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林木资产折旧方法对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的影响

2024-04-26 08:28何国业韦兰英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消耗性林木树种

何国业 黄 凡 韦兰英

(作者单位:1.广西盛麒科技有限公司;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

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特性和自然增值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CAS5)的规定,生物资产分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及消耗性生物资产三类。林木资产属于生物资产,是森林资源经营的主体,在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一树种(林木资产)由于经营目的不同,其相应的生物资产类型也不同:例如马尾松林分作为防护林或特用林时是公益性生物资产(防护林和特用林是公益林),作为脂材两用林时为生产性生物资产(脂材两用林是指当林木生长数年后实施割脂,即生产松脂数年并达到一定年限后再采伐林木生产木材的林分),作为工业原料林时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工业原料林是指单纯培育生产木材的林分)。由于林木资产具有自然属性、种类庞杂、生长周期长等特点,目前对林木生物资产的确认、划分、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一些研究[1-5],但缺乏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运用不同林木资产折旧方法对项目财务分析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随着国家出台天然林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政策,我国木材供给压力骤然增加,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提高木材生产自给能力,我国于2012 年提出了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国储林建设”)。广西作为全国国储林建设重点省区之一,已经开展了两期国储林项目建设。近年来,由于社会资本大量投入广西国储林基地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本文就两种不同林木资产折旧方法对国储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研”)财务分析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

广西位于我国南疆,地处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良,林木生长较快,是我国首批启动国储林建设的省区之一。2015 年至2020 年,广西林业集团和13 个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通过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施了国储林第一期项目建设[6-8]。为加速推进广西国储林项目建设,2021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双千”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2025 年)》发布,明确要求“到2025 年全区国家储备林贷款达到1 000 亿元,新建国家储备林1 000 万亩”的“双千”目标。从2021 年起,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广西各县(市、区)及自治区直属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启动国储林第二期项目建设。截至2022 年年底,两期项目共完成建设国储林面积超过73 万公顷,推动发展林下经济建设超过1 万公顷,撬动社会融资超过160 亿元造林投资,营造林建设规模稳居全国第1 位。国储林建设项目带动林地林木经济价值提前变现,给项目区林农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超40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 万个,对广西山区的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特点

国储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造、森林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开展人工商品林建设,营造和培育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及大径材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广西因自然条件优越,国储林建设可培育树种类型丰富,其中短周期(轮伐期6 ~10 年)速生树种有桉树、泡桐(绿桐)、相思、杨树等,中周期(轮伐期11 ~25 年,也可以进行大径材培育延长至26~31年采伐)速生树种(或珍贵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桦木、刨花润楠、红椿、香合欢等,长周期(轮伐期超过26年)树种有闽楠、香樟、大叶榉木、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全区国储林基地建设特点:第一,项目经营期周期一般为30 年,项目建设期银行贷款金额低于总投资的80%,其中建设期一般为8 年,建设期仅还本金,运营期一般为22 年,运营期需要还本付息;第二,采用短、中、长三个周期树种相结合;第三,根据本地林业发展需要,各项目分别增加了油茶、竹材及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树种或作物;第四,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有的项目还增加了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建设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三、“固定资产折旧”种类及“林木资产折旧”处理方法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表明,项目建设投资形成的全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9]等。按照《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在林业投资项目中项目建设投资形成的林木类(含经济林类及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等)生物资产原值全部计入“固定资产”(含无形资产,下同),在可研分析中,采用“年限平均法”予以折旧[10](含摊销,下同)(以下简称“常规固定资产折旧”)。按照CAS5 规定,林业项目建设投资所产生的林木类生物资产可分为“公益性、生产性及消耗性”三类生物资产[10-13],“公益性生物资产”提供的产品是社会公益效益,不计提折旧[14-15];“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培育林副产品、达到预定生产经营为目的,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当期损益;“消耗性生物资产”将在产品收获时,按“个别计价法”一次性予以回收(以下简称“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

四、“林木资产折旧”对可研“财务分析”的影响

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可研的核心内容是“财务分析”,对于林业营造林投资项目,其核心指标要求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8%以及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8%)≥0[16]。按照CAS5规定,在可研中,林木资产应按照“公益性、生产性及消耗性”三类生物资产计提折旧或处置,而目前可研“财务分析”中的林木资产基本上还是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引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概念后,由于林木资产折旧方式不同,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将导致项目折旧值不同、“固定资产残值”差异较大,也将影响贷款偿还、总成本费用以及财务计划现金流量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等[12],可能致使部分国储林项目贷款前“财务分析”可行,按照“常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后“财务分析”不可行,项目将被抛弃,而如果采用“消耗性生物资产”方式回收,其项目“财务分析”结论仍然可行,项目将被保留。

五、举例说明

为说明“林木资产折旧”方式的差异对可研“财务分析”的影响,现举实例予以说明。本实例为多树种造林项目,采用“最大还款能力”偿还贷款。由于项目经营面积较小,无法平衡运营期内每年产品的产出,为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在运营期内,某些年度需要补充项目资本金投入来确保各年度正常还本付息和项目运营。由于项目采用两种不同的“折旧”方式处理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可研“财务分析”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该项目投资造林面积1 000 公顷,其中西南桦600 公顷、马尾松200 公顷、速生桉树200 公顷,均分2 年完成造林(每年造林500 公顷,其中西南桦300公顷、马尾松和速生桉树各100公顷),造林后(含造林当年)连续抚育3 年,然后按各树种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及采伐利用规程实施生产经营。项目计算期17 年,其中建设期4 年、运营期13 年;项目总投资4 045 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3 196 万元、建设期利息279 万元(项目建设期投资3 475 万元,需要贷款2 700 万元),流动资金570 万元;项目产品销售收入30 544 万元,经营成本11 175 万元。因采用的“折旧”方式不同,将显著影响项目投资可研“财务分析”结果:

第一,引入“生物资产”概念后,项目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折旧”由原来的“折旧费与摊销费”两项变成了“折旧费、摊销费及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三项。

第二,在运营期内,如果使用“常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值较大,每年本金偿还相对较多(借款偿还期约14 年),导致出现“累计盈余资金”为正数的年度较少,仅项目运营期最后两年才出现“累计盈余资金”正数,因此,需要补充“维持项目运营”的投资也较多。如果使用“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方法,仅回收当年其回收值较大、可“偿还债务本金”较多外,其余年度因折旧值较小,偿还的本金数量相应较小,同时,由于各年度总成本费用较少,有4 个年度“累计盈余资金”为正数,能有效反映各年度经营利润情况,需要补充的“维持项目运营”投资较少,运营期资本金投入也相对较小。

第三,项目融资前“财务分析”结果可行的项目,融资后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如果采用“常规固定资产折旧”,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7.22%(暂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小于8%,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ic=8%)为-494.83 万元,小于0,项目“财务分析”结果不可行;如果实施“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方式“折旧”,项目“FIRR”为8.07%、项目“FNPV”(ic=8%)为39.23 万元,大于0,项目“财务分析”可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结果将获得通过。

六、结论

国储林项目“经济影响评价”效益显著,但在项目贷款融资后,按照“常规固定资产折旧”可能导致项目“财务分析”不可行,而如果采用“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方式折旧或回收,其项目“财务分析”结论可行,项目将会被保留。因此,采用“消耗性生物资产回收”方式折旧或回收,可拓宽项目投资范围及项目的融资渠道。

将林业造林类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改为按照“公益性、生产性及消耗性”三类生物资产实施折旧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折旧方式,加速投资项目的生物资产回收,从而有效开展财务成本核算。

根据CAS5 规定,对于林木类资产应按照要求分“公益性、生产性及消耗性”三类生物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分类据实核算有利于地面实物与会计账面资产金额在记账与折旧方面有机统一,确保账实相符,便于准确核算项目成本收益,有利于项目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消耗性林木树种
如何有效防范消耗性生物资产审计风险及做好应对措施?
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探析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如何控制消防部队消耗性经费开支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