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功能四项、幽门螺杆菌与早期胃癌的关系△

2024-04-24 03:57陈昱利巫文勋耿娜黄兰
癌症进展 2024年3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胃镜

陈昱利,巫文勋,耿娜,黄兰

1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2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项关于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胃癌死亡例数为26.04万例,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是临床防治的重点[1-2]。目前主要观点认为,胃癌的发生遵循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癌前病变→胃癌的级联反应规律[3]。因此,在癌前阶段进行干预是减少胃癌发生的关键,其中对于胃癌高危患者进行筛查至关重要[4]。胃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准确的方法,但是由于检查过程较为痛苦,患者接受程度较低。血清学检查具有便捷、可量化评估的优点,有利于建立规范的早期胃癌筛查体系,可大范围推广[5]。血清胃功能四项是共识中推荐的早期胃癌筛查项目,包括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gastrin-17,G-17)[6]。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菌,耐酸度高,可定植于胃黏膜,通过合成细胞毒素破坏胃上皮细胞,造成局部炎症及溃疡,长期作用下容易诱发细胞癌变[7]。因此,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早期胃癌的重要筛查项目。本研究探讨血清胃功能四项、幽门螺杆菌与早期胃癌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行胃癌筛查人群。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 年,上海)》[6]中早期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年龄≥40 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其他胃癌高危因素。②接受血清胃功能四项、幽门螺杆菌抗体和胃镜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诊断为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腹腔感染、先天消化道发育不全、腹部外伤或存在腹部手术史;③检查前1个月内接受过幽门螺杆菌相关药物治疗;④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或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⑤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2 例行胃癌筛查人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资料收集

收集82 例行胃癌筛查人群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体重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胃癌癌前病变史、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胃功能四项(PGⅠ、PGⅡ、PGR、G-17)及胃镜检查结果。

1.3 检查方法

1.3.1 胃功能四项及幽门螺杆菌检查 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5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PGⅠ、PGⅡ、G-17 并计算PGR。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表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1.3.2 胃镜检查 检查前10 min 服用链霉蛋白酶去除黏液,检查前5 min 服用利卡多因胶浆进行局部麻醉;检查时患者呈侧卧位,屈膝,头后仰,医师右手持镜身于20 cm 处,左手持操作柄置于左前胸,活动旋钮辨别胃镜前端活动方向;进镜时镜身前端贴近舌面,看见声门后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经食管进入胃内,常规观察胃壁黏膜的颜色、光泽度、黏液、蠕动等,对疑似病变的区域(黏膜局部色调改变、形态改变、边界不规则等)喷洒靛胭脂染色,等待1~2 min 显色后再进行观察;取疑似病变部位的胃黏膜组织进行活检,未发现局部病变则常规取5 个点的胃黏膜组织进行活检。根据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患者纳入早癌组,将胃部良性病变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溃疡、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良性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胃功能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胃功能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2 例行胃癌筛查人群中,20 例为早期胃癌,包括普通型早期胃癌16 例,混合型早期胃癌4 例;62 例为胃部良性病变,包括萎缩性胃炎27 例,肠化生11 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 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 例,胃溃疡2例,浅表性胃炎3 例。

2.2 临床特征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酗酒史、体重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胃癌癌前病变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Ⅱ、G-17、PGⅠ、PG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2.3 早期胃癌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2.2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为自变量,以早期胃癌的发生情况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Ⅰ、PGⅡ、PGR、G-17 均是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表2)

表2 早期胃癌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4 胃功能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ROC 曲线显示,PGⅠ、PGⅡ、PGR、G-17 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AUC 为0.985(95%CI:0.929~0.999),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表3、图1)

图1 胃功能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

表3 胃功能四项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恶变至胃癌的过程中,基因表达谱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影响部分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8-9]。早期胃癌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并不明显。生物学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胃功能四项是反映胃黏膜情况的相关指标,包括PGⅡ、G-17、PGⅠ、PGR。PG 由胃底主细胞合成,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Ⅰ、PGⅡ两个亚型,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生化特征,其中PGⅠ由胃底的颈黏液细胞和主细胞合成,其水平可反映胃泌酸腺细胞的功能,而PGⅡ在PGⅠ的基础上还可以由贲门腺、幽门腺等分泌,能更好地反映胃底黏膜病变情况。胃黏膜正常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极低,但当胃黏膜受损时,部分胃内PG 则可进入血液系统,PGⅠ、PGⅡ结合PGR 不仅反映胃分泌功能,同时反映胃黏膜完整性[10]。胃泌素由胃窦G 细胞合成和分泌,承担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等功能,G-17 是胃泌素中的一种亚型,主要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 细胞分泌产生,当患者胃黏膜受损时会造成胃窦G 细胞死亡,从而导致G-17 水平下降[11]。但是,另有研究表明,胃泌素可促进胃癌组织生长,从而导致高胃泌素血症[12]。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上皮组织的革兰阴性菌,可以促进良性病变转化为恶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研究显示,中国多数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13]。因此,尽早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根治治疗对降低胃癌的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对82 例行胃癌筛查人群进行胃镜及病理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20 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早癌组,62 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Ⅱ、G-17、PGⅠ、PG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Ⅰ、PGⅡ、PGR、G-17 均是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认为:①年龄较大患者的胃肠功能、胃黏膜状态较差,因此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②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表面脂多糖产生的细胞毒性、激活胃癌细胞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等方式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癌癌前病变,从而发展为早期胃癌[14];③胃癌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受家庭环境、饮食习惯等社会因素及基因遗传的影响;④烟草燃烧可释放大量有害物质,经食管进入胃体后可造成胃内血管异常收缩,导致局部血运障碍,同时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可造成胃黏膜局部缺氧,进而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速胃黏膜细胞的恶变[15];⑤血清胃功能四项水平可反映胃黏膜的病变情况,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灶侵袭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破坏了胃黏膜的完整性,造成胃壁细胞死亡,导致指标异常。

本研究的ROC 曲线显示,PGⅠ、PGⅡ、PGR、G-17 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AUC 为0.985(95%CI:0.929~0.999),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表明PGⅠ、PGⅡ、PGR、G-17 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与袁培杰[16]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胃功能四项可作为早期胃癌筛查的指标。但是,本研究中PGⅠ、PGⅡ、PGR、G-17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0.23 μg/L、17.30 μg/L、9.58 和15.33 pmol/L,与余建洪等[17]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为,胃功能四项的检测结果受不同地区人群饮食习惯的影响较大,提示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正常参考值。

综上所述,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Ⅰ、PGⅡ、PGR、G-17 均是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GⅠ、PGⅡ、PGR、G-17 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胃镜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