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探索

2024-04-24 22:34时立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文科课程思政

时立

[摘 要]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不仅关注公共管理的规律本身,也关注在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价值、组织、制度、程序和技术,尤其是理论和实践、价值设定和经验验证相结合基础上的公共管理现实中的理论、实践和技术问题。新文科之新在人文精神、学科融合交叉和教育方式学习方法上,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和落脚点。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以新文科之新为指导,探索“公共管理学”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的路径和课程内容,提升“公共管理学”课程在育人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重塑课程目标与内容。

[关键词] 新文科;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实践”(2021JGLX072)

[作者简介] 时 立(1987—),女,河南漯河人,硕士,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危机应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4-0112-04[收稿日期] 2022-08-22

引言

随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发展,新文科应机而生。新文科不同于传统大文科,而是从新的视角深化对社会问题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使得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并深度融合。新文科的提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不仅要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更要关注与解决因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领域的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20年11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的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强化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1]。新文科之“新”在何处?一在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上,新文科的“人文精神教育”主要体现为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的主题要求不同,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二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上,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在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三在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上,信息技术浪潮推动我们学习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为新文科提供重要的建设载体和工具。

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相连。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的发力点,同时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和落脚点。随着人们对新文科建设的深入讨论,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的不断尝试,在实践教学中,以及新文科的“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不断得到肯定的前提下,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也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推进,文科专业开始脱离简单地、随机地在课堂上加入思政内容或思政案例,同时从更高层次上思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一般性指导原则,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思政方式过于单一、思政过程缺乏共鸣、思政效果缺乏检验等问题。本文以“公共管理学”课程为例,以新文科三“新”为指导,从“课堂+网络+实践”三个角度探索课程思政路径和课程思政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课堂+网络+实践”

(一)课堂教学的设计——推进课程思政的主战场

課堂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主要平台,课堂教学则是教师与教师直面交流互动的最重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在坚持育人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下,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等,不断提高自身思政觉悟,才能在教学课堂这一主战场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强化思想认识、提升理想信念。

同时,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课堂授课的纲领,是教师决定授课内容的依据。想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确立思政内容选择基础上,将每一章节的思政元素以及据此所选择的思政内容贯穿于教学大纲中,翔实和更新教学大纲。同时,对相关教学文件也要同步更新,将思政内容体现在授课计划的课程目的和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时分配以及授课板书或课件中,以更好地服务于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

(二)网络平台的搭建——构建课程思政的拓展工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2]。网络平台作为构建课程思政的拓展工具,有其天然优势。课堂教学无法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的和必要的联系,而网络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这一不足,为师生之间搭建随时随地的互通平台,体现出教育全过程的特点。同时,专业课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的构建,可依托提供优秀的课程思政学习资源的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平台,打破地缘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满足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最后,教师可充分利用国家网络思政平台资源,如“学习强国”中的“政法”部分让学生了解基层治理、组织建构等内容。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加强教学主体之间的联结与沟通,实现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要实现课程思政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做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教育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各类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协同工作、资源共享、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即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在现实工作中,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校内网等众多网络平台才能高效地实现这一目的,为学生提供足够、生动而多样的思政资源,为学生营造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学习氛围。

(三)理论学习的实践——课程思政效果的有力指标

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是能够将思政学习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最大成效。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授课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课程思政参与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应该是领路人的作用,学生才是课程思政的更重要的主体。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开展讨论,输出观点,坚定立场。借助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看法与学习所得,不断修正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积累课程思政的经验,判断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落地于实践是检验专业课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有力指标。

二、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点

(一)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4]。公共管理学蕴含的思政元素相当丰富,专业教师需深挖思政元素,以培养政治正确、思想理论素养高、管理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公共管理人才。首先,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以及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决定了公共管理学的公共价值取向。其次,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组织中的人才建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输出者,但人的学识、能力、价值观是不同的,且人的思想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所以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再者,当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公共管理者,他们是党和国家整体、全局、长远的利益捍卫者,是人民和人民利益的服务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代表自己所在的集体,更是代表党和国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本着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慎行慎言,修身修德;公务员更需要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要坚持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服务精神。

(二)梳理基本教学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

公共管理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指导原则。从宏观来看,由于公共管理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其对象就是公共资源,其主体就是以政府为核心所形成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统一的公共治理体系;而其原则就是公共性、公正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统一。在中国,公共管理学要走向成熟,实现科学化,关键是要关注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创造中国公共管理理论[5]。

作为课程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理应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突出强调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目的。

“公共管理学”课程的一般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力图培育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及相关专业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具备一种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其中的德育目标可考量设立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充分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权力观,尤其是加深对“公正、平等、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成为政治素质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公共管理者。

(三)教师素养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6]。教师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改革的践行者。教师应认真学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政策,树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意识,结合“公共管理学”的课程特征,挖掘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的主动实施者,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顺利进行。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之前,教师首先应树立德育意识、提高德育能力,再谈言传身教。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之余,把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会贯通,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考验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储备。特别是在政治素养提升上,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提高。在学校层面,应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专题培训,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以融合力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思政育人的路徑。

参考文献

[1]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2-07-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A/OL].(2017-02-27)[2022-07-26].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谭术魁.瞄准育人目标 靶向挖掘资源:对一流大学公共管理本科学生课程思政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4):21-24.

[5]林尚立.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J].公共管理学报,2006(5):1-6.

[6]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09-10)[2022-07-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409/t20140910_174733.html.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xplora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SHI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46, China)

Abstract: Public management is a theoretical science as well as an applied science, which not only focuses on the law of public management itself, but also the value, organization, system, procedur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manage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promoting public interests, especially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real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setting and experience verifi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lies in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section of disciplines and the learning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e and footho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aking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as an example and guided by the new liberal ar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and cont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ont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mproves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quality and modern public spirit of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education, and reshapes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public managem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猜你喜欢
新文科课程思政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