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科研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2024-04-25 09:33孟晓东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4年44期
关键词:颜宁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

孟晓东

走近人物

她,科研履历并不复杂,却可称优秀:科研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出的年度十大进展,因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入选《自然》杂志评出的“中国科学之星”……她,就是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颜宁。

科学之美

1996年,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在清华,颜宁度过了丰富多彩的4年。而决定颜宁科研道路的,则是她从2000年8月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7年留学生涯。她师从施一公教授进行了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进而对微观世界下的生命过程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也生成了在科学领域飞翔的彩色翅膀。在普林斯顿大学,除了自然之美,颜宁更领略了科学之美,给颜宁上课的大都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院士,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典论文以及课本里的很多东西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能把每个科学发现讲得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会让学生觉得原来学生物可以这么好玩!其中,让颜宁最难以忘怀的,是普林斯顿的一对教授夫妇,他们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丈夫还是1995年的诺奖得主。颜宁是个夜猫子,很多时候晚上11点了还看见他们夫妇在各自的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果蝇,那种淡定从容、简单执着让颜宁感动,她觉得自己将来就是要这个样子,很简单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解读密码

2007年,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回到本科母校,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说到自己回国的目的,她坦率地谈道,祖国正在快速发展,中国需要我们年轻人来注入新的血液与动力。在清华的10年里,颜宁取得诸多科研成果,成为中国青年科学家领军人物。她在医学院独立建设并领导了一个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独立研究之路。2010年8月,清华大学曾聘请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年轻教授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颜宁博士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颜宁的高光时刻在2012年1月,当时,首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揭晓,共有12个国家的28名科学家从76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颜宁等7名优秀科学家入围。

耐得住“宅”

短短5年,从“白手起家”到连续突破,似乎幸运之神一直眷顾着颜宁。当回顾这段“充满运气”的经历时,颜宁坦言:“最关键的是不畏艰难。其实现在想想,很多人觉得膜蛋白难,可能是最开始就被吓住了,没人敢去做。”确实,只有不畏艰难,才有可能创造卓越,颜宁和她的团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论才智我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觉得搞科研最重要的还是专注,也就是要能耐得住‘宅。”颜宁每天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差不多能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到了紧张的攻坚阶段,干脆不分黑白连轴转,“宅”在实验楼不出来。颜宁说:“别人可能会觉得做实验、写论文很枯燥,但我乐在其中。”在颜宁看来,做科研跟艺术创作一样,是很美妙、很激动人心的事,那些在旁人看来枯燥无趣的膜蛋白结构,仿佛都有着神奇的生命力。

归去来兮

2015年之后,颜宁陆续收到欧美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的聘任邀请,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对于自己的选择,颜宁说:“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2022年11月1日上午,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2023年3月22日,颜宁以深圳市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兼)身份出席深圳湾实验室员工大会,这意味着她“官宣”归国不到5个月就再担新职。对于自己的种种选择,颜宁曾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几十年到百多年的尺度,那么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对我而言,只是觉得我很简单地去喜欢这么一个世界(指科学的世界)。”

素材解读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你是知识的创造者,要学会从细小的进步中寻找到成就感。”科学世界让颜宁着了迷,她乐在其中。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自然也离不开人才的竞争。因此,离美回国看似是颜宁的个人选择,其实是当前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流动的一个缩影。可以说,颜宁的回歸是一种必然,不仅因为国人的呼唤,背后更是中国大幅提升的科研水平和日益得到改善的科研大环境对顶尖科学家的吸引力,是她对祖国的一片赤子情怀。

适用话题

兴趣、专注、清醒、追求、压力、幸福观、热爱科学、科学之美、耐得住寂寞、赤子情怀、榜样的力量……

运用示范

示例1:干事业要耐得住寂寞。

板凳要坐十年冷。绘画大师黄宾虹曾教诲其弟子:“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我国年轻的生物学家颜宁就是一个颇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她曾说搞科研最重要的还是专注,也就是要能耐得住“宅”。古人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者的境遇,在我们的世俗社会中是悲凉的,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孤独者绵延不绝,从而使人类历史闪耀着智慧思想的光芒。

示例2:学会给自己加点压。

压力具有两面性,弱者将压力视为不可征服的劲敌,而强者却将压力转变为生生不息的动力。我国年轻的生物学家颜宁就是后者,为此,这位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就曾舍弃了清华大学而远赴美国。相信,她如今选择归来,也同样是想给自己加压。事实证明,能够给自己施加压力并勇于面对压力的人,最后往往会收获成功。

猜你喜欢
颜宁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
Haun Saussy, The Making of Barbarians: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ltilingual Asia
电影摄影机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清华学术女神”在线打假
《普林斯顿大学藏西夏文<法华经>》读后
阳关故人
异同
试探普林斯顿大学之办学特色
征服世界的人不分男女
一段苦涩又奇特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