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影戏传统社会价值的现代变迁

2024-04-26 08:56刘芳王秀娟Ongsiewkian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影戏皮影戏农耕

刘芳 王秀娟(Ong siew kian)

(湖南科技大学1 ;马来亚大学1,2)

一、湖南影戏的历史沿革

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很受广大群众欢迎。湖南是皮影戏传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直至今天,湖南影戏仍然使用传统皮影传播至湖南时使用的同一类型的材料。中国皮影戏研究学者魏力群认为,湖南影戏是因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后,皮影戏艺人随着迁徙的民众流散到湖南等地的[2]。目前有史可考的湖南影戏最早史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写的一首词——《念奴娇·影戏影》。词中写道:“笑啼俱假,但绰约风流,依稀还似。半壁粉墙低映月,卖弄佳人才子。情丝牵引,清光回照,漫道伤心死。猛然觑破,原来情薄一纸。应是缥缈飞仙,当年窃药,落在银蟾里。半面人间高处望,传与霓裳“”歌吹。有意留仙,难禁夜短,还怕灯花坠。迷楼吐焰,倩谁挽住香袂”[3]。从词题可以看出,该词描写的就是影戏的表演。王夫之一生基本生活在湖南,这首词是其晚年的作品,因此可以断定该词描写的是湖南影戏。从上阕的内容来看,描写的影戏应该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湖南纸影戏[4]。全词借影说事,寄托了词人的思想,同时也描述了当时湖南影戏的一些特征。首先词中“清光回照”,说明是在晚上表演;舞台前面有影窗、灯光,幕布后面有伴奏,表演的内容应该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原来情薄一纸”这句词直接说明人偶是用纸张材料做的,同时也间接表明描写的就是湖南纸影戏[5]。基于以上论述,可以认为湖南影戏的形成时间最迟是明末清初;在此时期,湖南的纸影戏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可以供群众娱乐消遣。文史资料显示可借影戏演出来描写事件,证明当时的影戏演出已经有故事情节,并可反映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同时,这些资料也反映出湖南影戏是如何与社会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和必然产物。

二、农耕文化对影戏的需求

李跃忠在《湖南影戏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指出,从中国皮影戏的起源地来看,皮影戏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农耕文化是指在中国数千年农业生产中积累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湖南农耕文化的特点深深影响着湖南影戏的形成与发展。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影戏多用于农业丰产仪式活动中,如求雨、祈晴、禳蝗、禾苗戏等,也体现在许多影戏文本的唱念之词以及仪式的祷词中。如湘潭影戏《小赐福》中“耕种者,一子落泥,万担归仓”,即为耕种者祈愿的唱词;又如临澧影戏例戏《三星高照》中福星的祝颂词亦多涉及农耕:“……赐种田者五谷丰登,赐经商者一本万利,……疾痲痘疹、虫蝗火烛之灾,一齐收回天庭,永不临门”[6],其中“种田者五谷丰登”“虫蝗火烛之灾,一齐收回天庭,永不临门”等也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如在临湘有遇虫灾上演影戏驱虫的习俗。影戏也是民众用来酬神还愿、祀祖的工具。《醴陵县志》(1948)记载:“醴俗有病且忧,则召师巫歌舞鸡卜,谓之收魂。……别有名姓所立傩神者,刻木为人头置龛中,鸣锣吹角,舁以入人家,夜则搬演影戏以酬愿”[7]。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农民祈求每年能丰收的心理需求,需要以皮影戏的仪式来传递与表达。因此,在农耕文化影响下,影戏在农村蓬勃发展。影戏这项文化遗产传衍至今,也仍有保留部分农耕文化的元素。如皮影戏传承人钟志远去乡下演出时,先摆上神龛,鸣锣,口中念词专门给神佛听,为当地人祈求无病无灾,风调雨顺。

三、庙会与祭祀文化对影戏的需求

庙会是包括影戏在内的中国所有戏曲剧种的重要生存方式之一,影响湖南影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民间纷繁的庙会。长沙影戏,以前业务有淡季和旺季,旺季多是上半年,有二月初二的土地戏,三月十五的财神戏等[8]。湘潭民间信仰活动繁多,如《湘潭县志》记载正月初九祭玉皇天尊,二月初二祭土地,初三祭文昌,十九祭观音大士,三月十五祭财神等,而“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规模有大小之分。隆重地需要台阁、排仪仗,鼓乐齐鸣。摆街时,一般有龙灯、狮子……。除此,还要接班演戏。开始多唱湘剧,后多唱影戏、木偶”。据《醴陵县志》(1948)记载:百姓“俗喜祀神,以神灵验则建戏台,人有病祷于神,愈则酬以戏……曰影戏”。城里的庙会也是大家求福避灾心愿的实现地。由此也可以看出,影戏形成与发展的艺术源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举行这些仪式时,皮影戏的表演和宗教仪式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真实与虚幻相互交融重叠。祭祀和舞台把人带到另一个领域,即与神灵交流的领域。换句话说,这个宗教仪式被视为发挥着一定实践功能的过程,而这个实践原来是可以重建生命信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形式则在慢慢衰减了。

湖南影戏是民间习俗里一种乡间艺术,往往与祭祀文化也有关系。“赛社”是泛指民间祭祀以及世俗化、民间化了的官方祭祀。在中国古代,祭祀现场往往会进行献艺表演,这里的艺主要是戏曲。这也是“中国戏曲生成与生存的基本方式”[9]。《益阳县志》记载:“农村中每逢寿诞喜庆或祈神还愿,常请皮影戏班演出”。这种乡间娱乐文化对湖南影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时至今日,虽然总体上这种乡俗表演保留的非常少了,但在湖南某些地方如经济不发达的偏远乡村仍旧保留有这种习俗,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坚韧生命力。

四、现代社会需求对湖南影戏的影响

影戏存在的价值与其生存的环境有关,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能否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什么是影戏的生存价值?它需要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才能存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马林诺夫斯基(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文化的发生,既不像进化学派那样把“文化的发展视作一串依着一定法则自动的退还”,也不像历史学派那样“认为在文化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模仿,或借用传入的器物及风俗”,而认为是“出于因功能的增加而引起形式上逐渐分化”,且“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活动中用的着它的地方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显然,皮影戏的诞生和发展,就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

在中国现代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的背景下,受政治、地域、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于农耕社会、为宗教等服务的影戏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今天的民俗需求。影戏为主的宗教仪式逐渐萎缩。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的繁荣导致大量农村人进城谋求发展,农村人口大量锐减,影戏的受众减少。80年中后期,中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呈停滞状态,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小城镇的扩张和城市非永久居住型流动人口的增加[10]。截至2021年末,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72%)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7%)间的差额估算,农业转移人口规模超过2.5亿人,占中国人口总量的18%[11]。《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此种发展趋势下,用于农业丰产仪式的活动等都在大量锐减。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粮食种植和经营管理高度现代化,这也间接导致农村丰产的仪式活动骤减。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农村地区的文盲率高达95%”[12],现在中国普遍实行了9年义务制度教育,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意识提高,普遍认识到:实现粮食丰产靠的是科技进步,已经不需要仪式活动来祈求一年的丰收,祈求得到心里的安定。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遇虫灾发生时,马上有技术人员投入农药进行防控;旱情时,人工降雨早已是广大百姓非常熟悉的科学技术手段了;医学发达的今天,人和动物受疾病困扰的情况相较之前已经是大大的改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中国已经普及。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环境和生存土壤的变化,皮影戏的社会需求锐减。

在教育和科技不发达的地区,人们多偏向于依托神灵,在“信则有之”的心理驱使下,仍然会虔诚地去朝拜诸神,并会献上它们“喜爱”的“戏”。2019年笔者采访的影戏大师王冬林师傅,家在南岳衡山。衡山是道教、佛教圣地,山上建有寺、庙、庵、观等达200多处。在宗教信仰如此浓烈的地界,皮影戏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因为它能满足乡民的“信仰”需求。10年前,王冬林师傅一年演出有时能高达300多场。至2022年9月为止,以“酬神还愿”为主题的演出已经减少到每年只有120场。这表明社会需求的锐减,对皮影戏冲击非常大。

另一个现象——电视的出现,对影戏的冲击很大。中国的电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电视机是公共产品,一个生产队只有一台,且安排有专门的人进行保管,播放的时间也比较固定。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家家户户都装有电视,看电视就像吃饭一样简单容易,人们也就不再期待电视观看带来的仪式感。电视机的出现和普及是科技的进步。电视机的出现和普及,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是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转变,乡村的一些传统文化仪式逐渐萎缩,以影戏演出为主的活动频次逐渐降低。通过近些年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丧礼、过寿、辟邪、庙会等传统仪式在现在的农村仍有所保留,但为婚礼庆祝的乐队变成了一种礼仪,不再具有娱乐功能;新房封顶、死人三年等传统仪式仍存在,但在仪式上已经看不到影戏活动。影戏的演出已经跟着时代所需,转战到了接待贵宾和旅游市场等场合。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电视及各种电子产品所充斥,不需要影戏来娱乐。传统的二元生活结构即日常生活和集会庆典逐渐弱化。就像丧仪演出本是影戏的一项重要生存方式,但是多元的丧仪形式已把原来的以影戏为主的丧仪文化给边缘化了。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转变和经济刺激,人们更关注寻求商品生产和货币获取,物质享受的需求远大于精神享受;传统文化失去了革新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现代的科技产品如电视等迅速取代传统的影戏,成为人们生活中娱乐的主体。在实用主义面前,对神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感恩甚至人际关系中的情感都有所弱化,农村的很多活动也不再流行唱戏敬神的仪式。赚钱成为主流,农村生存的逻辑不是土地生产、感恩、敬畏和“善悉报应”,皮影戏也就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只能慢慢萎缩甚至消失。

五、结语

Handler和Linnekin(1984)[13]指出,传统最常见的含义之一是“继承的文化特征的核心,其连续性和边界类似于自然对象的特征。根据这一思想,传统将实践、信仰、仪式和习俗组合在一起,并作为一个超级有机的整体呈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生命。这种超有机的传统与连续性和同质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理解为通过传承或传递共同的信仰、谚语和歌曲来促进一群人的融合。湖南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诞生、发展与社会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客观结果。农耕文化、庙会文化和祭祀文化的需求,对推动湖南影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现代社会需求则压缩了湖南影戏的生存空间。皮影文化传统实践价值缺失的原因更多在于现代社会实践需求发生了转变。如何将皮影文化的传统实践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下去,重新构建新的实践环境和社会实践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延续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影戏皮影戏农耕
清末民初影戏于茶业之振兴与漠视
我们来演皮影戏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皮影戏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宋金影戏图像释读与研究——兼论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与木偶戏的关系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