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科学育苗方法及荒山造林技术应用的探讨分析

2024-04-24 12:53韩玉兰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关键词:油松造林幼苗

韩玉兰

同仁市隶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东南方向,该市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就是油松,其具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树木又高又大,耐土壤贫瘠能力极强,又被称作东北黑松或短叶松。油松属于阳性树种,其平均高度为25m,抗严寒和大风,可在-25℃的气温下存活和茁壮成长。研究油松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对于同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松良种培育

1、油松良种采种

在选择油松母树时,应选择茁壮、健康且树木生长时长在30~50年的中龄林油松。采種最佳时间节点为油松果实(松果)从绿色转变成黄绿色时,即9月中下旬。采收松果完毕后,将其均匀摊放在晾晒场内,确保通风和光照条件均处于良好的状态,3~5d后松果表层鳞片会自动脱裂露出松种,此时可反复翻动松果,使种子自动掉落。筛除掉种子中的杂质和瘪种,留下颗粒饱满、丰硕的松种,将其晾干后存储在通风凉爽干燥的地方。

2、育苗地选择

油松喜光且根系发达,在土块深厚、排水条件好且天气干冷的地区生长尤为旺盛。培育松苗时,最好选择壤土、沙壤土、偏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鉴于粘性土壤极易结块,使出苗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应将粘性土壤排除在外。若在某一地块出现油松猝倒病,严禁再次种植。同时,培育油松苗应选择排水浇灌条件好、交通便捷、运输方便且地势平整的地块。

3、育苗地整理

选地完成后,及时开展整地作业。首先,深翻土块后旋平。在深耕的过程中,每亩地使用50kg磷酸钙肥,旋平过程中再以相同数量的硫酸亚铁来消毒土块。如此不仅能够预防立枯病与猝倒病,还能够有效避免地底虫害产生,保护油松幼苗正常健康地成长。整地且消毒地面完毕后,即可准备苗床。就床长、宽和步道宽为10m、2m和0.4m的半高床来讲,先喷水浸湿土层,步道间距设置为1.6m,各苗床中部位置预留深和宽为0.1m和0.2m的排水沟,便于降水过大时排出多余的水。利用喷灌设备来对苗床进行灌溉,能够获得很好的灌溉效果。

4、播种前催芽

油松播种最佳时间是5月5~15日,应催芽后再开展油松播种作业。冰藏种可获得最好的催芽效果,其优势在于出芽率高、幼苗茁壮且病虫害少。在冷藏低温储存油松种后,能够使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芽率和幼苗免疫能力。冰藏种子催芽通常在每年2月中旬进行,先将催芽地窖设置好,底部铺设厚度为10cm的细沙来吸收水分,再继续铺设60cm厚的冰,冰上播撒厚度为5cm的油松种,种上再铺上厚度为15cm的冰,在这层冰上继续播撒相同厚度的油松种,种上再铺厚15cm的冰,油松种共播撒了4~5层,最上方铺设厚度为40cm的冰,即可冰藏。直至5月初,提前10d将冰藏种子移至室外通风凉爽位置,待全部碎冰消融后,再以清水清洗油松种1~2道。清洗完后,将种子泡到高锰酸钾溶液内30~45min(溶液最佳浓度是0.50%),即可消毒,将种子从溶液中捞出,利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放至温度高于25℃的通风位置,若7d后种子超过1/2出现开裂,即可播种。

5、播种

播种以撒播的方式进行,其优点在于出苗速度快、幼苗茁壮齐整且提高土地利用率。播种需均匀,也可混入一定数量的细沙,抛撒播种。盖土也须均匀,将筛出来的细沙土盖在种子上,厚0.50cm,并用重量约10kg的铁来将土层压实,避免出芽后出现悬根吊苗问题,导致幼苗死亡。播种最佳数量为45g/m2。播完后,须在上方遮盖黑色遮阳网,保护嫩芽不受鸟类伤害。此外,遮阳网具有极好的遮光效果,能够减小地温、气温和热辐射对幼苗的影响,避免幼苗烧伤,保证苗木茁壮成长。

6、苗期管理

播种后应使土壤保持在湿润状态,但极易产生猝倒病和立枯病,须提前预防和治理,避免幼苗大规模死亡。幼苗生长至7~8d即可使用浓度为2.0%的硫酸亚铁溶液,喷药5min后喷洒清水,保护幼苗。幼苗和杂草的生长时间大致相同,所以在出芽1个月时间还需开展除草作业。除草松土旨在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和土壤湿度,是幼苗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淤土环境极其不利于幼苗生长,所以降雨较多的区域除草后严禁松土,否则会降低幼苗存活率,影响苗木生长。

避免苗木干旱,出芽后按照气候条件来适当用水,出芽3~4d可喷水1次。幼苗木质化后,需及时追肥。幼苗喜集中生长,间苗时间不可太早,否则不利于庇阴,抑制苗木生长,最佳间苗时间在7~8月。灌溉或降雨后即可人工拔去间苗,之后需及时松土或喷水。若苗床上的幼苗还未全部木质化时。在冬季封冻前,应提前开展防寒工作,具体方式如下:先在苗木上加设无纺布,在布上方覆盖5cm厚的土壤,次年晚霜后(4月下旬)即可去除覆盖土。

二、油松容器苗移植培育技术

1、选择与整理育苗地

幼苗在使用营养杯进行培育时,需选择地势平坦空旷的地块,便于后期移种和输送;选临近水源的地块,为幼苗创造优越的灌溉条件;选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且紧邻油松造林地的地块,有利于后续移种和输送幼苗。整地的过程中,可先利用打茬机等机械设施来清除地面的残枝和野草,再深耕土块,最后挖掘出长度为10~15m、宽约0.9m的育苗池,池面整平且便于灌溉,池梗宽30cm,高度则超出营养杯口面4~5cm。整地后可选择0.4%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消毒地表,避免病虫害产生。

2、选择营养土

选择营养土时,应严格按照“成本低、易操作和质量轻”的原则来进行选择,最好选择有利于油松茁壮成长的生土,加上立枯病感染性强,所以最好选用肥厚的松针土或坡土。若选用黄黏土,为确保土质黏性适宜,可在土中加入30%河沙和腐熟成功的有机肥料,最佳比例为20%。最后,筛除营养土中的杂质,每亩添加磷肥或多效复合肥50kg。

3、营养杯规格

营养杯最好选由塑料制作而成的,规格为8cm×12~10cm×15cm,在其底面预留2个孔,直径均为0.5cm,使营养杯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且渗水效果更好。

4、苗木装杯

在苗木装入营养杯前,应提前在育苗区域准备1个深0.5m、宽1m的水池,长度则根据每天装杯数量来设置。在水池中铺设1层塑料布,即可构成1个水不会下漏的蓄水池。将水与生根粉一同放入水池中,就能够形成浓度150mg/kg的溶液。油松苗培育时,应选用龄期为2年且苗木茁壮的实生苗,初春应在苗木未萌芽前进行选苗工作,选出顶芽饱满、外形完整且病虫害少的油松苗。选苗完后,将根系泡到生根剂溶液内3~5h后即可拿出,之后立刻将其埋到准备好的营养土内,可更好地保持水分。苗木装杯时,先将适量营养土装到营养杯内,再将苗木垂直放到杯子中间位置,并保持根系舒展,最后将营养土装满整杯并压实土壤。营养杯装杯完成后,将杯体垂直放置到育苗池内,杯和杯之间保持齐整紧密。放完所有杯子后,将营养土补填的杯隙内,保证营养杯保持垂直状态,避免出现偏移问题。在培育期间,应及时灌溉足够的水,并管理和维护好育苗池。

5、育苗池管理

油松育苗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管理育苗池,包括追肥、除草、灌溉和防治病虫害。首先是追肥和除草,追肥通常在苗木生长早期进行,使用2~3道0.2%的磷酸二氢钾来追肥,每隔3d追肥1道;苗木生长后期须使用尿肥1次,可选浓0.5%的尿肥溶液来追肥。油松苗放到育苗池约15d就会长出杂草,必须立刻除草并维护育苗池;其次是浇水,在育苗池中摆放营养杯和补填杯隙完成后,应灌溉足够的水,直至浇透营养土,后期根据土壤湿度来选择灌溉时间;最后应及时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鉴于油松苗是立枯病高发的树种,可每7d均匀全面地喷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1次,共3次。在感染蚜虫后,可使用啶虫脒来治理。若油松嫩叶和新枝出现1层白粉,并慢慢转换成黄褐色,甚至导致苗木枯萎,应检测是否感染白粉病,若确认感染白粉病后,可选择福美胂和多菌灵等药物来处理白粉病。在深秋冻霜20~30d前,应在油松苗上每7、10d使用专门的抗冻剂100倍稀释液1次,合计2~3次,使油松苗免受第二年的冻害。

6、营养杯苗木出圃

苗木高度和直径超过20cm和0.6cm时,即可在春季出芽前起苗出圃,起苗时应避免光线过强,通常会選择在阴天或早晚来起苗,避免强光烧伤苗木。起苗3d前喷洒足够的水分,待土壤稍微变硬变干且营养杯成托时就能够起苗。起苗应严格遵循相关流程来开展,由育苗池的一侧起始,按照放置营养杯的顺序依次起苗。

7、运输管理

营养杯油松苗起苗后,应立刻输送到造林地,如此便可提高苗木存活率。在运输的过程中,应在苗木上加设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此外,应用塑料袋将苗木包裹完整,并集中存放在麻袋内,若短途运输则无需停车洒水和长时间休息,长途运输则需中途喷洒适量的水,使根系水分充足,选择树荫所在位置来停车休息,避免风吹日晒。

三、油松荒山造林技术

1、苗木选择

考虑到同仁地区荒山造林的种植土壤和天气状况,因此最好选用龄期为2~3年的营养杯壮苗来进行油松造林,幼苗顶芽丰满、病虫害少、根系发达且没有机械损伤。而且苗木高须大于20cm,直径在0.6cm以上。但鉴于营养杯幼苗抗逆性较差、适应能力不足且苗木偏瘦弱,存活率偏低。

2、科学整地

在荒山造林前,需提前一年开展整地作业,因地制宜来选择整地的深度。在整地前,将荒山上的野草全部清理干净,山坡上部设置向内倾斜的穴坑或鱼鳞坑,穴坑深和直径分别在30~40cm和20~40cm之间;鱼鳞坑深20~40cm,长短径分别在30~50cm和30~40cm之间;山坡中部及以下设置鱼鳞坑或水平阶,鱼鳞坑规格同上,水平阶长按照地势走向来整平就行,宽、深分别在80~150cm和30~50cm之间;山坡下部设置宽、深在200~500cm和30~50cm之间的窄幅梯田,根据地势走向来确定长度。

3、造林时间

荒山造林最难之处就是缺乏足够的水资源,因此在栽种营养杯油松必须将水资源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一般来讲,同仁半干旱地区通常会在春季解冻后再开展油松造林工作,即树液流动前但芽孢未萌发时,这时去年秋天留存并在冬天封冻的水分刚开始解冻蒸发,有利于栽种油松幼苗,提高存活率,使油松茁壮成长。

4、移植方法

在取苗和移植的过程中,先在比苗木根系还高的桶中装入适量的水,便于浸泡苗木根系,避免太阳照射导致根系干枯。桶装水作为取苗设备能够有效减小移植苗木后的缓苗时长,增加苗木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移植的过程中,应提前挖出深度约30cm的造林坑穴。先取出桶内的油松苗木,再将其垂直摆放在提前挖出的造林穴中,需按照“深栽少露”的方式来进行移种,盖土则需按照“先表土,后深土”的方式来进行,随后踩实坑穴,再覆盖1层厚度为2~3cm的虚土即可。最后在坑穴四周加盖1层薄膜,并加盖2~3cm的压实土。

5、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能够解决生长不足、品种单一且产生松毛虫害等问题,可在油松造林区域引入白蜡、连翘、刺槐和山桃等品种,实现混交造林。油松的种植密度为110株/667m2。以刺槐混交为例,刺槐和油松的种植数量和种植密度相同,油松种植密度为110株/667m2,刺槐同油松相同,呈“品”字种植。

6、造林后管理

荒山造林后,为避免人为和牲畜对油松苗木造成不利影响,须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造林区域。造林后3年之内,应定期翻土和除草;造林后5年时,应及时修剪油松,加快油松的生长速度;造林后15~20年,按照其生长实况来确定采伐时间和数量,最好选择间隔式。

四、病虫害防治

1、干腐病

在防治干腐病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早期栽种油松时,必须管理好栽培流程,确保油松茁壮成长,增强其抵抗能力。二是在春秋两季极易产生干腐病,这是病害仅存在于树表,及时清除树干上的菌瘤、病斑和流胶,并横纵向多清除1cm和3cm的正常树皮,随后将溃腐灵和福美砷每7d在病变位置刷涂1次。三是当干腐病出现在油松松枝上时,应及时减去病变的枝干,在清理干净后的剪口涂上防菌药物。

2、松针锈病

在初期造林时应避免在油松林中混种黄檗,避免松针锈病频发。若产生这类病害。可每隔15d使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1000倍液1次来进行治理,便于治理病害。

3、落叶病

防治落叶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油松生长期间,管理好水肥用量,加快苗木生长速度,提高抗病能力。第二,油松老叶频繁掉落时,可选择人工的方式来摘掉全部的油松病叶并焚烧销毁,有效去除病原菌。第三,在子囊孢子传播的重要时期,可每隔10~15d使用施波尔多液(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比例为1∶1∶100)或9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次,总计2~3次。

4、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成虫的破坏力尤为巨大,对油松正常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油松死亡。可选择以下三种方式来防治油松毛虫:一可将2%的安得利粉剂每7d喷洒在幼虫生长的树干位置1次,共2~3次,即可毒杀幼虫。二是可在油松区打造针阔叶混交林防护网并做好相应的育龄措施,将虫害活动的油松树枝全部剪除烧毁,保护正常生长的树枝。三是可使用物理方式来诱杀油松毛虫,一般是高压电网和黑光灯。

5、松鞘蜈

松鞘瞑活动的区域主要是油松脆弱的针叶底部,并会繁衍出幼虫。松鞘瞑幼虫和成虫分别会对油松针叶叶表和木质部分产生严重的破坏,幼虫会在韧层位置打孔,成虫则会使得松鞘表流出汁液﹐随着时间流逝,松鞘表层会慢慢变成黄色,直至死亡。为了防治松鞘瞑,可利用其趋光的特性来将其诱杀,使用高压泵灯或黑光灯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杀虫效果。还可利用化学防治来杀虫,每7d使用50%的松瞑乳油1000倍溶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溶液1次来杀虫,共2~3次。此外,赤眼蜂是松鞘瞑的天敌,若条件允许可将赤眼蜂放到松鞘瞑活动的区域,最佳释放时间为松鞘瞑排卵时,可成功消除幼卵。

同仁市大多为半干旱地区,为了提高荒山油松造林的存活率,必须管理好育苗的环节,做好育苗池挖掘、营养杯选择和营养土配制等工作,且油松苗木一旦出圃就必须做好防护,保持苗木根系的水分充足,避免水分流失。造林完成后,还需加强林木管理工作,不仅要预防病虫害,更要开展好防火工作,确保成林。

猜你喜欢
油松造林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默默真爱暖幼苗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