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场域

2024-04-25 04:04黄焱森程孝良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宇宙思政评价

黄焱森 程孝良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成熟,“元宇宙”概念变得炙手可热。扎克伯格将脸书公司(Facebook)改名为“Meta”,表示公司以后致力于打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规划;百度也推出了一个名为“希壤”的元宇宙软件,为顾客提供虚拟空间定制服务。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元宇宙时代。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元宇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场域,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积极探索元宇宙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元宇宙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机理

(一)提供多样化实践教学资源。元宇宙整合了海量教育资料和教学数据,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逼真的虚拟场景,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沉浸式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一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共享。元宇宙允许用户自由进入和编辑创造,实现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为了打造丰富、全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方角色都需要协同参与,如学校、政府、企业、教育者、受教育者等。二是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学习资源。相较于传统思政课的学习过程,元宇宙能带来超越现实世界的感知体验,学生能充分调动身体多个感官系统参与学习,这种无限接近现实世界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产生具身学习体验。三是优化实践资源分配不均的方式。元宇宙提供的开放世界,打破了城乡壁垒、消除了地区差异,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元宇宙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二)赋予思政课智能教育环境。元宇宙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先进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虚实融合的场域,赋予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个智能的教育环境。

一是让实践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元宇宙根据现实世界的场景、物体及人的交往形式,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出一个超仿真化、开放自由的世界,解放学生的现实束缚。以往思政课传统教学难以开展的实践部分,如经费庞大的外出实践项目和历史场景等,在元宇宙中都能一一体验与验证。元宇宙能够进行场景的即时再现与创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知情意信行”全面发展。二是为师生提供情感互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还要进行情感渗透,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互动,让学生充分提高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认同感。由于无法整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的元素,现实世界的环境场景难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2]元宇宙为思政课提供开放、自由的场域,教师与学生得到有效连通,不再受物理环境,如场地、语言等的限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满足了师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互动需求。三是提供师资充足的实践教学环境。元宇宙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虚拟场域中生成了AI仿真机器人,实现了技术与教育的融合。AI仿真机器人能够帮助教师辅助课堂教学,提供智能答疑服务,缓解了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创设了人机协同的教育环境。

(三)支持个性化教学定制。元宇宙利用智能技术、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结合学生以往学习数据,智能生成符合学生个人学习习惯和风格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一是支持个性化学习定制。收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身体状况、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及学习成绩等数据,通过整理加工,分析出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与学习特征,打造个性化教学模式。二是支持差异化教学。元宇宙支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编辑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景,根据学生数据、需求,分析其个人特征、水平,生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场景。三是提供实践教学多种学习及活动形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特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需求匹配,诸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有利于师生开展多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现教学效果精准评价。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万物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作为数据被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化手段转换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测的变量。以往难以评估的思想、情感,借助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可视化技术,从隐性变量转化成显性变量,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估迎来了新的评价手段。

一是打破传统的思政课效果评价手段。传统的思政课效果评价手段片面性和孤立化严重,通常以教师经验、单一数据,如学生课堂出勤率或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对思想情感数据的获取、加工及构建算法模型、数据可视化处理、变量控制与演示等都在元宇宙中得以实现。[3]元宇宙技术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多维度考察,超越了“分数论”,打破了传统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实现思政课评价方式转变。学生穿戴虚拟仿真设备进入元宇宙开展思政课实践,对其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状态都能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并记录。在多维数据的支撑下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精准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从“理论知识评价”转变为“核心素养评价”。三是丰富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元宇宙能根据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时状态与历史记录,及时测量与预测学生的状态,实现过程与结构的精准评价。[4]元宇宙能创设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场景,通过设立一些复杂问题,观察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潜在风险

(一)认知不足导致技术成瘾。一是大学生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深入思考,但当学生沉溺于娱乐性本身时,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由于元宇宙的真实性,大学生容易混淆“虚拟的我”与“真实的我”,沉溺于虚拟世界,导致精神虚无、自我迷失,将元宇宙作为自我放纵、逃避现实的空间,甚至出现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此外,学生过分依赖从元宇宙中获取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由于元宇宙海量的信息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可以迅速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把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思政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迅速降低。[10]二是教师方面。部分教师无法合理教学安排虚拟教学课时,对元宇宙技术的依赖变成了过度崇拜,混淆了人与技术的辩证关系,落入“技术至上”的陷阱,导致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二)数字异化导致人文关怀缺失。元宇宙容易导致数字异化。元宇宙本身是由海量数据组成的全息虚拟宇宙,记录着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人对数据进行编写、控制转向数据对于人的行为规定、控制。当今,大数据被广泛使用,很多学者过度依赖数据,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的观念。[6]同时,元宇宙运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容易采集学生的实践数据和上课状态,但容易让教师用数据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7]部分教师更关注数字空间里的“虚拟人”,忽视了现实社会中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如果仅以数据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人的情感和行为完全数据化,缺乏人文关怀,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思政课的开展。

(三)资本逐利影响教育环境。元宇宙风潮席卷世界,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当前元宇宙的开发设计者主要是国内外的科技公司。自Roblox凭借“元宇宙第一股”上市之后,在半年内实现了公司估值的7倍增长,资本让元宇宙这个新兴概念一夜成名。虽然去中心化是元宇宙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元宇宙并未真正跳出传统中心化思维,打造的元宇宙只具备其部分特性。当前元宇宙行业缺失监管,行业标准模糊,各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基于自身优势搭建元宇宙平台,在自己的数字帝国中追本逐利,妄图在自身优势领域的元宇宙世界内形成垄断。虽然技术是中性的,但是资本是逐利的,用户在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搭建的元宇宙平台中进行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资本的影响。用户使用的平台归属于科技公司,其在元宇宙内创造的知识成果归属权存在版权争议。[8]大学生在元宇宙内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可避免会受到资本的影响,其教学实践活动的数据会被平台全过程采集,包括高度隐私、敏感的个人数据,如:学生所处位置、身体特征、运动机能、情绪信号等,存在泄露风险。

三、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探索教学模式,提高师生认知。利用元宇宙技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时需要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保障元宇宙技术在高校思政课领域得到合理运用。一是基于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明确元宇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具体操作规范、实践规范及监督管理制度,使平台建设发展符合育人要求,杜绝教育乱象的发生。二是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要紧贴教育主题,防止过度娱乐化,导致学生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在思政课实践中,虚拟教学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而是为了实现传统教学中难以开展教育内容。为提供思政课教学效果,要探索传统教学与虚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三是对教师进行元宇宙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如:开设教师培训班或开展讲座。让教师参与到思政课平台的建设中,提高教师的元宇宙理论知识,了解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方式,为平台中教学内容建设提供专业指导。此外,教师在思政课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元宇宙技术,帮助学生厘清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

(二)优化评价体系,规范数据使用。构建全面、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元宇宙技术支撑下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全周期、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记录并对数据深入挖掘与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及其交互活动数据化呈现。[9]根据不同场景、主体、内容评判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高校教师及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构建一个具有数据循环、不断优化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弥补数据环境下学生的情感缺失等问题,在数据评估时,“现实的人”才是教育者要关注的主体,教师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当给予学生情感支持与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现实世界的精神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是人,坚持育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10]只有不断优化评价体系,规范数据使用,用各项指标数据评价学生时还兼顾其品格、文化素养,才能使评价更加全面、立体。

(三)加强资本管理,完善监管机制。国家在元宇宙的发展中要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良性数字生态、维护元宇宙秩序制定相应政策进行规范管理。加快推进元宇宙技术的顶层设计,对元宇宙的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防范。加快构建元宇宙内的道德规范,推进元宇宙相关的科技立法,对元宇宙应用开发者、软硬件制造者、平台监督者进行约束,保障用户在元宇宙内的隐私安全和知识产权。对有争议的部分进行权威的法律界定与司法解释。监管部门需要依法监督互联网大厂、科技公司研发元宇宙平台的全过程,为元宇宙用户保驾护航。防范资本垄断局面,制定元宇宙的底层协议,规划制定元宇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路径,推进资本规范监管,给元宇宙视域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健康的空间环境。

猜你喜欢
宇宙思政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宇宙第一群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这宇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