,夯实专业本领。

最后,运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舞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生动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如在学习体育舞蹈各舞种基础舞步与壮族舞蹈基础舞步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述舞蹈的起源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娱乐性以及互动性;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体育舞蹈大赛视频、教学视频、精品微课等,增加教学方式的生动性、吸引力。

总体而言,伴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融入少数民族元素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将壮族舞元素融入体育舞蹈教学中,在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韦蓓蓓.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分析[J].黄河之声,2018(15):129.

[2]杨露.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的艺术特征刍议[J].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33-134.

[3]梁莉,叶素英.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2(6):155-157.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体育舞蹈训练对6—7岁肥胖儿童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2021KY0960)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广西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舞蹈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柔韧性对青年拉丁舞启蒙时期技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
广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