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2024-04-24 17:35刘英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业技术生物防治

刘英

摘 要:在林业生态发展中,相关部門应积极贯彻绿色环保理念,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和手段维持各地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并将其作为植物保护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针对太子山林区落叶松的实际生长情况,林业工作人员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营林等多个角度着手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太子山保护区出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的情况,在保护太子山林区落叶松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上,为当地落叶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良好保障。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技术;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03

在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中应用林业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尤其体现在推动林业高效、健康发展等方面。相关部门应严格掌握林业技术应用要点,针对具体的森林病虫害治理问题采取适合的防治措施,在提高林业生产质量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生产效益,同时不断加强我国现代林业体系建设,有效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林业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 控制病虫害蔓延速度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普遍需要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虽然少量害虫的存在可以有效平衡森林生态系统,但若暴发或繁殖大量害虫会严重破坏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森林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病虫害防治,从整体上保障林业生态效益[1]。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控制病虫害蔓延的速度,林业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看待林业技术应用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科学应用林业技术防治病虫害,并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和生态性提供良好保障。

目前,我国人工林的种植范围正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尽管其可以有效丰富自然森林树木的种类,但在人工种植林木大批量引进过程中同样存在品种选择单一的问题,并且林业工作人员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检疫工作,以免病虫害大量侵入人工种植林木。同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用到多种化学制剂,使得森林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化学药剂的使用效果[2]。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工作人员应科学运用林业技术,选择适合的树种,保证树种种植的规范性,并加强对幼龄树的科学管理。此外,林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林业技术筛选出抵抗力强的树种,在林木除草、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做好规范性的管理工作,促进林木健康生长的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1.2 提高树木对病虫害的免疫力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林业技术选择适合的防治技术,并有效整合各类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前,通常需要全方位勘查森林保护区的地理环境,经过树种定植后,根据保护地理环境选择易于生存的生物物种,从而充分发挥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

同时,林业技术的应用不但能丰富森林资源的种类,还能对森林周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提高森林周边空气的含氧量,持续不断地增加林业生态效益。此外,采用杂交、引种等方法能大幅度提升林木的抵抗力,还可以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可以科学设置隔离带,进一步增强树木对病虫害的免疫能力,并为树木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1.3 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频率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通过种植混交林可以提高树木整体的免疫力。混交林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3]。相较于单一树种的林地,混交林能够创造更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吸引更多的天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混交林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提高其保水和保肥能力。这对树木的生长和养分吸收非常有利,可以使树木更健壮,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林业技术的应用

2.1 基本概况

以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该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东南起洮河下游地区,西南与甘南州临潭、夏河、合作、卓尼四县(市)及青海省循化县毗邻,东北和临夏州康乐、和政、临夏、积石山四县相接[4]。该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性显著的特点,共有维管植物838种,其中稀有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有桃儿七、红花绿绒蒿、星叶草等51种;脊椎动物208种,包括雪豹、林麝、苏门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鸟类130种,包括胡兀鹫、苍鹰、蓝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1种;有两栖爬行动物8种,其中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有鱼类10种;昆虫682种;有大型真菌61种。物种总数1 800多种,占甘肃省物种总数的50%以上。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发展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采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多种建设措施,尤其针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使得森林资源不断恢复扩大,森林覆盖率达到32.16%,有林地面积由0.8万hm2增加到2.45万hm2,活立木总蓄积由110 000 m2增加到364 000 m2,

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的发展目标,为临夏州乃至甘肃省中南部地区树立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2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林业技术的应用

2.2.1 物理防治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涉及的各类技术已越来越完善和成熟,而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通过灭虫工具或光、声波、电等物理因素来消灭害虫。例如,甘肃太子山林区中的落叶松鞘蛾害虫具有显著的趋光性特点,在物理防治方面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杀的方式,尤其在6月下旬可以集中灭杀成虫羽化高峰期的落叶松鞘蛾[5]。

该保护区物理防治的最佳时间集中于20:00过后,在该区域安置黑光灯可以有效灭杀小范围的害虫,并且该物理防治措施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的优点。但这种方式却不适宜于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甘肃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的种植地点大多为山地,夜间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很可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也无法针对大面积的保护区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在该保护区可以使用波长360 nm紫外线光的黑光灯,根据落叶松鞘蛾的特性达到大规模捕杀害虫的目的,必要时可以设置落叶松鞘蛾诱捕的陷阱,以此取得良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

2.2.2 化学防治

在甘肃太子山保护区中可以广泛应用效果好、成本低的化学防治方式,通过喷洒药剂灭杀大范围的病虫害,使得该保护区的病虫害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6]。但化学防治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可能伤害保护区的益虫,使得周边环境面临一定的药物污染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部分物种灭绝,甚至破坏保护区内的生态平衡。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应适当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尽可能配合其他防治措施共同诱杀害虫,如烟雾剂防治、药剂治虫。在甘肃太子山保护区中主要用到了烟雾剂防治手段,尤其在落叶松鞘蛾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可以通过释放烟雾剂直接消杀成虫,这种防护手段具有见效快、释放范围广、技术门槛低、适用性强等优点,但大量释放烟雾剂很可能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甚至损害害虫的天敌,进而破坏太子山林区的生态平衡。因此,在当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选择气温逆增的时期开展喷洒作业,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取得最佳的烟雾剂防治效果。此外,在日出和日落时段燃放烟熏剂还能有效避免外界气候环境带来的影响,高效化落实太子山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

此外,药剂治虫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可以喷洒一定量的农药,尤其在落叶松鞘蛾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来灭杀暴露在针叶表面的幼虫,以此取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病虫害高发区域开展高空喷洒作业时,可以选择脲1 000倍液大面积消杀落叶松鞘蛾幼虫。

2.2.3 生物防治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可以根据生物特性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引入一种生物来抑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病虫害,并且对环境友好。在选择生物防治手段时,可以考虑使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生物来控制目标害虫或病害。通过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可以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管理和控制。

在太子山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或者利用当地病虫害的天敌灭杀害虫。鸟类是许多害虫的天敌,它们会主动捕食害虫,从而起到防治的效果。悬挂鸟巢可以为鸟类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并为它们提供食物来源[7]。鸟类会在巢内繁殖,并将害虫作为食物带给它们的幼鸟,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生物防治手段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副作用较小,在控制害虫扩张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适用度与普及性,有助于促进保护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太子山保护区的生物防治中可以采取以下3点措施:(1)喷洒生物农药。在保护区森林防火时期,应适当喷洒生物农药,从而有效避免对森林防火产生不良影响。在生物农药喷洒作业开展过程中,还可以引进无人机、喷雾机等设备,选择环境污染程度轻的生物药剂。在相关材料和设备投放前,要注重药剂的科学调配,这需要根据目标害虫的种类、密度和生长发育阶段来确定,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8]。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风向等,以避免药剂的过量使用或飘散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中对于湿度的控制可以选择在药剂当中添加适量的盐水。后续喷洒作业一般情况下是利用无人机,要注意无人机与落叶松冠层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要达到15 m。

(2)使用昆虫信息素。此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昆虫释放特定的信息素来干扰害虫的行为,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这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森林生物防治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林业工作人员准备信息素材料后,还可以选择天然橡胶塞式作为诱芯制作的材料,在害虫羽化前期提前准备诱芯,必要时必须及时更换诱芯。利用诱芯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后,还可以设置含有性引诱剂的捕捉装置,通过加大剂量来大面积干扰雄性害虫,使其无法正确辨别诱芯,进而有效控制害虫交配的频次。

(3)利用害虫天敌。在森林保护区内可以利用害虫天敌灭虫的方式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同时有效抑制当地其他害虫的生长速度。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其不仅可以对森林保护区的害虫密度进行控制,还能避免对林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为当地生态平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例如,太子山林区害虫的天敌大多为鸟类,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落叶松树干悬挂人工制作的鸟笼,从而为这些益鸟提供林区定居环境。最重要的是,人工鸟笼制作的材料成本低廉、维护工作简便,这些人工鸟笼可以采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制作,如竹子、绳子和网格等。制作鸟笼时,可以根据鸟类的大小和习性来确定尺寸和设计。同时,鸟笼内部可以设置适合鸟类栖息的枝条、藤蔓和草叶等,以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此外,为了方便清洁和维护,鸟笼的底部可以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以此利用天然的防治措施灭杀害虫。但这种方式无法在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只能在小范围的病虫害防治中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2.4 营林防治

当森林保护区的树种过于单一时,很可能因林地空间规划和种植密度等问题而遭到大规模的病虫害侵袭。因此,在太子山保护区中必需科学运用营林防护手段,本着合理密植的原则科学规划落叶松林区,在林地空间规划过程中种植多种不同树龄的植株,进一步优化林间种植的结构,保证当地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同时充分利用害虫天敌有效遏制害虫繁殖的速度。例如,在越冬时期落叶松鞘蛾主要以垂直分布的规律集中于树冠,因此可以在冬季、早春等时期开展营林防治工作,這时要着重清理树冠上的虫卵和幼虫,以降低害虫的数量。

合理密植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合理安排树木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树木之间的竞争,减少害虫的生存空间。同时,较为密集的林木排列可以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阻止病虫害的迁移和扩散。此外,密植还有助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害虫的天敌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实现害虫自然控制[9]。

种植多种不同树龄的植株也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不同树龄的树木,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林冠,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不同树龄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增加森林系统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不同树龄的树木也能够提供连续的食物来源,吸引更多的害虫天敌,进一步控制害虫的繁殖速度。

在太子山保护区内提高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控制落叶松鞘蛾大面积蔓延的速度,打造适宜于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但在林业资源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适度原则,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林木消毒与清洁工作,为当地林木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3 结束语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相关林业部门应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有正确认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加大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力度,采用多元化病虫害防治手段提升最终效果。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营林防治等多种手段推动我国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瑜.林业技术对林业病虫害的控制[J].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8):138-140.

[2] 殷卫峰.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林业技术的应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6):83-86.

[3] 阮昌梅.生物防治技术在柞水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0):188-190.

[4] 孙海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J].种子科技,2022,40(12):70-72.

[5] 司庆正.林业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科学应用及保障[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3):118-120.

[6] 杨文娟.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2):233-234.

[7] 岳敏.对林业科技推广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1):131-132.

[8] 秦晶晶.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北农机,2021(1):53,55.

[9] 黄小强.林业科技推广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0(11):151-152.

猜你喜欢
林业技术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林业技术推广服务要点分析
拓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思路 保障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探讨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发展思考
试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