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2024-04-25 05:50彭艳霞张冬先官莉娜杜琦洪仕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案例库法医案例

彭艳霞,张冬先,官莉娜,杜琦,洪仕君

(昆明医科大学 法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法医临床学是运用法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法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具有重应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点[1],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法医临床鉴定是法医类鉴定领域例数最多、最常见的一类鉴定,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法医临床学领域也不断拓展和深化,对法医临床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提升学生的法医临床学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高其岗位胜任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然而,目前法医临床学教学中案例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Learning,CBL)通过引入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法医临床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案件中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度,是有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效教学模式[2]。目前我国的法医学教育改革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法医学及分支专业领域如法医毒理学,有一些学者积极探索教学案例库的建设[3],也有很多关于CBL 教学模式在法医临床学中的应用研究[4],但仍缺乏系统、规范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建设模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该方案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库、教学组织方法创新融合和评价教学效果等环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1 案例教学法溯源及其实施要素

1.1 案例教学法溯源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隶属于模拟医学教育范畴,以临床实际案例为依据,把学生带入真实、特定的临床事件情景中,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发现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6]。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种实践性、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讨论交流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7]。

1.2 案例教学法实施要素

1.2.1 实施主体的专业性要求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案例教学是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因此,对教师的实践性、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更高效地保障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1.2.2 实施内容的科学性要求

根据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法医临床学课程质量标准为核心,案例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与法医临床学应用实践相结合,围绕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设计相应难度的案例,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鉴定思维,对于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应用型的法医临床学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3 实施路径的便捷性要求

案例库作为案例教学的支持系统,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十分关键[8-10]。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基础,通过搜集大量相关实际案例进而构建适合教学要求的系统、全面、完善、便于学习的在线案例库,可以为高校进行案例教学提供平台和资源[8-10],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并提升学生的法医临床学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建立法医临床学案例库是首要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2 法医临床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重水平轻能力情况仍然存在

理论型师资较为充足,实践型师资供给相对不足,而理论扎实且实践丰富、可以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更少。理论型教师授课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应用不足,因此,存在授课理论知识多、课堂内容枯燥难懂、学生难以有效吸收理解的情况。同时,虽然实践型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实践与理论融合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相分离,导致学生难以抓到知识重点。因此,即懂理论又懂应用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

2.2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法医临床学教学主要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讲授模式,对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11]。尽管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会穿插一些案例,但局限于举例式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因缺乏案例库的自主学习平台,学生课后无法及时复习讨论,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工作后存在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2、5]。

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虽然在目前的法医临床教学实际中,授课教师也会在讲授课程内容时结合相关案例开展教学,但大部分案例仅为章节内容相关举例,没有将案例与知识点相融合,且存在案例不典型、来源受限、时效性差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案例库,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选择合适的案例,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同时也存在案例选择偏倚的可能性。因此,建立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法医临床学教学案例库,可以贯穿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上高效实施案例教学法、课后自主学习安排以及形成性、终结性考核,均可以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与保障[11,13]。因此,案例库的构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切实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2.3 重结果轻过程矛盾较为凸显

目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考核方式单一,因缺乏系统丰富的案例库支撑,导致实践案例分析的应用能力考核不足,仅停留在理论考核层面,未能真正体现对阶段教学成果学以致用的目的[12]。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和现状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法医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大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提升学生的法医临床学实践应用能力已迫在眉睫。

3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3.1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丰富课堂实践,有效保障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

3.2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方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3.3 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案例库建设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包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案例教学的核心指引,案例库资源建设是重要工作[13-15]。因此,围绕课程质量标准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构建法医临床学案例库是实现课程案例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构建法医临床学案例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 搭建模块化框架,规范录入格式,构建法医临床学案例库

构建法医临床学教学案例库的框架是实现科学构建案例库的基础,因此,根据法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法医临床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的要求,围绕知识与技能目标,以章节为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可按知识掌握的层次将案例库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能力提升模块、综合运用模块,同时,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不同鉴定类别的案例,以鉴定实践中常见的损伤程度鉴定、伤残评定及医疗损害鉴定案例为主要内容并作为二级分类标题进行构建,以提供系统性的案例资源,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

入选案例库的案例需要设计统一规范的录入格式,以提高案例库的使用效率。案例录入可包括以下字段:(1)涉及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2)鉴定项目;(3)委托事项;(4)基本案情;(5)病历资料摘要;(6)法医临床检查;(7)分析说明;(8)鉴定意见;(9)案后思考;(10)参考资料。

3.3.2 案例入选标准

入库案例应从典型性、代表性、准确性、案件材料的充分完整性、案例反映的问题清晰明确、案例分析的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筛选,以服务教学。

3.3.3 时效性

时效性要求案例能反映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技术方法、标准及规范等,做到与时俱进。

3.3.4 体现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不仅要覆盖专业知识点,更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3.4 教学组织方法创新融合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方式。本方案以案例教学为核心,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PBL—CBL—TBL—翻转课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4.1 建立依托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案例库检阅系统,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互联网 + ”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将案例编写入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丰富教学资源形式、共享典型案例、实现数字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主要关键词检索、全面展示案例内容,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与所需内容相契合的案例材料,实现案例库的高效利用。

3.4.2 案例教学

以网络教学平台的案例库为案例来源,以案例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医临床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贴近实际、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3 现场模拟鉴定

以网络教学平台的案例库为案例样本来源,通过现场模拟鉴定,让学生了解实际鉴定操作的流程和鉴定要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模拟鉴定是一种具体、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4 小组讨论汇报

以网络教学平台的案例库为案例来源,选取典型案例,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小组讨论是一种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案例讨论的结果开展翻转课堂并进行PPT 或者思维导图式的汇报,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4.5 讲授和演示

通过讲授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讲授和演示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5 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反映出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本方案针对使用案例库进行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5.1 评价案例库构建质量

(1)使用前对案例库的评估。评价所选择案例类型、分布及其合理性,通过试运行,教师对案例库的使用方法及便利性进行评价,同时,聘请相关教学专家对案例库的实用性进行评估。

(2) 应用于教学后的初步效果评估。对教师以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案例库使用的便捷性及实用性,以及案例内容的有效性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是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同时,结合课程网站学生使用案例库的数据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3)案例库的持续完善。案例库正常运行后,每学期末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围绕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适用性与实用性、时效性,以及案例库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持续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案例库使用的真实感受,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案例库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案例库真正服务于教学,切实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法医临床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5.2 评价学习效果

(1)知识目标:通过对线上案例库具体案例的学习与讨论,采取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法医临床学知识掌握的情况。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考核、现场模拟鉴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线上案例库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及PPT 汇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课程学习过程的表现及法医临床学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运用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该方案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形式,通过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库、教学组织方法创新融合和评价教学效果等环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法医临床学案例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法医临床学教学中案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案例库法医案例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虫虫法医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MTI朝鲜语同声传译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