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4-04-27 10:38张淑霞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社教天水市馆藏

张淑霞

博物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进入新时代,博物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将博物馆打造为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阵地等问题不断被讨论。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尝试转换思维,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在文物保护与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品牌创建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就。同时,推动博物馆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要求基层文博工作者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新时代,“到博物馆去”成为风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步入“十四五”时期的博物馆事业最鲜明的主题。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目标,在努力讲好天水故事、展示天水形象、提升天水文化传播力等方面铆足了劲,通过举办精品展览、策划精品社会教育活动、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研发特色文创产品、多方位多角度宣传等,对内不断增强全馆工作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不断扩大天水市博物馆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为群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文化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创新办展模式,成效显著

天水市博物馆修订完善了“菜单式”展览服务实施方案,并发布征集公告,制定了《天水市博物馆策展人制度(试行)》,于2023年相继推出了“瓷上风雅——宋金元瓷器主题展”“十指绣乾坤——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与天水刺绣非遗传承人刘云帆先生收藏刺绣精品展”“诸相无相——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艺术展”“巧手慧心 楮墨重生——天水市博物馆馆藏近代名人书法对联修复成果展”等原创展览,在各地市级博物馆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天水市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策划举办的“瓷上风雅——宋金元瓷器主题展”是《天水市博物馆策展人制度(试行)》实施推出的首个大型原创展览。该展览以文物活化利用、“再现式”场景搭建、沉浸式体验为主导思想,用新的思想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设计策划布展,将“物”与“人”进行联结,让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体验古人的艺术生活,发现生活之美、艺术之美。天水市博物馆对展览的形式设计、展陈模式、宣传手册、讲解词、专题讲座及社教活动等进行了统筹规划,策划了“展览+讲座+社教活动+宣传”的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展览活动内容,不仅让展览更加贴近生活,也让文物“活”了起来。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成为风尚,很多博物馆成为观众喜爱的“打卡地”。观众在关注文博事业的同时,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水市博物馆秉持“一级博物馆办一级展览”的原则,不断构建自己特有的展览体系,充分发挥一级博物馆这个“大舞台”作用,密切关注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知识与情感,创新展陈手段,积极策划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影响并引发思考与启迪的有温度的原创展览,讲述古人的生产与生活,使观众能亲临其境,沉浸式感受人们当下的生活场景。

天水市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和地方特色,坚持“内扩外联”的原则,有计划地策划外展,先后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开展合作,举办交流展览与馆际交流活动,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天水市博物馆用实际行动让收藏在博物馆展厅和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然后“走出去”,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满足广大民众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以交流促发展,以合作促发展的目的。

策展人制度使全馆各部室围绕策展人形成合力,有利于统筹整合市内外博物馆藏品资源,发挥各地市级博物馆优势,打造一系列成体系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原创展览。今后,天水市博物馆将继续探索展览与教育的融合之路,强化展览与课程的关联性,达到“以展育人,融教于观”的目的。相信通过天水市博物馆不断实践积累的这些经验,可以对其他地市级博物馆产生较好的借鉴作用。

打造品牌社教,服务社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天水市博物馆从展览提升、社会教育、文物保护等方面入手,采取“多彩社教、精品研学、情景讲演”等手段,在学生“观、听”的基础上,增加“思、动、答”的互动环节,将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效融合,优化实践课堂,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第二课堂,成为观众和青少年的“打卡地”。

为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工作,天水市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围绕历史文化知识、科学常识等内容,通过课件讲授、互动体验、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打造高质量社教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陶罐与铁罐》教育项目和“我是小小毕加索”社教项目成功入选甘肃省社会教育项目,《赓续红色基因——天水市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课程》成功入围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名单。未来,天水市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设计社教活动内容,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社教形式上,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元”,打造精品社会教育活动,让社教活动真正成为青少年获取历史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学习活动。

研发特色文创,文旅融合发展

天水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博物馆文创设计研发与生产品质,以研发本地特色文创产品为切入点,助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创新改革发展,延伸“博物馆+”产业链,盘活馆藏文物存量空间,满足公众“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的需求,多措并举研发适合本馆实际的文创产品。一是开展定制化服务合作,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推出寻根祭祖、蜜月祈福、学生研学、国潮汉服四类特色文化体验项目,让更多观众沉浸式体验伏羲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通过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全方位开展文创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实现文创产品影响力的最大化;三是改变经营策略,利用线上下单、线下发货的方式,薄利多销,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与信用好、资质高、经验足的第三方合作,探索文創IP授权模式,共同开发,利润分成,将博物馆馆藏文物相关数据资源授权于成熟的专业企业进行运作,进一步实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化、企业化;五是针对目前文创产品消费者个性化的特点,研发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多样化的文创产品。

丰富馆藏文物资源,促进科研与展示提升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博物馆已成为文化、思想、学术交流碰撞的新领域。观众已不再满足于呈现在眼前的展品,更多的是想通过展品探索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及其价值。天水市博物馆与时俱进,增强自身活力,充分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免费公开藏品信息,尽可能多地向公众传播知识,并为专业人士研究提供支持。这不仅是博物馆提供基础服务的一种形式,是对馆藏文物“与时俱进”的阐释,也是藏品活化的有效途径。

天水市博物馆始终坚持“学术立馆、科研强馆”的理念,对馆藏资源进行开放式研究,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搭建学术平台,加强馆际交流和馆校合作。在此背景下,职工参与论文、著作撰写,课题、项目申报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了较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实现高质量发展,基层文博工作者需要干什么

博物馆如何实现藏品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建构全新的陈展体系,打造精品社教品牌,研发特色文创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人们的关注点。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博物馆就要不断改革创新,让满载“老古董”的博物馆在创新中不断释放“潮”力量,实现对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与全社会共享。这要求博物馆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更高的标准,也对从事基层文博事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是人类最为宝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推动文化传承,对研究历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文博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着的重要使命,用专业和敬业的态度做好文物工作。

第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和教育四项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结构。这要求博物馆组建一支由文物专业人才、宣传教育人才和管理人才组成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工作人员不论是从事文物的收集、保护、利用、学术研究等工作,还是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創研发、宣传推广等工作,抑或是博物馆日常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都要具备相应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工作人员要聚焦于自身专业问题,不断学习,通过参与各类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工作,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博物馆也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老带新”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有层次、有梯队、跨学科、多领域的博物馆人才队伍。

第三,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新时代,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物“活化”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工作人员要兼顾文物保护与对文物的合理利用,将传统保护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精心挖掘特定文物所蕴含的代表性文化元素,找准其文物信息与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契合点和最佳表达方式,实现创新性发展。

进入新时代,博物馆的发展也逐渐迈入新阶段,推动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目标。未来,天水市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围绕国家卓越博物馆建设,夯实基础,健全制度,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在区域文博系统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在文物保护修复、藏品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研发、开放服务等方面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推动博物馆事业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新突破。

(作者单位:天水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社教天水市馆藏
馆藏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新意识形态语境下的社教栏目创新创优策略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