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监测防治TBS捕鼠筒改进初报

2024-04-24 17:35郭承德姜晓平阿拉塔蔺永生肖彩虹段锐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鼠害改进防治

郭承德?姜晓平?阿拉塔?蔺永生?肖彩虹?段锐

摘 要:寻找传统的鼠害监测防治TBS半圆形铁皮捕鼠筒的改进方法。分析了TBS监测防治鼠害优势、存在的问题,磴口监测点应用传统捕鼠筒的概况,开展了传统捕鼠筒改进尝试,主要是将半圆形铁皮单层捕鼠筒改为PVC双层嵌套式可分离型圆筒,加装提手。2021年3月应用以来的应用效果良好,该装置耐浸泡,耐腐蚀,不生锈,冬季无须撤除,可常年设置。特别适于在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使用。

关键词:鼠害;监测;防治;TBS;捕鼠筒;改进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03

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物灾害,鼠害造成的危害不仅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随着鼠害防控理念的转变,对鼠害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简要介绍了我国农区害鼠监测主要方法,其中传统人工方法包括夹捕法、有效洞法、土丘计数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新型智能方法包括红外相机陷阱法、智能物联网终端法、无人机遥感监测法等。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TBS监测防治鼠害优势、存在的问题,简述了磴口监测点应用传统TBS捕鼠筒的概况,指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都必须分析当地的适应性。同时,提出了开展传统捕鼠筒改进尝试的现实需求,详述了TBS捕鼠筒具体改进方法及实际效果。总体来看,这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的鼠害绿色防控技术,适用于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

1 农区害鼠监测主要方法

农区害鼠监测主要方法包括传统人工方法和新型智能方法。

1.1 传统人工方法

捕鼠数量、鼠种组成、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等主要指标全部由人工完成。包括夹捕法、有效洞法、土丘计数法和标志重捕法等。

1.1.1 夹捕法

夹捕法是农区害鼠传统人工监测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农区鼠害传统人工监测首选方法,是指使用200个以上相同型号的150 mm×80 mm或120 mm×65 mm

大型或中型木板夹或铁板夹,在一定范围内放置一夜(一昼夜)捕获鼠的监测方法[1]。夹捕法的使用效果受布设地点、季节、日出日落时间以及人员技术水平和夹线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雨雪等不良天气监测受限。夹捕法在低密度、轻发生时存在难以捕获鼠害的难题,鼠害可能逃脱鼠夹,调查人员接触鼠夹可能带来鼠传疾病传播,从而威胁人类健康[2]。

1.1.2 有效洞法

农区害鼠监测使用较少,主要在林区、草原使用,可分为堵洞法、挖洞法(掏洞法)。堵洞法:适用于洞居习性强并有明显洞口的鼠类。用小块土或纸团将每个样方内的所有鼠洞轻轻堵住,24 h后观察,堵塞物被推开的洞口为有效鼠洞。挖洞法(掏洞法):适用于长期在地下生活,具有堵洞习性的鼠类(如鼢鼠等),将样方内每个洞系的主洞道挖开1个口,第2天观察,被鼠推土堵住洞口的为有效洞系[3-4]。

1.2 新型智能方法

新型智能方法可利用光电设备自动生成捕鼠数量、鼠种组成、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等主要指标,包括红外相机陷阱法、智能物联网终端法、无人机遥感监测法等[5-6]。

1.2.1 红外相机陷阱法

红外相机陷阱法是使用一定数量相同型号的红外相机,在一定范围内布置一定时间获取害鼠数量等主要指标的监测方法,分为可个体自动识别、不可个体自动识别2种方法。红外相机陷阱法在多区域对多鼠种的监测效果,已有多位研究人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7-8]。

1.2.2 智能物联网终端法

智能物联网终端法是农区鼠害监测新手段,是互联网+农业、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大数据技术代表,可对鼠害个体智能识别分类。捕鼠数量、鼠种组成、体重、体长、尾长等主要指标全部由智能终端自动生成[9-10]。鼠害监测智能物联网终端VIMS4.0可以看作红外相机的升級版。

1.2.3 无人机遥感监测法

农区害鼠监测使用极少,主要在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使用。

2 TBS监测防治鼠害优势

TBS技术即捕鼠器+围栏系统(Trap- Barried System)

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无害化控制农田害鼠技术(也称绿色防控技术) ,其原理是在保持原有生产措施与结构的前提下,不使用杀鼠剂和其他药物,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相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鼠害。TBS 最早源于印度地区的水稻生产,该技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田中应用较为广泛[11]。

TBS由物理屏障和连续捕鼠笼组成,可连续长期捕鼠,兼有监测、防治功能,具有环保无污染、控鼠捕鼠效果好、护粮效果明显、捕鼠种类较为全面、投入相对较小等优点[12]。我国新疆、青海、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四川、贵州等20个省份40多个地区的农田开展了TBS示范试验,各示范区TBS均捕获大量害鼠。TBS法在多区域、多作物对多鼠种的防治效果,已有多位研究人员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13-15]。

TBS技术捕获的鼠种全面、捕鼠数量多,有助于摸清当地鼠种及整个作物生育期的农田害鼠的发生与消长规律,且捕获到的鼠种标本完好无损,可以为下步研究鼠类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情况及繁殖规律等种群生态特征提供丰富的资料。TBS 技术捕鼠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田间鼠情发生情况。因此,TBS 既能灭鼠,又能用作鼠情监测[16-17]。

目前,TBS法以防治为主,一般是害鼠落入捕鼠筒、陷阱后,自然饿死,为保护性灭鼠,监测只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可对害鼠种群的暴发作出预测预警。同时,夹捕法低密度(例如1%以下)时还有难以捕获害鼠的问题,必须增加置夹量或调查频次,这会大幅增加人力物力、健康风险等。TBS可实现害鼠30 d×24 h监测,多数害鼠无食物情况下存活期3~5 d,如果加大调查频次(每周至少2次),TBS可以获得活体(特别是稀有、新鼠种标本),利于科学研究。

另一方面,人为干扰的多寡、程度(特别是投放饵料数量、频次)会影响试验结果。TBS受人为干扰少,是在自然环境中极少人为干扰状态下连续实时监测,对于常见鼠种有较好的监测效果,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害鼠活动的影响,方法更可靠,更适于长期监测[18-19]。

3 磴口监测点应用TBS概况

3.1 磴口监测点概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内蒙古西部,地貌属蒙古高原,海拔为1 030~2 046 m,由山地、沙地、平原3种地形构成。磴口县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8.1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气候干燥,风沙多。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处华北与西北的接合部,属于我国草原化荒漠向荒漠化草原的过渡地带,是一条独特的植物地理学分界线。

磴口县是农业农村部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唯一长期定位监测点(国家级,简称磴口监测),代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乌海市3个地级市,对于反映内蒙古西部农区鼠情具有重要指示作用。2019年8月以前一直采用夹捕法(主要是夹夜法),于2016年4月开始在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村基地开展TBS试验示范。地块紧邻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为农牧交错区、设施农业集中区。面积约为16 hm2,5 km半径范围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作物。常年发生的主要鼠种有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小家鼠(Mus muscul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等。

3.2 传统TBS应用概况

捕鼠筒材料为铝铁皮,厚度约为0.5 mm,呈半圆形,筒直徑顶部18~20 cm,底部24~28 cm,筒高45~50 cm,底部留4个直径小于0.5 cm的圆孔,使筒内雨水能够渗出。围栏材料为金属筛网,孔径≤1 cm、高度>50 cm;固定杆材料为木杆、铁杆,长80~100 cm,围栏地上部分高30~40 cm,埋入地下的深度15~20 cm,用固定杆固定,沿围栏边缘每间隔5 m埋设1个捕鼠筒,捕鼠筒直边紧贴围栏,上端口与地面平行,并在围栏上剪一个宽15 cm、高10 cm的方形开口,供鼠类进入。每个TBS围栏需网筛60 m,捕鼠筒12个,固定杆16根。每年3—11月设置,11月末撤除。每月调查1次(中下旬为主),同时补充饵料(生向日葵籽),每筒周围50~100 g,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此外,还监测到落入捕鼠筒的青蛙、蜥蜴、蝼蛄等农区生态环境中活跃的其他动物,表明TBS还可用于辅助监测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掌握监测点及区域生物本底资料,为区域生态保护和规划提供参考。

3.3 传统TBS捕鼠筒存在的问题

人工检查捕获率费工费时,受人员、交通、经费等各方面限制,特别是县、乡镇等基层还难以做到每日检查,每周1次也很少,尤其大风雨雪等不良天气更难做到。一般每月调查1次,所得多数为死鼠,只有少部分活体。

监测点为干旱区,6—9月为降水集中期,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41.5 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407.0 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7倍。尽管气候干燥,铁皮捕鼠筒使用一年底部即受浸泡生锈,不耐腐蚀。监测点地处沙漠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3.0~3.7 m/s,大风日数为12.5 d,扬沙日数为30.2 d,沙尘暴日数为10.9 d[20],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为冬季。每月1次调查时,约有半数捕鼠筒进沙量为1/3~1/2,可能导致已捕获鼠逃脱。少数捕鼠筒被流沙填平或埋没,失去监测防治作用。每次清理沙子劳动量较大,且半圆形捕鼠筒开口较小,上小下大,人工操作不方便[21]。

落入捕鼠筒的害鼠及青蛙、蜥蜴等小型动物、杂物等,需用长柄铁钳夹取出来,很不方便,特别是夏季高温期可能带来鼠传疾病传播风险,威胁人身健康。

4 TBS捕鼠筒的改进及效果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都必须分析当地的适应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即便有现成的标准、规范等亦如此。本项技术改进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的。

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捕鼠筒改进尝试,主要是将半圆形铁皮单层捕鼠筒改为PVC双层嵌套式可分离型圆筒,外筒固定,内筒可自由抽提。具体做法:外筒高55 cm,外直径20 cm,厚度4.9 mm,顶端、底部敞口,距外筒顶端1 cm处,开直径6.5 cm孔,与网围栏进鼠口对齐(图1),即外筒顶端不是与地面平齐,而是高出地面8~10 cm[20]。

内筒高44 cm,外直径16 cm,厚度2 mm,底部为内螺纹堵头,均匀开5个直径5 mm排水孔。内筒外壁顶端向下粘一圈宽4 cm、厚1.5 cm的海绵或发泡网,距离顶部2 cm处对称开2个直径5 mm孔,安装2个铁丝提手(图2)。内外筒底部平齐[24]。

改进后的捕鼠筒自2021年3月应用以来效果良好。外筒顶端不与地面平齐,而是高出地面8~10 cm,故而内筒基本很少积沙,且内外筒之间有一圈海绵或发泡网,相当于密封圈,外筒也很少进沙。每次只需拉住提手,将内筒提出,倒出沙子及害鼠、小型动物、杂物等,无需专门清理,操作简单方便。耐浸泡、耐腐蚀、不生锈,冬季无须撤除,可常年设置。特别适于在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彩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磴口绿洲气候变化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 吴金美,高军,张艳玲,等.物联网技术在卢龙县农田鼠情监测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3):146-14.

[3] 袁志强,张金良,白文军,等.D-2E鼠情智能监测系统在农区不同环境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通讯,2016(10):139-141.

[4] 陆利明,陆爽.实时鼠密度智能探测设备在桃园鼠害监测中的应用[J].上海农业报,2015,31(6):88-90.

[5] 郭承德,姜晓平,秦萌等.内蒙古西部农区鼠害智能物联网监测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6):36-41.

[6] 郭承德,姜晓平,秦萌,等.鼠害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VIMS4.0)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尝试[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6):40-42.

[7] 张鹏,张博.围栏捕鼠(TBS)技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0(6):93 -96.

[8] 袁志强,杨建国,李婷婷,等.TBS技术在设施蔬菜园区的控鼠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8):59-61.

[9] 杨再学,郭永旺,金星,等.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4):301-306.

[10] 陈永燕,马庭矗,夏维敏,等.TBS技术农区鼠情监测与农田控鼠效果试验[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8):14-15.

[11] 毛淑琦,张建平,李静,等.额敏县农区鼠情季节性监测及TBS绿色灭鼠技术[J].农村科技,2020(5):39-42.

[12] 張宇卫,祁生源,吴玉栋,等.TBS技术在青海省鼠情监测中的应用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9):44-46.

[13] 杨占彪.大通县农田鼠害TBS防控技术实验初报[J].青海农技推广,2012(2):34-36.

[14] 张可田.乌兰县麦田鼠TBS防控技术应用效果初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85-87,93.

[15] 农田鼠害TBS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J].青海农技推广, 2014(1):46-48.

[16] 阿衣加玛丽·库都热提.吐鲁番市农田不同形状TBS灭鼠效果试验及鼠害防控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9(2): 32-33.

[17] 李鑫杰,吴卿,黄利春,等.科右前旗捕鼠器围栏法(TBS)灭鼠技术在玉米田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2018,(6): 28-29.

[18] 吴金美,高军,张艳玲,等.卢龙县捕鼠器+围栏系统围村灭鼠示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146,149.

[19] 谢春晖.湟中县TBS技术绿色控鼠试验初报[J].青海农技推广,2015,(2):20-21.

[20] 周措吉.共和县TBS捕鼠技术示范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40-42,32.

猜你喜欢
鼠害改进防治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巴里坤县草原鼠害防治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