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意识增强路径探索

2024-04-24 21:45王思予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乡村振兴农民

王思予

摘 要:要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是最主要的主体,其生态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功与否。分析了增强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从农村的教育水平、农民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方式等制约因素入手,探索能有效增强农民生态意识的实践路径,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内生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3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深化廓清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目标[1]。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键举措。农民具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则乡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环境,农民的整体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能稳步进行。因此,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强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新时期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的生态建设存在社会问题,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强。国家和当地政府高度关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生态治理成效的提高与持续,需要通过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实现。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生态环保工作成绩斐然,但城乡之间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亟待转变。要想彻底破解新时期农村生态振兴遇到的难题,需要增强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增强农民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1.1 农民群众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

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农村人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育和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提高乡村生活水平的关键。部分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有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就地焚烧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等行为,这主要是由于其缺乏良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保意识。而当农民建立了生态文明的观念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我约束力,以“绿色环保”和“低碳经济”为人生理念,加强其对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了解与支持,从而推动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保护自然、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2]农民群众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乡村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认识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实践,以此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让农民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2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五个振兴”中,生态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还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农民素质的提升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强调“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这表明在实施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农民的角色不应是“局外人”,而应该是“行动者”。农村生态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生态文明程度。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意识增强的影响因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工作面临许多现实障碍。其中,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农民生活方式传统及农村宣传工作力度不足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增强的主要因素。

2.1 农村教育水平不高

在农村,部分农民受家庭条件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相应的受教育时间较短,知识储备也有限,对于生态知识的汲取较少,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而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不够,这导致一些农民的生态意识不强。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乡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有关生态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难以做到与时代同步,乡村生态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主体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日益强烈,其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但与全国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家加强了对乡村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但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其还不清楚自身行為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联系。再加上目前一些农民并未接受过科学的生态知识教育,导致其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盲目性。例如,化肥和农药施用不科学、不合理,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廉价而资源消耗大、污染大的产品以节省成本,从而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教育水平不足导致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较为保守,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部分农民生活习惯比较落后,这些落后的生活习惯影响了农村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一些农民只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求,将注意力集中在种地或赚钱上,社会参与度不高和责任感不强。

2.2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虽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部分农村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限制着农村的发展,其农产品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所能获取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然而,由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每日忙于获得生存材料,只能在农田里辛勤劳作,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如何赚钱,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没有时间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没有考虑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让农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难度较大,长此以往,造成农民生态意识不强。

2.3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

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农村都是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他行业都发展较慢,因此,产业基础不够牢固,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模式,土地的开发又使得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浪费问题,如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和使用化肥农药等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些都会影响土壤成分,同时也容易导致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养殖方式粗放,生活污水处置不规范等因素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再加上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还未树立起科学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在农村出现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的现象。

2.4 农村宣传工作力度不足

从乡村发展现状来看,基层政府和乡村官员更多注重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改善。因此,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多,宣传方式过于单一,影响了农民生态意识的增强。政府和乡村干部对当前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也不太贴近实际,缺乏对环境保护知识、农业技术和生态法律体系等多样化内容的系统普及,与全国生态文明的总体发展状况相比生态科普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基层相关的环保部门对农村环保的宣传以文字宣传为主,尽管新媒体的运用使得宣传内容、方式更及时,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不同,很难保证其能够充分、高效地了解被推广的政策文本,导致宣传和教育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此外,环保宣传工作仍处于基层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社会公众参与力度较弱,导致环保宣传力度不足,影响农民的生态意识。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意识增强的实现路径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承载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自然基础[4]。从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培训现代化的生产技能及加强宣传工作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农村地区居民整体素质,更好更快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3.1 重视农村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相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教育工作,不仅要丰富生态教育内容,还要丰富生态教育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可以选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资料,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其意识到环境恶化的危害、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更好地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规。针对农民看重现实这一特点,相关部门应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农民的权益,增加对相关的生态环保问题的报道,通过真实的材料让农民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险性,让其认识到保护环境对自身及其后代的重要性,让农民认识到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否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以此加强其环保责任感和参与感。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电视、手机短信、村务公开栏、主题讲座等方式全面开展乡村生态文明教育,并针对村干部、青年、老人、妇女等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以此增强农民生态意识[5]。

3.2 发展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低是导致农民重经济轻生态,进而导致农民生态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前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就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农业,以加强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既能解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要,又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强化科学种植技能的训练、對农作物秸秆等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等,这些举措在保障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6]。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也是增收渠道之一。基层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力争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品牌,带领农民致富并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能激发当地农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他们也不用为了改善生活而背井离乡,家庭收入的提高还能有效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3 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是增强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要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利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科学技术,推动乡村生产模式的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关部门还应积极指导农民践行“绿色消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例如,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碗筷,分类处理好生活垃圾。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采取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践行绿色消费行为可以极大地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7]。

在农村地区,对农民生产技能进行培训也是增强其生态意识的途径。政府可以联合相关农业部门建立专门的绿色生产技能培训队伍,鼓励农民学习最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学习使用先进高效的农业生产设备,在培训的过程中传授一些绿色生产知识。例如,不使用大水漫灌,用滴灌和喷灌的方法进行田间灌溉;减少对肥料及杀虫剂的使用,让土地以可持续且高效率的方式重新得到开发,从而达到农业高产,解决农民日常生活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3.4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保护宣传

农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作为乡村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批人,乡村基层干部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引导村民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对农民开展的宣传工作中,除定期的宣讲和悬挂口号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分发的图片手册等直接的手段将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当前的生态污染状况传达给农民,并且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的生态知识教育,让其意识到自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生态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自觉地保护环境。

此外,在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时,相关部门要通过简单、容易理解、接近生活的方式方法,潜移默化地转变其生态理念,从而自觉地改变生态行为,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视传媒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意识培育氛围,传播科学的生态思想,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对负面案例的报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农村社区中营造出一种生态文明的共建环境。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的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要靠广大农民奋斗,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效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农民群众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2(30):4-27.

[2] 于波.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J].中国农业会计,2021(11):97.

[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新长征,2023(7):4-11.

[5] 陈冬仿.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路径探索[J].农业经济,2021(4):77-79.

[6] 王立.建设美丽中国从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开始[J].农家参谋,2020(2):42-43.

[7] 张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乡村振兴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