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背后的大人物:沈亦珍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研究

2024-04-26 14:01尚季芳马倩
丝绸之路 2024年1期

尚季芳 马倩

[摘要] 沈亦珍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终生致力于中等教育事业发展。1938年,沈亦珍来到兰州任职于甘肃省教育厅,对甘肃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尤多。这一时期,他助力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兰,建立永久校址;同时,任职该校外文系主任,推动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沈亦珍在担任教育部簡任督学时,还积极奔走促成了西北师范学院在北京的复校,使得北平师范大学得以重回旧址。沈亦珍在甘肃教育史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关键词] 沈亦珍;甘肃省教育厅;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开发

[中图分类号] K825.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1-0018-09

作为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沈亦珍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为探求中国的教育发展之路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目前,学术界对沈亦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超常教育思想及实验①,但对沈亦珍在抗战期间为甘肃教育所做之贡献却甚少有人提及。事实上,沈亦珍在甘肃的七年时间,为甘肃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西北师院)的迁兰、发展与复校助益良多。深入解读沈亦珍在甘肃地区的教育贡献,对于推进抗战时期西北大后方教育研究有一定裨益。

一、沈亦珍履历钩沉

沈亦珍(1900-1993),原名沈祎,江苏高邮人。童年入私塾接受启蒙,后转入庆成小学。1912年,毕业于高邮县官立两等小学。1917年,秉承父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科,由于对工科兴趣不浓,次年夏,由教育部公费保送转入香港大学,弃工学文。在港大期间,沈亦珍一边修习英语,一边选读教育学,成绩优秀。同时,港大严格的考试制度和严谨的治学风气亦为他后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回忆说:“我总认为考试严格认真,督促学生努力向学,可以提高学生程度……我的一点学业基础,全拜港大严格考试之赐。”[1]

1922年,沈亦珍获香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在厦门集美师范大学教授英语。1923年,沈亦珍赴暨南大学(当时校址在上海真如)主持校务,先后任暨南大学中学部主任、大学部教授和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前身)教授。1925年夏,转任上海大学英文系教席,同时兼任上海立达学园教师。1927年,沈亦珍应聘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师范科主任、教务主任,兼任上海私立开明大学主席校董。

1933年,教育部派遣有志于教育事业者出国深造,沈亦珍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服务人员留学考试[2],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进修,次年即获硕士学位。随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专攻中等教育行政,并获准延长公费时间。1936年,沈亦珍以五学期两暑假时间获得教育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学生获得此学位第一人[3]。在留学进修期间,沈亦珍结识了在密歇根大学攻读会计学并获硕士学位的李兆萱,与其结为夫妻,共育两儿两女,后来皆有所建树。

沈亦珍通过对比中美教育,发现了中国中等教育照搬国外甚多,与中国国情结合不足,由此萌发了改革中国中等制度的想法。从沈亦珍留美的硕士论文《中学能力分组问题之研究》和博士论文《中国初等中学天才儿童比较教育计划》可知,他主要集中于超常教育理论的研究,这成为沈亦珍回国后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理论基础。

1936年8月,沈亦珍学成归国,执教于广州省立勷勤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1937年6月,教育部委派沈亦珍任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校长[4]。沈亦珍本希望在镇江中学实施教育改革实验,但由于时局动荡,未能开展。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沈亦珍赴重庆任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1938年秋,受好友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郑通和(原上海中学校长)②之邀来到甘肃,被聘为教育厅主任秘书。曾先后任中国国民党甘肃省教育厅分部执行委员、甘肃省政府直属区党部执行委员。

1942年8月,沈亦珍前往西北师院外文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44年,受国立中央大学罗家伦校长聘请,沈亦珍辞去西北师院教职,前往该校担任教育学院教授,主讲教育及哲学、教育原理等课程,同时兼任教育部简任督学。1946年,沈亦珍返回省立上海中学任校长一职[5],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上海中学名声大起。

解放战争后,沈亦珍奔赴台湾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文系主任以及“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等职。1962年,沈亦珍任香港苏浙公学校长,执教长达18年,成绩显著。他80岁高龄退休后,还受聘于香港中国文化协会主任委员,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团结侨胞等工作。

1993年,沈亦珍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他的著作有《教育论丛》《英语语音学》《社会中心教育》《中国聪颖儿童教育》《现代欧美中等教育》《我的一生》和《美国的教育》(译作)等。

二、助力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兰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遭遇空前浩劫,为保存高等教育之火种,各地高校纷纷内迁。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发展而成的北平师范大学也在教育部命令下西迁至陕西,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联合组建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安临大为避战火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在几经整合后,最终分立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和国立西北农学院五所院校。其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址设在陕西城固,李蒸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由于城固地盘狭小,不足以负担几所战时大学的生存,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将西北师院迁往兰州,医学院迁往平凉,工学院迁往宝鸡,农学院迁往武功,西北大学仍留城固。此一方面减轻了城固民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一贯国策是相符的。对于西北师院迁兰,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郑通和极表赞成,沈亦珍更是鼎力推动,他一向认为“师资缺乏与师资不良为西北各省的共同问题,也是发展西北教育的一大困难”[6]168。因是之故,将西北师院迁移至“甘肃办理,对整个西北,尤其甘肃,非常重要”[7]126。于是郑通和与沈亦珍就这一主张达成共识,并由郑通和致电教育部,“本省为西北中心,甚少国立院校之设立,欲谋培养各项专门人才以应需求,至感困难……请求迁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及西北医学院”[8]。

在甘肃省教育厅极力邀请下,李蒸校长心怀国之大局,力排众议,带领广大师生完成了迁校兰州的壮举。在兰州校址选择问题上,教育部要求以甘肃学院院址作为西北师院院址,并将该校文史、教育两系并入师院,该校停办。然而李蒸并未仓促应对,而是在郑通和、沈亦珍和郭维屏的陪同下,反复考察新校址,最终选定兰州西郊十里店作为永久校址。李蒸在给教育部的呈文中认为,“兰州当西北要冲,回汉相处,如以教育为政治、军事建设之前驱,则本院将永为西北最大之文化堡垒……若沿用甘肃学院旧址,则因陋就简,现在既有轰炸之虞,将来亦多尘嚣之扰,实不足以实现应有之使命”[9],教育部同意了李蒸的请求。

校址确定后,建设校舍紧随其后,地方政府给予了极大支持。1941年4月,郑通和、沈亦珍同地方各界要员共29人组成了西北师院兰州分院建筑设计委员会③,对学院新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开启了西北师院兰州建校的新征程。可以看出,这一委员会阵容庞大,囊括了甘肃省政府、教育厅、民政厅、第八战区司令部、建设厅、省参议会、甘肃学院、甘肃省党部、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西北技专、甘肃科学教育馆以及兰州重要的职业、师范和中学等机构,西北师院迁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月5日,院长李蒸主持成立了西北师院兰州分院筹备处。10月1日,复改为兰州校舍建筑办事处,同时宣布西北师院兰州分院正式成立 [10]。

由于经费紧张,校舍建设工作异常困难,沈亦珍等人与学校商定迁建采取逐年过渡办法,即兰州招收一届新生,城固毕业一届旧生,分四年迁建完毕。除了校舍建设困难外,学校设备也极为短缺。院长李蒸在谈及此事时曾感叹:“至于教学的设备,图书仪器等可以说是寥寥,在设备上真够不上大学的标准。”[11]沈亦珍认为“经费为事业之母,无经费则百事不能举办”[6]168。因此,他与教育厅其他人员一道向教育部争取经费,协助扩充西北师院的各种设备,学校渐次得以扩充规模。至1944年底,西北师院全部迁移至兰州 [12]。

国立西北师院的迁兰,是甘肃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作为甘肃省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不仅将中国优质高等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1000余公里,初步平衡了中国高等教育东西部不平衡的格局,而且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教育和行政人才,推进了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誉为“开发西北教育的急先锋”。沈亦珍在谈及西北师院迁兰时曾言:“(迁兰)虽经不少周折,但终于获得成功,不仅为甘肃庆,且为整个大西北庆。”[7]126

三、担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

1942年8月,沈亦珍被聘为西北师院英语系教授兼主任,开始负责英语教学和教务工作。当时西北师院所用英文教材都是国外原版,“教师用英语讲课,甚至用英语写板书,学生用英文记笔记,做作业”,学校对英语的教学十分重视。师大学子张奉珍回忆她的求学岁月时说:“入学的新生,年龄参差不齐,尤其英文程度更是相差悬殊,但学校治学严谨,无论入学程度如何,在受过师大教育后,水平必须达到标准,以维护师大声誉。如对英语课,入学后先做分别测验,然后分班教学。”[13]这种严格的考评,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钻研。

沈亦珍来师院后,主要负责教授英文系及教育系两系英文课程,前者指英文系的主修——普通英文,后者则指教育英文选读。在教学选材方面,由于学校迁至兰州不久,英文图书杂志等极为短缺,对此沈亦珍首先订定了英语选材标准。他主张“所选英文应与教育有关”,将选材标准分为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生物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七方面,其中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占教材的20%,其他四类则占10%。沈亦珍在此标准之上将教材按难易程度分类排序,发放给学生阅读学习,“其目的一方面在增进学生对英文之了解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教育之认识”[7]126。

沈亦珍在教学方法中提倡使用直接教学法,反对传统的翻译法。他主张“利用心理学,懂得动的记忆,以加重学生的记忆,也就是嘴念手写的一致性”[14]。正因为沈亦珍十分重视英语的写作、口语的使用和听力的联系,所以他在英语教授过程中,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在读、说、写,三方面齐头并进”[7]128。

沈亦珍要求學生阅读指定英文课外读物,并定期上交阅读报告,以此来提高学生英文阅读能力;在上课时,他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回答问题,同时组织班级演讲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他还规定每学期英文写作次数,通过作文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于西北地区的学生英文发音多受本地方言影响,问题颇多,沈亦珍认为“矫正之法惟有赖于语音学之学习”。他采用万国语音学会所订之音标,以英国发音为标准,参考波斯语音学字典,将英语语音学确定为必修课程。此外,沈亦珍还将口试并入考试范围,不及格者轻则补考,利用暑假自习,重则重修。在这样严格的考试制度之下,学生们对英语发音的练习不敢有丝毫松懈,最终“对于读音均能达到水准”[7]129。

西北师院的学生邓玉祥在回忆沈亦珍教授时曾提到,“常听英语系的同学说,上沈亦珍教授的课真生动,真有趣,他特别强调文法和会话,全用英语教学,使他们的说话的能力增强,常有外系学生来旁听,下课后亦常见许多学生围绕着沈教授,用英语和他们交谈”,沈亦珍深受学生欢迎于此可见[15]。

在沈亦珍的积极推动下,西北师院的英语教学有了显著进展,学生也对英语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培养出了赵琏④、李森⑤、尚崇古⑥等一批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沈亦珍曾对师院的学生予以高度评价:“性情纯良,生活朴素,孜孜向学,不可多得。”[7]130

沈亦珍不仅在英语教学方面改进颇多,还在教务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沈亦珍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就先后在多所学校负责教务工作,经验堪称丰富。担任西北师院英语系主任时,即被学校聘请为考试委员之一,同胡国钰、汪如川、张德馨、李镜湖四位教授共同负责巡查考场工作,整顿考场纪律[16]。

沈亦珍在教务管理方面,向来以严格著称。他在任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教务主任时,深得校长郑通和信任,对校务、训导大力整顿,成效卓著。据上海中学学生回忆:“住校后平日很少见到校长,但晚上自修的时候,常常见到教导主任沈亦珍先生,他督导很严,虽很和善,但每个学生都很敬畏沈老师。”[17]因而沈亦珍在负责西北师院教务期间也毫无二致,晨兢夕厉。

沈亦珍在负责本校教务工作之余,还作为西北师院代表参与举办了1943年甘肃省暑假高中学生毕业会考升学联合考试。1943年6月24日,甘肃省“三十二年暑假高中学生毕业会考升学联合考试委员会”组成,委员有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国立西北师院教授沈亦珍、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郑通和等[18]195。该委员会确定了联考的各项事宜,委员会下设的命题阅卷委员会于7月1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各科命题人员、试题分量、完成期限、试卷保管等重要事项[19]。在考试安排中,沈亦珍还专门负责师范类学生的口试。最终,在沈亦珍、郑通和等人的合力促成下,联考顺利举办。据联考结果显示,甘肃省录取比率高于全国平均录取比率[18]217。

在西北师院任教期间,沈亦珍本打算“多在学问上努力,不作他迁之想”。不料一年后,国立中央大学聘请他赴校任教:

教育厅郑厅长并转李院长云亭先生鉴:急待沈亦珍教授来校,务请代为促驾。

朱经农、胡焕庸、孙本文[20]

西北师院院长李蒸惜才心切,立即回电拒绝:

重庆中央大学朱经农先生并转胡孙两先生鉴:沈亦珍先生在本院除教课外,并兼英语系主任,万难放让。祈顾念西北聘人困难,勿再催请。

李蒸[21]

沈亦珍在西北师院工作期间,各方面相处甚洽,所以“被中大邀聘后,一再挽留,情意恳切”,再加上妻儿均在兰州,“全家迁渝又困难重重”,他在心理上倾向于“一动不如一静”。但因中大“一再函电坚邀,固辞不获”[7]131-132,最终沈亦珍在获得院长李蒸谅解后,决定将家眷暂留兰州,自己在1944年暑假后前往中大担任教育学院教授,同时兼任教育部简任督学。

四、促成国立西北师院复校北平与扎根兰州

从北平到城固,自城固至兰州,西北师院在继承北平师范大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负起西北各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之重大使命,期有以付国家之重托,并能维持师大之精神于不坠”[22]。在李蒸的率先垂范下,一批名师莅校,扎根西北,努力投身于教育救国的大潮中,成为推动西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现代学术的引领者,以及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先行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最大的师范学院”[23]。在西北期间,北平师大虽然名实俱废,但师生期盼恢复故校的愿望与日俱增,李蒸表示“抗战已临最后胜利阶段,国家收复失地之日,亦即本院收复复校之时”[24]。1944年9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大会上通过《请教育部恢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案》,指出:“请政府迅将北平师大后身之西北师院改称为北平师大,抗战胜利后,北平收复,应即迁回原址;其在兰州已有之基础可增设西北师大或西北师院,使专负改进西北各省中等教育之责。”然该案却并未实行。12月11日,李建勋等八人以“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院长、系主任、教授等名义致信教育部长朱家骅,再次呈请落实决议案,但朱氏却以“惟值抗战期内恐不易多所更张”[25]为由拒绝。

1945年8月12日,学校校友总会决定电请教育部恢复北平师大,并派教育系主任李建勋、秘书易价为代表,赴重庆向教育部陈述复校愿望 [26]。8月16日,《大公报》刊登新闻,在回迁大学校名中并未言及原西北联大三所高校[27],这说明教育部自始至终就未将北平师大列入教育复原计划中。事实上,国民政府自有其更深远的考虑,诚如蒋介石在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上强调,“除确有历史关系应迁回者外,我们必须注意西部的文化建设,战时已建设之文化基础,不能因战胜复员一概带走,而使此重要地区复归于荒凉寂寞”。此说明国民政府从国家大局出发,将战后开发西北仍然作为其施政的主要目标。然而西北师院的师生则从自身发展存续的视角出发,甚至从教育部歧视学校的立场无视获悉消息后的师大十分震惊,立即发起了多种形式的复员运动,轰轰烈烈的复校运动由此展开。

8月25日,师生成立复校委员会(12月27日改称为师大复校运动联合会),决定复校运动分“三步走”。第一步:向当局陈述复校理由,吁请准予复校,并印发《告社会人士书》[28],寻求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第二步:通电全国校友,响应复校运动,并派代表赴重庆请愿;第三步:全体师生徒步到重庆请愿。前两个步骤后来实际上是交替进行[29]。

在与教育部多次斡旋无果后,1945 年12月17日,校友总会和复校联合会联合召开师生大会,认为“复校与发展西北教育并行不悖,师大还于旧都,发扬光大,师院永久在兰,共存共荣” [30],决定自次日起学生罢课,10日内师生徒步赴渝请愿。12月29日,复校联合会计划于1946年1月6日请愿先遣队向重庆进发。此事惊动了甘肃省政府,1月5日,教育厅厅长郑通和亲自前往学校劝慰,言辞恳切,承诺于8日親赴重庆,代表省政府向教育部说明“西北师院全体师生渴望恢复师大”的愿望,并承诺“元月十五日以前如无圆满答复时,必协助赴渝请愿”,但学校师生仍坚持出发。于是郑通和当晚再次来到学校,随同复校联合会代表一起“谒朱、谷二长官时,适张部长治中在座,亦表示诚恳之意”,在当局政府的诚挚表示下,复校运动联合会接受了劝慰[26] 。

沈亦珍自1944年调离甘肃后,任教育部简任督学,掌理全国高等教育视察事宜。由于沈亦珍在西北地区服务有相当时间,情形较熟,教育部常派其前去处理西北高等学校问题。1945年12月24日,因西安私立西北音乐院向教育部申请改为独立学院,沈亦珍奉令在西安视察该校[31]。适逢西北师院复校运动愈演愈烈,1946年1月22日,沈亦珍作为教育部特派代表从西安到兰州,协助甘肃省政府与西北师院协商处理复校事宜。

沈亦珍抵达兰州后,遂连日与西北师院复校运动联合会进行商讨,但西北师院方面仍坚持原来要求不变。最终经朱绍良、谷正伦等政府长官的再三调解,沈亦珍与西北师院达成了下述四条解决办法:第一,校名:仍名“北平师范学院”,俟经相当期间之筹备分设三院后,再复名为“北平师范大学”;第二,校长:因原校长李蒸于12月28日函不愿再重长(掌)师大,改派西北师院训导长袁敦礼教授继任北平师院院长;第三,校址:北平和平门外原校址;第四,复员办法:现西北师院师生凡自愿返平者,均可无条件复员。以上办法由沈亦珍督学电教育部请示,但未得到回音 [32]160。

自郑通和厅长于15日赴渝后,沈亦珍仍在为协商复校运动之事辗转奔波。2月19日,沈赴渝向教育部长当面陈请,教育部基本接受了先前之协议,沈亦珍旋即向国立西北师院回函:教育部已电促在美讲学的袁敦礼教授急速回国接长北平师院;收复区学生返平可无问题,非收复区学生可照师范生转学办法办理,即由两院院长洽办,部中因格于通案,亦有不便表示之处,只可自行设法统筹解决实际问题 [32]160。

在西北师院师生复校运动的压力及沈亦珍等人的极力促成下,1946年3月,教育部命令“设立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复聘袁敦礼为院长,国立西北师院仍独立设立兰州”[33]86,并决定于1946年3月15日暂先复课。学校在复课后实行:第一,凡志愿返平者进行登记;第二,补课;第三,补行考试[32]160。7月,教育部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黄如今代理北平师范学院院长。8月,院长袁敦礼“回国来平就职,接收校舍。举办复员以后第一届招生”[33]186。自8月下旬开始,西北师院师生300余人分批从兰州出发,辗转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历尽艰辛,到达北平[34]。至此,西北师院复校运动宣告胜利。

西北师院复校运动的成功,实现了战乱中辗转奔波的师生长期以来的期盼,在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此以后,北平师院作为我国高等师范学院的发源地在北京继续传承发展,而西北师院则作为北平师院同气连枝的姊妹,在地方政府和社会热心教育人士的帮助下充实师资生源,在西北这片热土上赓续师大艰苦创业之精神。

五、结语

沈亦珍在西北工作的七年时间内,始终以谦虚平和的态度对待成绩,以严谨苛刻的要求对待工作,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甘肃省中等教育的跃升和西北师院的发展以及复校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亦珍、郑通和等还促成了西北医学专科学校、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和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建立,推动了甘肃学院由省立向国立的升格。这些重要的文化机构奠定了战后甘肃教育和文化的基础,对西北地区社会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诚如沈亦珍所言:“在过去,西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论现在,西北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据地。正因为这个缘故,近几年来,西北各省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种种方面都加速度迈进,教育是一切建设的基本力量,更表现着蓬勃的气象,西北前途的确有无限光明。”[6]170

至于对甘肃中等教育的贡献,他在《近五十年来中等教育之演进》中曾有过客观叙述:“各种地方教育应有的制度,如师资训练、人员任用、回民教育,以后民众教育等都已具有规模。各级教育的量与质均大见改进。尤其是教育经费,从二十七年极少的基数,逐年增加,其比率和全国各省相比较,竟得列为第一位。这又是一个由于领导得当而卓具成效的例子。”[35]甘肃教育正因为在这些方面“建树颇多,殊堪嘉尚”,于1942年获蒋介石“电令嘉奖”[36]。

以沈亦珍为代表的地方当局与国立西北师院的互动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校地合作推进教育的一个典范。一方面,地方当局亟需施惠民众,发动民众支援抗战保家卫国;另一方面,作为一路迁徙、经历战火洗礼的西北师院更理解国破校亡的苦难。因此,双方在抗击日寇、共赴国难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亦珍与国立西北师院的关系其实是大时代下的时势使然。

[注 释]

①相关论文有李家曾:《我国超常教育先驱者沈亦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李家曾:《沈亦珍的教育改革探索及其指导意义》,《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赵玉成:《学校应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心——从校长沈亦珍看省立上中的“天才教育”与“生活军事化”》,《上海教育》,2013年12期。

②郑通和(1899-1985),字西谷,安徽庐江人。1912年,郑通和就读于舒城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9 年,升入南开大学,学习文学,获文学士学位。1923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获教育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习,1925年6月获教育硕士学位。1926年夏返回,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等职。1923-1927年,李蒸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因此,郑通和和李蒸应该有同学之谊,这也是郑通和极力襄助西北师院迁兰的重要因素。

③兰州分院校舍建筑委员会委员名单:教育厅厅长郑通和、省政府秘书长王漱芳、第八戰区政治部主任曾扩情、建设厅厅长张心一、财政厅厅长陈冠杰、民政厅厅长郑震宇、铨叙处处长水梓、参议会议长张维、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校长曾济宽、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袁翰青、中央银行经理贾继英、甘肃学院院长宋恪、教育厅秘书沈亦珍、教育厅科长孙云遐、甘肃学院主任郭维屏、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开庆、省党部书记长赵清正、青年团主任胡维藩、西北师范学校校长潘仁、兰州师范学校校长王汉卿、农民银行经理顾尔绳、中国银行经理郑相臣、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阴齐、交通银行经理郑大勇、兰州中学校长张作谋、兰州女子师范学院校长龙庆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水枏、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王文卿、兰州女中校长沈滋兰。《本院兰州分院校舍建筑委员会委员名单》,参见《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第30期,1941年5月15日,第8页。

④赵琏,男,1921年生,甘肃永登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英语系,1947年到北京师范学院英语系任教兼任系秘书。先后编译、编著《实用现代英语语法》《英语》(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英语)《学习辅导》《研究生英语》《自学手册》等,编译《百万英磅》等书。

⑤李森,女,1922年生,河南开封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英语系。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著有《高考考复习丛书·英语》,主编《中学英语假期复习辅导讲座》和许国璋课本一、二册自学辅导等教材。

⑥尚崇古,男,1923年生,甘肃华亭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英语系。曾任华亭一中校长,创办了兰州荟文辅导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甘肃校友会副会长。主编《初中英语二十讲》《初中英语复习》等书。

[参考文献]

[1]沈亦珍.九十重游母校——香港大学[A].沈亦珍百龄冥诞纪念集编辑小组.当代教育家——沈亦珍教授百龄冥诞纪念集[C].台北:三民书局,2000:36-37.

[2]沈亦珍赴美专攻教育[N].申报,1934-01-05.

[3]沈亦珍百龄冥诞纪念集编辑小组.当代教育家——沈亦珍教授百龄冥诞纪念集[M].台北:三民书局,2000:4.

[4]苏省府会议 沈亦珍任镇中校长[N].新闻报,1937-06-30.

[5]上中校友会欢迎沈亦珍[N].立报,1946-05-20.

[6]沈亦珍.今后之西北教育[J].西北问题论丛,1941,(01):168-170.

[7]沈亦珍.我的一生[M].台北:三民书局,1987.

[8]郑西谷.二十九年甘肃教育之设施[J].教育通讯周刊,1941,(10):1.

[9]西北师范大学档案馆.为奉令迁设兰州遵谕前往勘察校址拟具概算书及图说等呈请签核转请拨款由[Z].档号:ws-1940-11-303-253.

[10]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分院开学[N].大公报(重庆),1941-12-06.

[11]纪念周讲词[N].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1943-11-17.

[12]姚远.西序弦歌:西北联大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292.

[13]刘基,丁虎生.西北师大逸事(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71,119.

[14]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0.

[15]邓玉祥.恭祝沈师生日快乐[A].沈亦珍百龄冥诞纪念集编辑小组.当代教育家—沈亦珍教授百龄冥诞纪念集[C].台北:三民书局,2000:331.

[16]西北师范大学档案馆.聘沈亦珍等为师院本學期考试委员的函[Z].档号:ws-1943-11-303-118.

[17]蒋光照.怀念恩师沈亦珍博士[A] .沈亦珍百龄冥诞纪念集编辑小组.当代教育家—沈亦珍教授百龄冥诞纪念集[C].台北:三民书局,2000:236.

[18]姜闽虹.抗战时期的民国大学招生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195,217.

[19]费震球.甘肃省州二年夏季高中毕业会考升学联合考试经过(附表)[J].甘肃教育,194,4(1-2):10-14.

[20]西北师范大学档案馆.中央大学聘请沈亦珍任教的函档号[Z].档号:ws-1943-11-303-1965.

[21]西北师范大学档案馆.李蒸关于沈亦珍不能离职给朱经农等人的函[Z].档号:ws-1943-11-303-1008.

[22]李蒸.本院的使命与校风——代发刊词[A].李溪桥.李蒸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85.

[23]李约瑟著,余廷明译.李约瑟游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45.

[24]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近况[M].兰州: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4:2.

[25]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朱家骅档案[Z].馆藏号:301-01-09-188.

[26]校闻:复校运动之一段[N].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1945-12-31.

[27]迁内大学均将迁回原址[N].大公报,1945-08-16.

[28]发表告社会人士书 阐明力谋复校决心[N].时事新报(上海),1945-11-06.

[29]孙邦华.抗战胜利后北平师范大学复员运动述论[J].北京社会科学,2014,(06):75.

[30]刘基,丁虎生主编.西北师大逸事(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7.

[31]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389.

[32]蔡春.复校运动期间的文字宣传工作[J].校友通讯,2000,(02):160.

[3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86,186.

[34]孙邦华.抗战胜利后北平师范大学复员运动述论[J].北京社会科学,2014,(06):76.

[35]沈亦珍.近五十年来中等教育之演进[A].中国教育学会.近五十年来之中国教育[C].台北:台北复兴书局,1978:308.

[36]傅九大.甘肃教育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