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探讨

2024-04-24 21:45唐俊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时期

唐俊

摘 要:概述了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分析了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面临的挑战,提出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目标、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的措施,为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3

随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作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探讨新时期编制优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关键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为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概述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项规划,是林地保护利用的政策和总纲,是明确林地管理边界、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实现林地科学管理、提高林地保护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据,具有战略性、协调性和约束性。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任务是明确林地管理边界、明确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林地保护利用的分区等,优化县域内的林地结构和空间功能布局、明确林地保护对象内容和措施、明确林地利用的方向等。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程序为规划前期准备、统一规划基数、规划成果编制、成果审定报批、规划成果公告等,要充分沟通与协调,采用上下联动、区域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通过“三下三上”的方式编制各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第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10—2020年;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15年,即2021—2035年,其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

2 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土地利用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林地保护利用面临着土地利用的竞争和冲突。城市扩张、工业用地的扩展等都对林地资源构成了竞争压力,因此规划编制需要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会破坏林地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大规模的林地开发、过度的非法采伐等行为会破坏林地生态系统,需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保护林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完整性。

第三,新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更严格,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需要遵守政策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与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政府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充分考虑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1]。

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目标

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目标是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之一。通过明确目标,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明确保护目标。规划编制者应明确林地的保护目标,确保林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目标包括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明确目标,可以在规划过程中更好地权衡和协调各种需求。

第二,确定科学的利用目标。除了保护目标,规划编制还应确定合理的利用目标。利用目标应符合当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确定利用目标时,需要考虑林木种类、林地面积、资源质量等因素,使目标既符合资源潜力,又符合经济可行性。

第三,结合科学评估。规划编制需要结合科学评估,对林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分析。包括对土地利用现状、资源潜力、生态功能等进行科学调查和数据分析,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目标。科学评估可以帮助规划编制者更好地了解资源状况,把握资源的变化和趋势,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坚持可持續发展原则。在制定保护利用目标时,规划编制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需求,又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合理利用目标应与资源的再生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相匹配,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3.2 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规划

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生态因素的考量。生态因素是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规划者需要充分了解林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替过程,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效果。在充分考虑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方案,能够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第二,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除了生态因素,规划编制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这包括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可行性,确定可持续利用的路径,以及激励和引导各方参与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经济激励措施。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规划编制者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社会因素的考虑。社会因素是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划编制者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社会文化特点、居民生活方式和利益诉求,充分考虑社会各界对林地利用的期望和需求。同时,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保证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的公平性。在考虑社会因素的前提下,规划能够更好地达到社会可接受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

第四,综合规划的实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加强与国土空间各项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目标。这需要规划者将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的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整体性、协调性的规划方案。通过综合规划,可以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林地资源的保护。

第一,完善现有法律法规。针对林地保护利用,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规定林地保护的基本原则、工作职责、法律责任等。尤其是应加大对非法采伐、滥伐和破坏林地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第二,加强林地资源的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林地产权制度,明确林地的产权和使用权,加大对林地资源的权益保护。通过明确产权关系,可以激励林地经营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地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协调。通过对林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投入,激励各方参与林地保护工作,增强林地保护的可持续性。

第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林地资源的监管执法,增加执法人员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行政效能。加大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林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3.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一,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林地资源保护者进行经济补偿。该基金可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捐款等方式筹集,用于奖励或补偿林地资源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构、个人,激励他们持续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科学、公正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补偿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补偿标准应涵盖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修复等方面的指标,根据林地资源的保护,修复工作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合理补偿。

第三,强化监管和评估。加强对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管和评估,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定期进行评估和公开报告,保障生态补偿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与生态补偿相关的生态产业,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补偿服务等产业活动,通过市场机制,将资源保护者的劳动和努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管理[3]。

3.5 開展宣传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进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提升其参与度。

第一,加强生态教育。将生态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开展学校或社区的生态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生态保护,增强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第二,提升媒体关注度。加大对新闻媒体对林地保护的宣传报道,加大对生态问题的曝光力度。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保护的重视,提高公众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认知。

第三,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定期开展生态活动、研讨会和公益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代表进行讲解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让公众认识到林地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第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进展和成果。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和其他信息渠道,为公众提供规划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提升公众对规划的参与度。

3.6 加强监督与评估

为了更好地推进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保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的监督与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监督与评估体系,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建立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对关键指标和关注领域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措施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对林地保护利用监督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增加监督部门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监督执法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监督执法水平,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第三,强化信息公开与问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与问责机制,定期向公众公布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进展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确保林地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4 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某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区,面临着林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利用之间的矛盾。为有效实现对林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该地区制定了一项全面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某地区在制定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着重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用角度出发,加强部门协同作战,成功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科学的规划和切实的实施是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功的关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在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4-11]。

5 结束语

新时期,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需要认识到林地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目标,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推动林地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制定全面且可持续的规划方案,能够实现林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杰,陈茂景,蒋宗好,等.尤溪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成效及修编必要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4):87-88,120.

[2] 赵国华.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机制的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20,34(S1):12-15.

[3] 甘桂春,王少杰,席沁,等.省级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22(6):14-18.

[4] 张蓉,马国强,钮子鹏,等.上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及修编工作思考[J].林业建设,2022(3):45-48.

[5] 赵倩倩.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框架下的林地动态管理机制研究:以广西、四川为例[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22(S1):13-20.

[6] 崖彩霞.3S技术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园艺与种苗,2023,43(5):60-61,94.

[7] 潘旭理.实现区级林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的有效措施[J].现代园艺,2023,46(2):176-177,181.

[8] 邢元军,周灯,胡中岳,等.西藏自治区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2,41(4):9-13.

[9] 贾云飞,王春海.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新旧比较[J].森林工程,2022,38(4):61-68.

[10] 张蓉,马国强,钮子鹏,等.上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及修编工作思考[J].林业建设,2022(3):45-48.

[11] 孟睿.做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22,54(2):116-118.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