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彩铅画创编”教学思路分析

2024-04-26 08:56许泸静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国风节气颜色

许泸静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彩铅画创编”教学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结合“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并将彩铅颜色的名称转化为传统国画色的名称。这一独特的方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有望加强学生的国风彩铅技能,同时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一、国风彩铅的特征

彩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应用,而“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将这种传统工具与中国传统色彩结合,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经济实惠,携带方便

彩铅采用的是高质量而经济实惠的材料,使得彩铅既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又能确保学生和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预算往往是教学资源采购的一个重要考量,而彩铅满足了这一需求。此外,彩铅方便携带,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到校外进行实地写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表现力强,可修改空间大

彩铅的质地允许学生在绘图过程中轻松进行涂改。这不仅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而且鼓励了他们大胆创新。而国风彩铅在色彩的选取上,结合了传统的中国色彩,使其表现力更为丰富。这100种色彩涵盖了从淡到浓,从暖到冷的各种色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三)包容性强,表现形式多样

国风彩铅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它能够适应不同的绘画风格,无论是现代的抽象画,还是传统的山水画,都能够通过这套彩铅得到完美的呈现。这种包容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风格探索,发掘自己的艺术潜能。

二、国风彩铅用于美术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彩铅在美术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一种绘画工具的实用性,还在于其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特别是在国风彩铅中融合了传统国画色的情境下,其意义更加丰富多彩。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绘画技巧,还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将传统国画色与彩铅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他们有机会探索传统国画色的运用方式,同时又能够通过彩铅的创新性应用,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当代艺术作品中。这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二)增强文化自信

国风彩铅的教学方法通过彩铅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绘制古典主题、传统节气等,学生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这种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表现中国文化。

(三)创意与表达

彩铅作为一种创作媒介,允许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中职美术教育中,这种自由表达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结合传统国画色,学生可以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和文化元素,使他们的作品更具深度和独特性。

三、教学内容与设计

中职美术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因此,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教学主题,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艺术创作。结合“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该教学设计更具深度和独特性。

(一)创意的灵感来源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与自然的循环、农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彩铅画创编的教学中,每个节气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自然现象或气候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灵感来源。

例如,清明作为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此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彩铅画的任务设计中,学生可以被引导描绘清明时节特有的春景,如新芽、嫩叶、盛开的花朵等。此外,虽然清明同时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学生在绘制扫墓和踏青的场景时,可以巧妙地结合清明这一节气,展现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循环。另外,如冬至这一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到来。此时,寒冷的气候使得大地进入了休眠状态。学生可以被引导去捕捉这一节气下大地的宁静,如雪景、落叶、冬日的夕阳等,都可以是他们绘制的主题。

而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虽然不属于二十四节气,但它的时间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些节气有着紧密的联系。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时间点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和小满比较接近。立夏和小满是反映夏季作物生长和成熟的重要节气,而端午节也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日子。在这个时期,农民们会进行一些与夏季作物有关的活动,如插秧、除草、驱虫等,为夏季作物的生长和丰收做好准备。教育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可以结合这些传统节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二)传统色彩的引导

自古以来,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将彩铅颜色的名称改为传统国画色的名称是一种关键的应用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色彩。

1.颜色名称的文化解释

学生对于传统国画色彩的名称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解释每种颜色的名称,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例如,当学生使用“丹朱”这一颜色时,教师可以讲解它与中国古代朱砂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古代书法和绘画中的广泛应用。这种文化解释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颜色的文化背景,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将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有深度,不仅仅是运用颜色,还是在传达文化内涵。

2.颜色与情感的联系

颜色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在彩铅画创编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结合“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中的各种颜色名称以及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教师可以深化学生对颜色与情感之间联系的理解。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 中的各种颜色名称,详细解释每一种颜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当学生使用“春分”这一颜色时,教师可以讲解它如何与春天的到来、大地苏醒、生机勃勃等情感内涵相关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颜色与节气的主题联系起来,更深刻地理解颜色的文化背景,使其在创作中能够传达丰富的情感。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讨每一种颜色如何唤起特定情感或情感表达。以“秋分”这一节气为例,学生可以讨论该节气所代表的丰收、感恩、凉爽等情感,以及如何使用适当的颜色来传达这些情感。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颜色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有目的地选择颜色来传达特定情感或主题。第三,结合节气主题的情感表达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颜色的多重含义。例如,在“小雪”这一节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雪花飘落的场景,同时探讨它所代表的寒冷、洁白、宁静等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创作作品来传达这些情感,同时运用适当的颜色来增强情感表达效果。这样的综合性实践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颜色与情感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技能。

3.实际绘画练习

虽然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真正提高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实际的绘画练习才是关键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工具,如“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让学生实践所学。

(1)基于节气的绘画任务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老的时令标识,每个节气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景色意象。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师完全可以设计出与节气紧密相关的绘画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意。例如,在“立春”这个标志着春天来临的节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反映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选择色彩时,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如“碧绿”来展现新叶的嫩绿,或使用“三月桃”来描绘初春桃花的娇艳,从而使画面的情感传达更为饱满。

(2)探索传统色彩的深度

色彩在绘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飞乐鸟国风彩铅100个传统色合集” 中的色彩,每一种都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深入探索这些传统色彩,去挖掘每一种颜色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情感。例如,在绘制与“白露”节气相关的画作时,学生可以被鼓励使用如“皓”来表达露珠的晶莹,或使用“银”来呈现露水带来的冷清,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3)强化颜色与文化的关联

中国的传统色彩不仅仅是色彩,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紧密相连。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强调颜色名称的重要性。例如,在学生的作品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不仅使用“青碧”这一颜色,还要在画中标注其名称,或者在讲解时分享关于“青碧”背后的故事。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颜色的了解,而且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颜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跨学科的结合

结合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节气的意义。例如,在讲解“夏至”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夏至的天文意义;在“小寒”时,可以介绍冬季的植物和动物特点。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节气,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及时反馈

在艺术教学中,及时且有效的反馈是提高学生创作水平和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关键环节。

1.组织学生互评

学生间的互评活动允许学生在同伴间展示、分享及评估彼此的作品。此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艺术欣赏能力,还帮助他们了解他人眼中的作品特色和需要改进之处。在组织互评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评价指导表,指明评价的重点和标准,确保互评过程公正、客观且富有建设性。学生在展示作品时,应鼓励他们详细描述创作过程、所使用的技巧和他们希望传达的情感或主题。通过此互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反馈,还学会了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加深了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2.提供及时反馈

教师基于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具体、明确的建议和指导。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应强调作品的优点,以鼓励学生。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如可能的技巧或方法。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进行作品检查和反馈,确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指导和帮助。这种及时的教师反馈使学生能够立即纠正错误,避免形成不良的绘画习惯。同时,它也鼓励了学生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地参与创作活动。

四、讨论与反思

在彩铅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深入思考其深层含义,并从中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

(一)文化理解的深度

彩铅画与中国传统色彩结合,要求学生不仅需要理解颜色本身,更需要对其背后的文化含义有深入的理解。对于一些学生,这可能超出了他们的初始预期和知识水平。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背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历史文献、艺术品和故事,使文化学习更为生动和有趣。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搜索,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研究能力。

(二)创作任务的设计

如何设计既有趣又具挑战性的创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并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观点,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因此任务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题材选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理论支持。通过周期性的作品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三)教学方法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结合彩铅画与中国传统色彩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突出了艺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技能,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历史意识。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我们应更加重视跨学科的整合,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元素,使艺术教育更为丰富和多元。

五、结语

通过“彩铅画创编”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高其创造力和国风彩铅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美术课堂中具有重要价值,有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本论文的目标是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方法,为中职美术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教育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推动艺术教育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猜你喜欢
国风节气颜色
国风·陈风·月出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寻找“国风少年”
国风
特殊颜色的水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