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研究

2024-04-27 06:55石金娟唐亚杰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

石金娟 唐亚杰

【摘要】青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和激情,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国家最鲜活的群体。从古至今,青年们就一直备受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有许多关于青年的思想。本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形成依据,概论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加深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认识,增加对青年群体的重视,从而为现实世界中青年的培养提供指导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24

一、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形成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

以青年为主要代表的工人阶级受到了资产阶级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由于落后的医疗条件和工人的贫穷受压迫的待遇,当时工人的平均寿命都比較短,所以青年人占了工人群体中大部分。由于圈地运动,英国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变成了只能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生存的工人。工人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资本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压榨程度,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不断加大,但得到的工资也只够勉强度日。在居住条件上,工人只能居住在极端拥挤的贫民窟,空间狭窄,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卫生状况不佳,恶臭无比。在饮食上,工人的工资只够买一些腐烂的水果或蔬菜等食品,饮食安全和卫生得不到任何保障。在穿着上,个人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在冬天也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御寒的衣物。在安全上,工厂对工人的生命健康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工业加工产生的污染侵害着工人的身体。为了活下去,工人不得不承受这些痛苦,置身于污染之内没日没夜的劳动。尽管工人付出了很多,承受了很多,但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却很少。不能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种种糟糕的生存境遇使得工人们患上了各种疾病。可怜的工人们带着疾病人要继续工作,他们没有治病的费用,还要为一日三餐而操劳,直至在病痛和高强度劳动下死去。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情工人的悲惨状况,深入工人群体为工人的解放提供理论和行动帮助。

青年工人群体对资产阶级进行反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着资产阶级对工人压迫的不断加深,大部分工人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进行反抗,同时,一部分思想先进、具有反抗精神的工人主动进行斗争。工人们联合起来进行了大大小小的起义,工人们采取了罢工,示威游行,摧毁机器,暴力冲突等方式进行斗争。工人运动此消彼长,声势浩大,代表性的有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工人阶级成为的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青年人作为工人的主体自然在工人运动中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青年人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青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年轻气盛,不够沉稳等特点,不利于工人运动的开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积极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工人群体的斗争制造思想武器,贡献理论指南。

(二)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古希腊罗马学者的青年思想的影响。古希腊罗马学者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不仅在很多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在青年教育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苏格拉里的教育方法被称为“产婆术”或“问答法”。苏格拉底通过和学习者一问一答,帮助学习者自己挖掘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充当产婆的角色,使学习者在一问一答的思考和追问中诞下知识。柏拉图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这种观点符合儿童和青年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循序渐进的规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也十分注重儿童和青年的全面发展,认为青年们要广泛的学习各学科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著名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倡导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不应该迷信权威、惧怕权威,而应该敢于挑战权威、突破权威。

18世纪西方学者的青年思想也为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借鉴。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由自然和充满博爱精神的人,他十分注重对青年人的道德教育,努力发掘青年人身上的真善美,他教育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青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卢梭不但肯定天性善良,而且肯定这种善良天性是逐步发展的”[1]。卢梭把儿童青少年根据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康德在马克思所处的欧洲世界的影响力极大,影响了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康德认为教育对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需要接受教育。教育要帮助青年人激发他们的美好禀赋和才能,教育是一种艺术,没有固定的法则和模式,需要教育学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而长远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青年思想自然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思想的理论来源。欧文认为国家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学校,聘请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师来对青年进行教育,为国家培养素质优良的接班人。关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欧文的回答是“教育应该‘培养体、智、德全面发展的有理性的男男女女”[2]。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著名的《乌托邦》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首先,他在全书中都表现出对经院教育的批评,提倡学习求真务实的知识。其次,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念,他认为女性应该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内容上,除了广泛的学习各学科知识以外,莫尔还尤其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乌托邦人致力于发掘和破解自然的规律和奥秘。

二、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作用思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和进步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续努力的结果。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预示和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青年们就是这种新事物,他们不但年轻,而且具有更开放活泼的思想和无所畏惧的勇气。青年人既继承了以往的思想,又能立足现实,发现时代问题,喊出时代呼声,并通过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解决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了青年们在实现无产阶级事业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维也纳起义中,工人和大学生联合起来,训练出了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青年们在起义中的责任担当和重要作用。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中,恩格斯提出,青年人不断补充着党和军队,而青年人拥有进步的思想,这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军队中社会主义的成分会不断增加,最终充满普鲁士精神的军队会蜕变为社会主义的军队。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特点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要领导以青年们为主体的工人运动,必然首先要透彻地了解工人们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洞察到了当时青年人的优点和缺点,基于这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应该充分发挥青年们的优越性,同时对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加以引导,从而能够更有針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运动。

青年人是时代的风向标,是时代的新生力量,有着光明的前途,他们往往是社会中最具革命精神的进步力量。青年充满无限激情和干劲,意气风发,在伊默曼的《回忆录》中,恩格斯指出,“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3]。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受大量社会磨炼和打击的人们很难和年轻时一样棱角分明,青年人的激情和干劲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鲁莽和考虑不周,青年人社会阅历不足,容易被蒙蔽和欺骗,意志也不够坚定,难以经受诱惑。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分析了大学生在革命斗争中的缺点,即“大学生军团的委员会虽然通过了一些英勇的决议,但它完全没有领导的能力,不受信任、没有武装、也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还很少解脱旧制度加于他们的精神奴役状态,觉悟还很差。”[4]许多青年人立场不够坚定,面对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诱惑和软硬兼施的手段,很容易改旗易帜,和资产阶级站在一边。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教育持批判的态度,资产阶级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徒的数量,让人们从小就接受宗教思想,这种教育钳制了青年们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青年和儿童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资产阶级不愿意为无产阶级的教育而多花钱,即使有些资本家对无产阶级进行了教育和培训,也只是为了让他们更加服从资本家的命令,使资本家们更好地对其进行剥削。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对于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事业是十分必要的,马恩甚至认为工人阶级青年的教育对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未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马克思恩格斯也有独特的见解。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马克思发表了对于无产阶级教育的观点,即教育应该包括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三个方面,并且应该根据年龄的不同,对青少年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内容的教育。当时工人组织和派别创办了一些学校和阅览室来方便工人们的学习。在无产阶级学校中,工人们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探讨,学习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一些工人通过学习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甚至有些工人的知识储备已经超出了大部分资本家。对于科学真理和文化知识,许多资本家并不重视,他们只在乎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而无产阶级的青年工人们借助无产阶级学校和阅览室等条件,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显示出巨大的热情。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就业思想

对于青年人的择业和就业问题,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进行过探讨,在《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集中表达了他对青年人选择职业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马克思认为青年人要戒骄戒躁,在选择职业时不要被虚荣心冲昏头脑。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一样,迷茫且富有激情,很容易被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所吸引,并把对待这些工作的一时兴起当成了热爱。当青年们真的投入到那些工作之中,新鲜感和职业光环褪去以后,他们往往会动摇和后悔。马克思强调青年人一定要沉着冷静,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分清虚荣心和真正的热爱,从而理性地选择职业。

其次,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扬长避短,不要选择自己难以胜任的工作。在选择职业时,要对自己的能力、优缺点以及兴趣点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选择自己力所不及的工作会给青年人打击,容易使青年人产生自卑的心理,马克思在文中把这种自卑比喻成毒蛇,不断对青年们注入悲观厌世的毒液。从事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工作会对青年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灵与肉的冲突会不断腐蚀青年人的热情,让青年人看不到人生的价值和希望,最终走向绝路。而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会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形成工作顺利、信心增加和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最后,马克思还总结了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两条重要原则,即青年人要选择对自身的完美和人类的幸福有益的工作。在马克思看来,自身的完美和人类的幸福是统一的,在为人类的幸福做贡献的过程中青年们会不断趋于完美,在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过程中,青年人也会感到幸福。通过这种选择,青年人抛弃了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而获得了高尚的、无限的、无私的幸福。

(五)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婚恋思想

恩格斯认为婚姻应该遵守社会道德。“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在婚姻家庭关系上必然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能脱离历史条件而对简单地对其进行道德评判。”[6]每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因此道德要求也就不同。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婚姻制度,不能用现代文明标准去要求原始人,这是极不合理的行为。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文明时代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婚姻却完全表现为两种状况,在资产阶级中,婚姻丧失了爱情的本质,也沦为资产阶级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婚姻成为资本的奴隶。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是伪善的,名存实亡,不少夫妻都不忠诚于自己的伴侣,离婚率居高不下。恩格斯十分认同无产阶级的婚姻,他认为没有爱的婚姻如同行尸走肉,空有一副皮囊,是违反道德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倡的婚姻恋爱关系是建立在自由恋爱和相爱的基础之上的。在原始社会的条件下,原始人之间是杂乱的,类似于动物的男女关系。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群婚制逐渐走向偶婚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男女的地位悬殊以及宗族的巨大权利,男女之间的婚姻往往是由家长决定,几乎没有婚姻自由可言。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婚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变成了一种金钱关系,由于阶层的差距、资本的作用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青年男女在婚恋时受到了诸多束缚。马克思恩格斯畅想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婚恋关系,到那时,男女青年都能自由的决定自己的婚恋对象,人们的婚恋是以互相爱慕为前提的,是一种不掺杂任何金钱和利益的纯粹感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以一种严肃、认真和专一的态度来对待婚姻和家庭。马克思和燕妮冲破阶级差异,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伟大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佳话。在于女儿的结婚对象拉法格的书信中,马克思表达了他对婚姻和恋爱的看法。马克思告诫拉发格在完全确定婚姻关系之前不应该过分亲密和随意逾越界限,而应该保持含蓄、谦恭和羞涩的态度。同时他还还在写封信中表达了青年人应当对家庭负责任,在步入婚姻之前,变得成熟起来,共同经受长期的考验,同时最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三、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今天的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必须认识到青年人的重要作用,做好青年工作,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各方面的引导。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青年特点和社会现实,量体裁衣地开展青年工作,使青年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引擎和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惠君.从《爱弥尔》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08):44-46.

[2]瞿葆奎,沈剑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5(02):3-1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9.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

[6]王露璐,王霞.如何正确把握恩格斯的婚姻家庭道德观——重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伦理学研究,2009,(05):21.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