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4-04-25 03:45平凉经
发展 2024年1期
关键词:平凉市增加值服务业

平凉经

近年来,平凉市紧扣“三基地两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建设,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集中精力抓项目、促招商、兴产业,全力以赴强支撑、育动能、夯基础,全市经济承压稳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但仍有一些困难问题和潜在隐忧不容忽视。展望2024年,平凉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加快招商引资成果转化,按照“煤头化尾、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全链条发展要求,不断增强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022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平凉市紧扣“三基地两区”建设,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集中精力抓项目、促招商、兴产业,全力以赴强支撑、育动能、夯基础,全市经济承压稳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经济运行稳步增长

2022年末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1.58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为近七年来最高,比“十三五”平均增速高近3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480.08亿元,同比增长5.9%。数据表明平凉市经济大盘稳固、经济运行持续稳步增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2022年平凉市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经济作物蔬菜、中药材、园林水果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多元。2023年上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4万亩,整治撂荒地4.7万亩,平凉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75.56万亩,增长2.6%。牲畜存、出栏增长较快,牛、猪、羊存栏分别增长5.3%、2.5%、8.4%,出栏分别增长10.9%、6.2%、13.9%,增幅居全省之首。平凉市着力打造“牛果菜薯药”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91亿元,比2020年增长32%。平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崇信县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级示范园创建,静宁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静宁县、庄浪县纳入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前三季度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05.14亿元,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二)工业总量规模壮大

平凉市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53.44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9%。2018-2022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4%。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6.9亿元,实现增速12.6%,居全省第二位,增速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其中煤、电、建材三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1.5%,比上年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领作用明显。2022年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为373.72亿元、75.14亿元和53.43亿元,分别是2018年的2.3倍、2.35倍和3.56倍,规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96个,邵寨煤礦新核增产能120万吨,新周煤矿全面恢复生产,五举煤矿新调增产能60万吨并联合试运转,加快推进灵台电厂、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构建装备制造、生物制造、绿色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链条。2023年上半年,平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2.04亿元,增长5.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加速回暖

2022年平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99.14亿元,同比增长7.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势较好,比2021年增长25.8%;金融业增长7.4%;房地产业增长6.0%;教育、卫生等其他服务业增长8.2%。受经济环境影响,平凉市批发和零售业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1.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2.16亿元,比2021年下降1.17%。2023年上半年,批零住餐业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13%、9.5%、20.4%和29.6%,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7%。平凉市制定了加快建设文旅康养基地实施意见,实施崆峒山基础设施改造等文旅产业项目94个,引进省公航旅集团重组平凉文旅投公司,一批特色文旅休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农旅融合项目建成运营,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1.4%和20.5%。前三季度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32.91亿元,增长6.2%,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

(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平凉市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6:29.7:46.7,从2015年开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呈现明显提升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呈现逐渐缩小趋势,第三产业逐渐占据重要位置。此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稳定在50%左右,只有2022年占比回落为46.7%,第二产业占比由2012年高峰时期的54.6%下降到低谷时期2020年的24.2%,之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逐步呈现回升向上态势,2022年达到29.7%,但“三二一”总体格局未变。

二、平凉市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总的来看,2023年上半年平凉市经济社会运行平稳。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态势尤为激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

(一)经济稳增基础不牢

平凉市经济发展尚有一些困难问题和潜在隐忧不容忽视。在全省范围相比,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慢,市内各县(市、区)之间差距较大。平凉市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86.91亿元,总量及增长率在全省均排名第10位次,相比2022年上半年排名下降3个位次,排名靠后;而人均GDP排名也在第10位次,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各县(市区)数据来看,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市、区)有3个:2022年崆峒区GDP总量最高,为193.03亿元,增速7.3%,华亭市GDP总量位居第二,为101.46亿元,增速9.3%,静宁县GDP总量为100.01亿元,排名第三,增速7%。崆峒区GDP总量是经济体量较小的崇信县、泾川县、灵台县GDP总量的3-4倍,增速最缓的县是庄浪县,比增速最快的灵台县少2.9个百分点。

(二)固定投资拉动乏力

从市场需求来看,固定投资拉动经济作用明显,但投资结构仍不够优化。从产业看,2023年上半年,平凉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一产投资下降0.2%,二产投资增长58.6%,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7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100.4%,而制造业投资下降22.9%。三产投资持续低迷,其中,交通运输、水利、教育、文化等行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

(三)产业支撑基础薄弱

平凉市第一产业中除苹果产业规模占到全省苹果种植面积21.9%的份额外,蔬菜产业仅有2.96%的份额。其他诸如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饲草产业均处于低份额状态。肉牛产业、生猪产业同样存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从全市范围看,种植业、养殖业主要体现出“散点开花”的态势,优势特色产业分布不均、不连片。

工业主导作用不强。2022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为35.9%,比2020年高25.7个百分点,比2021年高10.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在全省14个市州位居第8位,增速12.8%居全省第二位,工业经济逐步回升,但与“十四五”工业发展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一直徘徊在18亿千瓦时左右。2023年,煤、电等重点行业不景气,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部分煤矿搬面停产、外煤进口增加、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量价齐跌”;受新能源电量满发、电价降低影响,火电企业进入调峰状态,上网交易电量减少,产值下滑,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煤、电行业稳增长压力大。新入规企业少且规模小,拉动作用不足。工业经济提升一产、拉动三产、吸纳就业、带动城镇化进程的作用仍然相对较弱。

(四)消费拉动效应欠佳

分城乡来看,平凉市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2018-2020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略有上涨,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2018-2022年平凉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下降幅度较大,而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幅度较小。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平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9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80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79亿元,占总人口53.21%的农村,消费总额仅为城镇的11.93%。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持续增长,餐饮消费、旅游消费等线下接触型服务型消费稳定恢复,但服务型行业恢复速度低于预期,汽车、家具、建筑装潢、家电等改善型消费依然不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三、2024年平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全省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竞相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平凉市要抓住政策利好集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抢抓机遇中做好转化落实。

(一)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工业优化升级

紧扣“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按照“煤头化尾、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全链条发展要求,着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传统产业“底盘”作用,提升新兴产业“增量”作用,工业要回稳攀高,尽释潜力,不断增强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60万吨甲醇稳定生产、20万吨聚丙烯达产达标,加快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建设,推动煤化工产品提质扩量,力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55亿元。加快培育新兴领域产业。当前,平凉在新能源项目、淀粉糖、淀粉基材料、光学电子及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瞄准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优化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推动特色产业高效发展。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扎实开展苹果产业“十大转型提质”行动,加快优然牧业万头全群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和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抓好秋粮生产和苹果产销,推进“三品一标”体系建设,促进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3.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打造发展主引擎

促进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展空间、优质高效发展。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提质发展现代物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社区生活服务,积极促进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民生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另外,还要推进零售批发、物流、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清洁化、绿色化发展,培育认定一批现代绿色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转变、向绿色迈进。

(二)扩大有效供给,全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

1.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持续引大引强,前期项目抓跟进、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全力加快招商引资成果转化,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经济大发展。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定经济的关键抓手和第一支撑,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完善“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的招商机制,力争在重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2.优化项目推进体系

落实项目工作“4+2”管理机制,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建立完善专班专责专策服务推动,打通项目审批、规划、用地、资金等梗阻制约,深化“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坚持签约与落地两手齐抓,前期谋划、中期盯引、后期落地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实产业链、节会招商等工作,积极策划筹办外出招商引资和文旅推介活动,招引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链上”项目、标志性项目落地平凉。

3.强化要素供给保障

畅通项目建设“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强化能源、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供给,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三)深挖消费潜力,扩容提质激活力

1.创新消费场景

打造能逛、能玩、能买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把文商旅体娱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购物的同时,将“多元的消费业态”和“丰富的消费场景”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发展体验式消费。广泛开展各类促销活动,继续发放电子消费券,推动餐饮、娱乐等行业消费快速增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升温,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

2.扩大文旅消费

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抢抓暑期消费旺季、国庆假期等客流高峰,发挥避暑旅游优选地的品牌效应,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培育康養公寓、特色民宿、房车营地等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动泾川温泉小镇、海寨沟旅游度假区、崆峒山游客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旅游专列运行,高端策划开展系列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外来消费人群。

3.激活农村消费

深入推进县域商业建设活动,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向农村延伸网络,完善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工程,畅通农产品和消费品双向流通渠道。

猜你喜欢
平凉市增加值服务业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平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平凉市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