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菜园子”生活现象研究

2024-04-25 04:04李姣龙王宇雄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菜园子幸福感子女

李姣龙 王宇雄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由于城乡生活方式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城市人口多在社区高楼集中居住,通常城市常住人口的生活用品大多是通过市场购买所得,尤其对于日常蔬菜食物所需一般直接是在菜市场、超市等购买。乡村与城市不同,农村宅基地除建筑外,更多用来耕种;近些年来城乡流动加速,为拥有更好的生活,更多年轻人选择进城打工,留守的农村老人普遍追求一种慢节奏舒缓的生活方式,在自家“菜园子”里播撒点种子或移些小菜苗,一茬一茬蔬菜供应接连不断,一整年的蔬菜都基本不用购买,自产自食,或分享给子女、邻居共享,生活悠然自得。小小的“菜园子”丰富农村老人的生活,彰显农村老人的人生价值,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感,给农村老人带来诸多乐趣。

一、农村老人“菜园子”生活现象描述

众所周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即在农村房前屋后拥有一块属于自家的农产品作物园,里面种着可供家庭一年四季食用的时令蔬菜,也就是农户人口中经常提到的“菜园子”,而一块面积不大的菜园子基本能满足一家人一年的蔬菜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菜园子”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农村社会时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1]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采取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多用于自家内部消费食用,农村家家户户的“菜园子”正是如此。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每个家庭几乎在生产和生活上能够完全自给,商品交换只是处于一种零星的、偶然的状态。[2]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小的社会,是一个求稳定的社会,安土重迁思想极为强烈。传统乡土社会中子孙辈大多与长辈在一个大家庭生活,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传统农村社会大家庭,家庭成员几乎世世代代为农,以农业为生,为农业而活。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庭院里普遍会有一个“菜园子”,且“菜园子”这块地会长期存在。传统农村家庭成员的主要耕地一般都会耕种一家人一年所需的农作物,而在自家庭院会专门留下一块土地,即“菜园子”主要负责打理日常所食的蔬菜,主要通过食用绿色蔬菜满足身体日常维生素的摄取。传统农村社会,土地是农民的根,是祖祖辈辈农民吃饭的根本,通常农村男女老少一大家人都在围绕土地忙碌,无论土地面积大小,或是自家大面积的主要耕地亦或庭院里一小块面积不大的“菜园子”都是全家一起参与劳作,虽各自分工不同,但都在尽心尽力耕作。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正如戏文中所唱到的那样“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传统农村社会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男女搭配,老少参与,使得农村传统大家庭生活温馨和谐,其乐融融。

(二)现代农村社会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和腾飞,城乡流动性也在不断加速发展。广大农村家庭为拥有更好的生活,也为了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大批年轻农民工拖家带口选择离乡离土进城务工,见识城市的繁华,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陪伴子女读书,那么相应地导致农村大量老人留守,“菜园子”则主要留给农村老人打理,农村老人则过着与城市快节奏忙碌相反的既简单又充实的“菜园子”生活。现如今“菜园子”依然主要用于自给自足,由于农村老两口的食用量有限,多余蔬菜更多给予子女、邻居等互相分享,除此外如果有富余产品农村老人则会拿到集市售卖赚取一些生活零用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有着现代社会农户家中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的庭院经济的特点。总之,农村老人的“菜园子”生活在基本实现自家蔬菜自给的同时还能帮助补贴家用,减少自身生活压力,减轻子女生活负担,在一些重要节日期间与子女孙辈齐聚农村庭院,共享天伦之乐。“菜园子”生活对农村老人而言简单满意,生活足矣。

二、“菜园子”生活彰显农村老人人生价值,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感

“菜园子”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虽看似简单常见,但给农村老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充实感。“菜园子”生活不仅充分彰显农村老人老年生活的人生价值,激发农村老人对生活的热情;而且不断提升其幸福感程度,使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菜园子”生活彰显农村老人人生价值。所谓人生价值则是指一个人的实践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及社会的需要,即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及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老人通过自身对菜园子的辛勤劳动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用于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农村老人的人生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将菜园子中自身辛苦劳作的果实分享给家人、邻居或部分集市售卖,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也是农村老人的人生社会价值的表现,体现出农村老人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和贡献。“菜园子”生活充分彰显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的人生价值,让其明白老年生活并非碌碌无为,而是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1.一举两得,发展乡村“小庭院”。伴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人的身体也随之不如从前。耕作大面积的土地已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自家土地一般都由子女打工回来抽空专门劳作或者进行土地流转。虽然打理大面积的土地农村老人有些力不从心,但自己院子里的一小块菜园子,农村老人还是经营得井井有条。农村老人自己精心耕作的菜园子虽不能与专业菜农耕作的大面积菜地相比,但是在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会有部分剩余蔬菜分发给子女、邻居分享,甚至多者会拿到当地集市上售卖,为老人带来部分经济收益以补贴家用,即在满足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同时,又部分发挥庭院经济售卖的效能,可以称之为“小庭院经济”,所以农村老人的“菜园子”经济所谓一举两得。此时的“菜园子”创造的价值虽不比老人壮年时为社会、他人创造的价值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相应会有所衰减,农村老人利用打理“菜园子”的个人劳动满足自身生活补贴,同时为社会及他人提供一份帮助,这不失为一种人生新状态。

2.蔬菜生长,勃勃生机益老年。“菜园子”里每一颗蔬菜的生长都离不开农村老人的精心管理,在农村老人的细心栽培和精心呵护下,播种、开花、结果、除草、施农家肥、浇水维护等一系列亲自操作,一株小苗才会茁壮成长为一颗旺盛新鲜的蔬菜。蔬菜苗的快速成长,几乎会看到一天一变化,成长喜人,所以希望农村老人就如“菜园子”里努力生长的蔬菜,每天都充满勃勃生机,精气神十足,对生活满怀信心期待。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农村老人的“菜园子”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蔬菜的生长正如人的成长,虽生命周期不同,但都必然会经历一定时间的成长过程,随着蔬菜种子的播种、开花、结果、成熟,一茬蔬菜的生命周期面临终止,但“菜园子”里依然会有一茬接一茬的蔬菜继续生长。人生之路各异,可能会沿路遍地鲜花,也可能荆棘丛生,农村老人的一生同样经历颇多,经验丰富。热爱生活、积极生活,不消极对待,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尽己所能锻炼自身、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奉献他人、服务社会,希望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正如“菜园子”里努力生长的蔬菜充满旺盛的生机活力,继续创造出更多的人生价值。

(二)“菜园子”生活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感。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或许幸福更依托人的主观感受,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需要是追求幸福的内在驱动力。”[3]“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一个人当物质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时,幸福感会极低。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个人生活的基础和根本,是幸福感提升的关键,然而仅有物质需要的满足,幸福感只具有短暂性而非长久;只有当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人的幸福感才会大幅提升且幸福感才具长久性。“菜园子”生活对于农村老人而言基本满足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给其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农村老人在“菜园子”里忙碌既是劳动,又是运动;吸引孙辈劳动、教育孙辈,围绕“菜园子”享受与子女孙辈间的天伦之乐,感受“菜园子”生活的诸多乐趣,所以无疑会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

1.适量运动,农村老人壮当年。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生命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离不开体育运动。农村老人拥有一个硬朗结实的身体,不仅自己放心,也会让子女减少担心。农村老人每日打理的“菜园子”恰能满足其进行体育运动的需求。日常生活中,农村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家务是劳动也是一种运动,整理菜园子里的蔬菜、松土、浇水、清理杂草劳作过程又何尝不是进行多项运动呢?每日的劳动量也基本能满足老人的运动需求,农村老人围绕“菜园子”劳动的同时,对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改善人体心肺功能,预防老年痴呆、骨质疏松以及调解自身情绪、改善心理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才是预防衰老、保持长寿的关键所在。所以农村老人围绕“菜园子”日常劳动就是进行运动,既帮助解决家务又锻炼身体,享受劳动、加强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2.教育孙辈,天伦之乐老年享。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家人身心健康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老年生活。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裕,国民对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相应的农村家庭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其中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农村家长为了让子女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一般会将子女送到城市学校就读,家长也会进城打工或跟随其子女陪读,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一般在重大节假日时间则会回到农村家里与长辈团聚。“菜园子”则是农村老人与孙辈休闲玩乐的好去处,一起劳作,一起收获,吸引孙辈劳动,劳动过程也是教育孙辈过程,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会享受香甜的果实,不能通过不劳而获理所当然地享用成果,正所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农民一年的收成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庄稼地付出的辛勤、热爱的程度,所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伴随人的一生,人人都需要劳动,人的一生都在不同的劳动中度过。马克思把劳动比喻为整个社会都在围绕其旋转的太阳,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质,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劳动的发展史。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农村老人与孙辈陪伴过程,“菜园子”为他们提供了无限乐趣,吸引孙辈,教育孙辈,与孙辈的嬉笑吵闹声中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是一种幸福。

三、“菜园子”生活有助于和谐家庭、和美乡村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5]乡村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建而成,家庭和睦才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建设和美乡村发挥关键作用。农村老人的“菜园子”生活对拉近亲子关系、长幼关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团结;农村老人精心经营的面积不大的五颜六色的“菜园子”对进一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为建设和美乡村献出一份来自农村老人们的绵薄之力。

(一)“菜园子”生活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家庭是构成现代社会的最小组成单元,和谐家庭的建设离不开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家人关系融洽,家庭生活必然和睦。农村老人正如促进家庭关系融洽的润滑剂,增进子女们夫妻关系的和谐,加强亲子间的互动。现如今,虽多数年轻夫妻与长辈不在一块居住,但也会在一些重大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带子女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家里看望,与家里长辈团聚庆祝,其中农村老两口精心打理的“菜园子”正是孙辈玩乐的好地方,和长辈一块体验采摘的乐趣,与父母在宽敞的庭院里玩游戏,和小鸡小猫小狗追逐打闹玩乐,瞬间拉近长幼、亲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年轻夫妻间也趁着工作休息时间帮助长辈做一些平时长辈不易做的事情,定期检查家庭生活基础设施安全问题,“菜园子”里一些难搞的活计都帮他们处理得当,利用休闲时间彼此放松,亲闻乡土的味道,感受农家的快乐。一大家人吃着可口绿色的蔬菜,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家庭氛围融洽,家庭关系和谐。和谐恬静美丽的庭院生活激发夫妻间彼此的工作动力、激发农村老人的劳动积极性以及唤起孙辈们对乡村浓浓的依恋之情,促使一代代人努力生活、积极生活、热爱生活。

(二)“菜园子”生活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6]反映了亿万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为农民而建,依农民而建,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劳动积极性。美丽庭院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7]但农村老人所贡献的力量虽有限但尽力,就农村老人打理的干净整齐绿色健康无公害的“菜园子”以及整个庭院而言为实现乡村绿化格局以及乡村的进一步美化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提升了农村村容村貌,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一抹亮丽,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带来积极影响。农村老人尽心把自己庭院这一小块打理得井井有条,则是对和美乡村建设的贡献;农村老人们各自做出的一小步,则是为和美乡村建设迈出的一大步。

结语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多,农村留守老人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尤其农村老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菜园子”生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蔬菜食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诸多乐趣,打理一小块“菜园子”不失为体现农村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一种好方式。当然,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全社会都在为农村老人创设更多更好安享晚年生活的条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会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必将呈现一幅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菜园子幸福感子女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外婆的菜园子
乖乖兔的菜园子
扎西的菜园子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