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红色文化的幼儿“一核三阶”式品德启蒙教育策略

2024-04-25 07:09张艳云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盐城传统节日品德

文 张艳云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品德启蒙”是幼儿园办园方向的关键要素。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品德启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行为。盐城是一座“英雄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本研究秉持“立德树人、幼儿为本”的理念,深入挖掘盐城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幼儿品德启蒙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核三阶”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一核”要义,聚焦生本有温度

(一)把握育儿视角,建立积极情感

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 幼儿成“人”。因此,我们精准把握好育人视角,科学、合理地规划一日生活,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关联,帮助幼儿高效地参与到品德启蒙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积极挖掘和开发地域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品德启蒙的教育内容,打造出和谐、实践、家园共育的良好品德教育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践行幼儿为本,累积经验方法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秉持着“幼儿为本”的理念,通过有效、多元、适宜的途径,让幼儿最大程度地参与其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提升能力与素养。

在园本品德启蒙教育课程构建中,我们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等,选择合适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方式等,构建课程框架,开展教育实践,促进幼儿在实践体验与思考感悟中,不断累积品德经验,实现品德启蒙。

(三)正向传递平台,养成优良品质

幼儿思维社会化发展需要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的支持,分享和交流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有效方式,幼儿能够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稳定的精神品质。我们引导幼儿围绕盐城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真实、具体、社会化的活动为基础,开展幼幼、师幼、亲子互动,进而实现品德启蒙和教育的目的。同时,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加深幼儿理解、养成良好品质的过程。

在品德启蒙教育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幼儿熟悉的“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等红色资源,从传承红色基因的视角构建课程,秉持“整合+拓展+创新”的原则,创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主题式活动教材,为品德启蒙教育搭建起正向传递的平台。

二、“三阶”策略,锚定实践有质效

(一)激趣:红色情境点燃热情

兴趣是幼儿学习、探究的内部驱动力。情境化教学作为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能够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以具体化、真实化的情境再现在幼儿面前,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体验、探究、互动等学习活动获取知识。这也是品德启蒙教育与实现生活连接的通道,能够让幼儿在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连接和转化。由此,不仅能够降低幼儿理解和掌握品德概念的难度,还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度与参与度,提升品德认知。

我们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主题德育活动,对品德启蒙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进行优化,设计了“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思育情”三个主题德育活动板块。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以境育情”主题德育活动并没有采用传统游园活动的方式进行,而是围绕红色电影、红军长征等设计真实、具体的红色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深入、广泛地了解红色文化,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我们以升旗仪式作为德育的主阵地,赋予幼儿“我是小小升旗手”的身份,让幼儿了解升旗仪式中蕴含的红色内涵。“我是小小升旗手”主题德育活动采取持续开展的方式,即将以周一为固定时间的升旗仪式,拓展到一周、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并将品德启蒙从“国旗下”延伸到班级、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以丰富多元的品德启蒙实践活动,浸润幼儿的灵魂。

(二)育能:传统节日实践锻炼

传统节日是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契机,对于幼儿的品德形成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将传统节日融入品德启蒙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联结,如通过德育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活动庆祝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在传统节日的体验中塑造良好的品格,使品德启蒙教育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节日主题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有效覆盖诚实、尊重、爱心等不同方面的品德要求。

在基于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品德启蒙教育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研究成果,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海盐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民间体育游戏等,以创造性视角,在小、中、大三个学龄阶段开展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老师亲又亲”“我是中国人”“黄海明珠——盐城”“最炫民族风”等活动。以“最炫民族风”活动为例,该活动分为劳动、艺术、文学、经济等板块,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信息技术、采访调查等实践性活动,了解地方文化发展、传统节日特色,并最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品德启蒙教育的活动成果。

(三)培智:互动平台促进内化

分享是集思考、聆听、表达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在基于盐城地域红色文化的品德启蒙教育中,引导幼儿分享自身的感受与观点是尤为重要的。基于此,我们为幼儿搭建交流的平台,拓宽幼儿互动的路径,引导和激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和教师分享自身的收获和感悟。与此同时,分享交流平台也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开放的品德启蒙教育环境,让幼儿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与思考,促进了优秀品德的内化吸收和外化实践,提升了幼儿的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我们还在班级设置“品德分享角”,引导幼儿结合品德启蒙教育的内容,自主搜集生活中蕴含着良好品德素养的行为,包括同伴、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的表现,以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展示在“品德分享角”。此外,我们还设置线上“品德分享角”,针对盐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幼儿通过自主绘本阅读、亲自实地探访等活动,了解盐城红色文化中革命英雄的优秀品德、红色事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拍照、拍视频或绘画等方式,记录生活中蕴含着良好品德的行为举止,让幼儿说一说记录下来的品德行为,具体解释“是什么”“为什么”等,并上传到线上共享平台,供幼儿、家长和教师一起学习。

“线上+线下”分享交流平台的设置,使幼儿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碰撞思维,更加广泛和深入地理解品德,同时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此外,我们对幼儿的分享提供有效支持,以无评价压力的方式促进幼儿积极参与、自由表达,了解品德在生活中的表现,在熏陶与感染中形成品德模仿行为,促进幼儿将品德内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行为,达成品德启蒙教育的目的。

(四)创生:品德评价持续生长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性环节,有着诊断、反馈以及激励等正面影响、干预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幼儿的学情,并提供反馈,帮助幼儿深化理解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为了提升品德启蒙教育成效,我们将评价指向幼儿的品德发展情况,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提升品德启蒙活动的引导性。一是随机与班级部分幼儿进行互动访谈,了解幼儿个体对于品德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情况;二是在幼儿参与品德启蒙教育活动过程中,加强观察记录,并提供相关指导;三是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幼儿在分享与思考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四是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将基于盐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幼儿品德启蒙活动中形成的学习资料,制作电子版《红色幼儿成长档案》,向幼儿提供专业化、全面性的评价。这是幼儿个体品德发展的情况记录,是可持续使用的评价依据,能够为幼儿发展创生新动力,促进幼儿的品德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盐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幼儿品德启蒙教学实践的开展,我们以“激趣”为先,让幼儿在自身兴趣的驱动下参与进后续的实践活动;接着,通过“育能”“培智”“创生”等环节,让幼儿广泛、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盐城地区红色文化,推进品德启蒙教育,让品德启蒙教育“落地开花”。

猜你喜欢
盐城传统节日品德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