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
——以“第二十二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为例

2024-04-27 09:23谢敬鹏
核农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题材中国画

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与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在浩瀚的绘画历史长河中,园林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对象,见证了中国画的辉煌与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者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传统题材,为中国画园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传统中国画园林题材多以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为主,现代创作者们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因此,将传统题材与现代绘画技巧和多元文化理念相结合,能够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实现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新演绎。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绘画技巧的突破,更在于对园林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在创新过程中,创作者们注重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融入画作之中。这种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期望。

“第二十二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于7 月15—17 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和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主办,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本届盛会以“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对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理解和践行,让风景园林发挥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本届大会还致力于为各方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分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实践,以期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

结合会议中提到的中国画园林题材等内容,笔者将简要介绍中国画园林题材的相关类型,深入分析中国画园林题材创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以期拓宽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思路,助力中国画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画园林题材类型

中国画园林题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建筑元素等。其一,山水画。山水画作为中国画园林题材中的精粹,其主要特色在于以独到的手法描绘大自然景象,包括壮丽的山河、奇妙的石纹、翠绿的树林等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内,山水画独特的构图布局,精致灵活的笔墨技巧以及深度挖掘的意象内涵等优点,已经对园林整体构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山水画所追求的广阔无垠的意境以及深沉而优美的自然之情,已然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使“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一设计理念得以真实展示。其二,花鸟画。花鸟画这个特定流派以生动的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的花卉、飞鸟、昆虫、游鱼等生物,与现代园林景观中的生态美学观念紧密相连。将花鸟画运用于现代园林景观中,既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又能传递出人类与自然共同成长的理想愿景。花鸟画中细致入微的构图能力,丰富多变的色彩搭配以及巧妙独特的笔墨技法等,都为现代园林设计带来了更加多元的灵感来源和素材选择。其三,人物画。人物画则因不同的主题,描绘了各种人文风情,其中包含了历史的脚步、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文人雅士的聚会活动等等。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合理地运用人物画可以使园林更具文化韵味。在设计时无论是融入包含历史细节的人物图案还是神话传奇中的形象,都可以为整个园林注入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园林中充满高雅的文化气息。其四,建筑元素。在中国画园林题材之中,建筑元素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体现着绘画者对现实世界中所见到的建筑形态的精准观察力。比如,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建筑元素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与周围自然风景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园林的艺术价值,还能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因此,将建筑元素在中国画与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艺术审美的融会贯通。

二、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现状

会议中提到,当前,园林题材的中国画创作正处于一个上升期。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园林题材作品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园林题材在中国画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创作者们通过深入研究传统园林艺术,汲取其精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们注重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力求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他们以园林为载体,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也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同时,园林题材的丰富性也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大亮点。从山水画、花鸟画到人物画,各种类型的中国画都在园林题材中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创作者们通过挖掘不同类型画的特点,将它们与园林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此外,在市场规模方面,园林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收藏园林题材的作品。这不仅为中国画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为中国画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现存问题

当前,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现存着几点问题:一方面传统与现代难以融合。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在追求创新与突破的同时,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难题。传统的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念,是创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些作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忽视了传统的内涵,导致作品失去传统的韵味。因此,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是园林题材创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市场需求的引导与创作自由的矛盾。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园林题材作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市场需求对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一些作品出现迎合市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创作者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因此,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创作的自由度,是园林题材创作面临的又一问题。另一方面,创作技法与表达方式的局限性。园林题材的创作在技法与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园林艺术通常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而现代的园林题材作品在技法与表达方式上则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四、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措施

(一)深入挖掘传统园林文化,提炼民族特色

传统园林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为了推动园林题材的创作创新,创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园林文化,深入研究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了解,提炼出其中的民族特色和美学价值,为现代园林题材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者应注重与时俱进,将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二)汲取其他艺术形式养分,拓宽创作思路

在进行以园林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时,可借鉴并吸收其他艺术领域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丰富并以此作为灵感源泉和创作新意。例如,可以从富有诗情画意的诗歌、流淌着乐律韵律的音乐、舞姿翩跹的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中,挖掘出与园林主题息息相关的元素符号,然后巧妙地融汇于艺术画卷之中。此种跨界合璧的方式,定能极大地充实园林题材在艺术表达上的多样性及深度,同时也开拓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视野。除此之外,创作者同样还应该密切关注全球范围内艺术领域的瞬息万变,深入了解国际艺术同仁们在园林题材创作方面的创新实践,从而提炼出对于自身创作颇有裨益的宝贵经验和价值理念。

(三)探索多元化的技法表现,增强艺术表现力

在园林题材的创作中,技法的运用对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创新,创作者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技法表现。在绘画材料、技巧和风格上尝试新的组合方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绘画、虚拟现实技术等,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创作者应注重绘画的基本功训练,掌握扎实的绘画技巧,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创意。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创作者可以形成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提升园林题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四)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拓展园林题材的社会意义

园林身为人类与大自然进行沟通交流的重大平台,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使得以园林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现实问题并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创作者们应当积极关注社会上存在的热点议题,进而将这些话题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实质性的议题有机地融合起来。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对环保问题的深度剖析和深思熟虑,创作者们能让观赏者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反思和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积极关心社会焦点话题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园林主题艺术品的现实意义,也是提升其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中国画园林题材的创作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创作者们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突破技法局限,为园林题材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期待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实现创作自由与商业价值的双赢。“第二十二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成功汇聚了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园林规划的未来趋势和创新实践。与会者深入交流了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及市场动态,为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题材中国画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