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网格化监管体系推动闵行农业绿色发展

2024-04-27 23:59金曹贞刘树超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3期
关键词:网格化闭环督导

■金曹贞 孙 灿 刘树超 瞿 君

闵行区域面积371.68 平方公里,现有永久基本农田2.73 万亩,主要分布于浦江、浦锦、马桥、华漕等8 个街镇,全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0.83 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1.13 万亩。全区共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100 家,其中合作社77 家、农业企业22 家、10 亩以上大户1 家(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 家),已全部纳入“神农口袋”数字农业云平台。全区农产品绿色认证率超过30%,绿色生产面积超过80%。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区级机构)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闵行区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绿色生产两手抓,产管结合,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在机制创新、高效治理上下功夫,以绿色生产方式生产更多优质农产品为立足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为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一、创新工作举措,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

(一)成立一支队伍,开展分片定点督导

2021 年,闵行区组建成立一支73 人的“小蜜蜂”督导员队伍,由区镇农业条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按照“经营主体全覆盖、专技人员全参与、一场一员全对应”的工作要求,与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对一包干制”。制定出台《2022 年闵行区农业生产管理督导员管理办法》,建立清晰的日常巡查工作清单,将目标任务、岗位责任、巡查制度、检测筛查、宣传培训、应对处置等环节落实落地。初步形成了“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二)建立一套规程,明确督导职责

根据网格化监管要求,使日常巡查更加规范,从操作流程、技术规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着手,建立统一的管理规程,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为进一步科学管理,根据监管重点、难点环节,动态调整督导职责,在抓好农业生产、提升场容场貌、督促信息直报方面取得突破,做到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更加到位,进一步织密监管网络、压实管理责任,实现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

(三)形成一套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双闭环

以闭环管理为核心,建立了横向协作机制,统筹区农业农村委科室与委属各单位力量,建立管理方式闭环、问题整改闭环的“双闭环”工作机制。

1.管理方式闭环。一是压实乡镇管理责任。日常督导中发现问题,通过督办单、通报等形式,督促街镇进行问题整改。对问题较多的或问题拒不整改的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问题主体名单并通报街镇。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街镇绩效考核范畴。二是部门领导带班督导。日常督导情况按月定期汇总,暂未整改的问题,由委属单位及乡镇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带班督导。形成“重点监管主体名单”,并加强执法检查、例行监测和日常巡查力度。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对列入重点监管主体名单的生产经营主体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全年不少于四次。四是突出督导实效。督导员督导实绩纳入年终人员绩效考核,并作为专技评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宣传引导,运用“闵行三农”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对督导信息的及时发布,宣传督导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问题整改闭环。一是逐级督促整改。一般问题督导员督促即知即改,整改不到位的逐级上报,领导带班督促整改,拖而不改的纳入清退名单。二是建立正负面清单制度。制定了《年度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绿色生产管理清单及考评方案》,对照正面和负面“两张清单”,日常督导和整改情况纳入生产经营主体年度综合考评。三是实行差异化补贴。为保证政策导向性和实效性,对生产经营主体实施“清单+差异化考评”的管理方式,实行差异化考核奖补。将考评等级运用到年度财政补贴中,使生产经营主体不仅要“产出来”,还要“好好产”。

二、着力增加农产品高质量供给,网格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推广绿色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

全区按照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坚持抓好农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农产品认证,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商品有机肥与菜饼肥搭配等。推进绿色食品认证,辖区内绿色食品企业58 家,涉及139 个产品,绿色生产基地面积占生产总面积的84.5%,逐步形成全产业、全区域、全主体的“应绿尽绿”生产格局。

(二)全覆盖日常监管,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出来”

全区将网格化管理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推动产业发展。闵行8 个涉农街镇全覆盖设立并挂牌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配置1-3 人,有专人负责检测。2023 年开展监管站标准化创建工作,对职能职责、日常巡查、快速检测、承诺达标合格证、宣传培训、日常报送等内容进行统一梳理修订,落实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的痕迹化日常巡查,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闵行特色监管道路。2023 年闵行区农业农村委被评为全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服务典范”单位。

(三)绿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品牌是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通过政府推动、企业拉动的方式,打造了“亮苗”“古杰”“侨嘉”“天寿”等一批优秀的绿色品牌,培育了“闵田悦禾”“闵鲜青蔬”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让闵行农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2018 年以来,闵行绿色食品企业先后参加绿博会、农博会、绿优展等展会,屡获佳绩。

(四)基本实现高效治理

织密“监管网”,每月对全区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实地督导。“小蜜蜂”对所负责的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任务包干”,对农业生产、场容场貌、农机设施、安全情况、信息直报、农药农资等各类情况,做到心里有本“明白账”。充分发挥日常巡查、年度考核、风险监测、执法监督的四方联动监管力量,构建联动机制,形成有序、有力的监管作用,提升监管效能。“小蜜蜂”在日常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街镇对应督导员,形成督导合力。

(五)有效提升信息直报精准率

自网格化监管督导以来,闵行区农业生产信息直报总体精准率从2022 年初的89.9%,提升至目前的97.5%。精准率低于80%的生产经营主体从年初的16 家减少至目前的2 家,网格化监管成效明显。同时,应用农事信息直报的数据,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了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本区地产农产品全面施行“带证上市”,2023 年底开证率达99%,通过合格证上的追溯二维码,市民通过扫码即可获取农产品的产地信息、生产过程、质量检测、政府监管等重要信息,为将闵行打造成为“市民最放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和“市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集聚区夯实了基础。□

猜你喜欢
网格化闭环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