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幼儿种养笔记课程的实践探究

2024-04-25 07:09黄凯玲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金鱼种养乌龟

文 黄凯玲

幼儿园种养活动作为幼儿一日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种养活动,探讨种养笔记对幼儿今后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幼儿园本班种养笔记的实施

(一)种养对象的选择

种养对象的选择对后期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班级种养活动中,我们选择了金鱼、乌龟和绿色植物等作为种养对象。这些对象既带给幼儿观赏的乐趣,又易于幼儿观察、照顾。金鱼、乌龟、绿植等的生命周期相对稳定,这确保了幼儿能够持续进行观察、记录和学习。

(二)种养笔记的制定

为了记录观察过程、反思种养活动,我班制定了详细的种养计划。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用于记录观察种养对象的外观和行为变化,以及幼儿当时的感受。

(三)实施过程

选择合适的种养对象、制定详细的种养计划、记录有效的种养笔记,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支持。为了确保种养记录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在种养活动中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定期组织幼儿观察种养对象的生长变化,并与幼儿一起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金鱼和乌龟的饮食习惯,以及它们对水质的需求等;引导幼儿观察绿植的叶片变化,指导他们怎样正确浇水、照顾生病的植物。

幼儿的观察记录可以以绘画、写字、拍照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伙伴们分享,促进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学会了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还学会了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和及时反馈。

二、课程实施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种养方法对幼儿园种养课程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班级“种养角”的搭建、园所“种养区”的规划、师幼之间的亲密互动等都是一些常用的实施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搭建班级“种养角”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在幼儿园开辟一块小场地,搭建生态角,让幼儿参与到种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通过搭建“种养角”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卸下幼儿的心理防备,让幼儿全身心投入种养活动中,让幼儿发自肺腑地喜欢种养活动,为后期记录种养过程奠定基础。

(二)幼儿积极参与合作

幼儿积极参与与合作是有效实施种养活动的重要前提。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种养活动的欲望。在活动中,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引导和互动

师幼互动与引导是开展好种养活动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给予提示、鼓励表达等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及时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绪。通过以上引导和互动,教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种养活动成效。

三、案例介绍

(一)金鱼

幼儿A 不仅观察到金鱼的追逐行为和对水质的喜好,还将这些观察结果记录在他的种养笔记中,并在笔记中提醒自己要定期清洗鱼缸、添加水质调节剂。这一记录有助于A 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金鱼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他将来更好地养护金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乌龟

幼儿B 特别喜欢观察小乌龟,通过长期观察,她发现了很多关于小乌龟的小“秘密”。为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们,她将这些观察结果记录在种养笔记中。她用绘画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乌龟游泳的时间和频率,以及乌龟对龙虾钳子的兴趣。她还记录了乌龟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偏好、反应,以更好地满足乌龟的饮食需求。

(三)绿植

在班级的“种植角”,我们种养了很多绿植,幼儿C 观察到绿植叶片变得越来越绿,并将这个观察结果记录在他的种养笔记中。他还记录了每天浇水后,叶片的清洁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这使他能够定期检查绿植的光照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C 的种养笔记为他更好地照顾绿植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实践效果评估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评估课程的实践效果时,收集与分析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幼儿在种养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发展趋势。

(二)重视幼儿的种养体验与认知

评估课程实践效果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种养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言行,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引导、鼓励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

(三)种养笔记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在种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记录自己在种养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帮助他们加深对植物、动物和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通过种养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讨论与展望

(一)种养课程的优点与限制

在本研究中,通过实施种养课程,幼儿收获一系列益处。首先,通过参与种养活动,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其次,种养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然而,种养课程也存在一些限制。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植物和动物的种植和养殖知识有相当的了解,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种养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对于一些幼儿园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二)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我们侧重于观察幼儿在种养课程中的表现和反馈,对于课程效果的评估主要以定性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更全面地评估种养课程的实施效果。此外,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幼儿的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幼儿对种养课程的个性化需求。

(三)建议与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建议对种养课程进行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例如,引入科技手段,结合虚拟技术打造多样化的种养空间,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我们还可以与社区、家长和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营造优质的种养环境,推动种养课程的持续发展。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意识,引导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总之,种养课程在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方面展现了一定的实力,为种养课程的优化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确保种养课程的顺利实施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金鱼种养乌龟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可爱的小金鱼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小金鱼
乌龟
小金鱼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