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的空间管理

2024-04-27 12:35杨延平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设施图书馆

杨延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空间功能有了较大改变,如何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并提高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成为当前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积极打造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复合性、人性化的空间是图书馆提升空间规划质量的一大方向。基于此,现分析设施管理的内涵和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特征及必要性,结合现阶段图书馆空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可行策略,以此提升图书馆空间管理质量,将图书馆空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为了拓宽大众视野、全面增强大众的自我学习意识,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不仅要具備藏、借、阅的功能,还要深入挖掘场馆价值,使其成为读者学习、研究、交流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多元化功能要求图书馆加快优化空间布局,结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馆内空间。

设施管理的内涵

设施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空间管理,建筑物、设备、空间、环境系统等都是设施管理的范围。设施管理要求相关人员依托信息化平台,运用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管理方法准确分析数据,科学制定决策,合理整合人才、设施、流程、技术等关键资源,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提升组织的运营能力。设施管理除了要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之外,还要协调好设施与空间、设施与使用人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管控、维护设施的运行,以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的空间管理要以满足读者行为、心理、艺术多层面的需求为目标。不仅要对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进行管理,还要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创造灵活、自由、舒适的空间环境,将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二是突出实用性特征。在设施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图书馆要满足自身的核心发展需要,为空间管理奠定基础。教育与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等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高质量的空间管理必须以图书馆核心职能的落实为基础,确保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正常开展。三是提升空间管理效率。传统图书馆的空间管理中容易存在数据重复、不一致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图书馆空间使用效率。进入信息化时代,管理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空间管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灵活利用空间信息,优化空间管理效果。四是落实动态空间管理。由于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不断变化,因此图书馆空间管理也应随之变化。这要求管理人员要不断优化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合理性、高效性。

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必要性

实现图书馆空间的效益最大化

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的空间效益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图书馆业务的顺利推进需要良好的空间管理的支持。图书馆在设施管理的要求下应大力创新空间管理方法,提升图书馆空间利用率、展现图书馆空间最大化效益,为自身核心业务的开展创造条件。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数字化时代下,虚拟图书馆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数字化信息阅读方式打破了人们阅读的空间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在设施管理的要求下大力创新空间管理方式,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表现,能够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图书馆空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学的空间管理理念

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基于设施管理的图书馆空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创新图书馆空间管理的办法,仍以传统的图书馆空间管理思路、管理方式来开展相关工作,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下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满足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需要为导向,有序推进空间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缺乏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团队

作为图书馆空间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对图书馆空间管理的最终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现阶段部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良好的服务意识,难以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更加科学的工作理念,并对管理人员开展更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图书馆空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设施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提升空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读者打造智能化的阅读空间。而现阶段部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设施并不完善,难以突破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空间管理效率方面的瓶颈。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信息化空间管理设施配备方面的资源投入力度,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提升空间管理的力度。

难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职业的读者阅读需求各不相同。图书馆必须立足读者的差异性,不断丰富阅读空间和阅读活动,给读者带来更加新颖的阅读体验,使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得到满足。而现阶段部分图书馆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进行提升,积极创新阅读空间、丰富阅读活动成为图书馆责任人员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策略

树立科学的空间管理理念

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往图书馆“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在设施管理的要求下,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从以往的“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真正使读者成为空间服务的中心,从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为导向调整、拓展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不断延伸空间功能。以人为本的空间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结合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准确定位图书馆的职能,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空间管理中,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拓展。图书馆可以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空间管理的要求及提出的建议,也可以与各大新媒体平台合作,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平台等,引导读者在留言区发表自己对图书馆现有空间的看法。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对读者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思考,以此优化空间管理,获得读者的支持。例如,“泉城书房”运用大数据技术调查和分析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数据,立足于读者的需求,推出了“阅读+微情景”“阅读+科普”“阅读+艺术”“阅读+传统文化”等多种阅读形式,并对图书馆空间进行创新利用,给读者带来更加新颖的阅读体验,可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图书馆要树立“以核心业务发展”为中心的空间管理理念。满足读者的学习、研究需要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如何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是图书馆进行空间管理的关键。图书馆要将为读者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作为空间管理的重要方向,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采访读者的阅读感受等途径明确空间管理的方向,为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打造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团队

信息化时代给传统的图书馆空间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方法开展空间管理工作,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也难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具备科学的空间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空间管理办法才能将设施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更新人才选聘观念,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职业素养等,保证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服务意识。同时,图书馆要针对空间管理的新变化、新要求为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系统的培训课程。例如,开办讲座,邀请研究设施管理的专家、学者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推动管理人员掌握设施管理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实施要点,为管理人员加快知识内化、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其次,图书馆要将相关培训内容同步到智慧化平台上,以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学习效果。图书馆还要根据培训内容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测验活动,根据管理人员取得的成绩调整培训的方向,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也能为图书馆把握管理人员的成长、发展情况提供依据。最后,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除了为管理人员进行一系列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培训外,图书馆还可制定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为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适当提高优秀员工的薪资待遇,最大限度地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榜样与带动作用。

提升空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图书馆积极转变传统的空间管理理念,不断丰富图书馆的功能,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要,切实提升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图书馆要运用信息技术使空间管理朝着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将空间管理的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为了实现这一点,图书馆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设施建设的人力、物力、资金、资源等的投入力度,通过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高、质量过硬的硬件、软件设备,并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信息化管理设备的维护工作,为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空间管理奠定基础。图书馆可以在空间管理中运用大数据、图像识别、物联网、机器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书房”。并为每个“智慧书房”配备人脸识别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大数据显示系统、监控系统、图书杀菌机等,大幅提升图书馆空间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创新是图书馆空间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赋予了图书馆空间管理更多可能性。图书馆除了要结合不同性别、年龄段读者的需求在馆内打造多样化阅读空间、举办系列阅读活动外,还要通过推出读书小程序等方式进行阅读推广,运用“线上+线下”的空间管理模式有效延伸服务的“触角”,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因此,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是图书馆信息化空间管理顺利推进的前提与基础。图书馆应安排专职人员定期更新内部系统的杀毒软件、防火墙系统,及时更换安全密钥,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数据防泄漏培训,切实降低读者阅读数据被泄露的风险。

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何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使不同的读者都能在图书馆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空间,成为图书馆在创新空间管理时应考虑的问题。图书馆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济南市图书馆利用现代化设施和数字化技术为读者打造了“阅读迷宫”,包含“书海引航”“悦读森林”等多个可玩、可看、可体验的阅读区域,深受读者喜爱。读者可以利用AR技术体验“时空隧道”“阅读元宇宙”等阅读奇境,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图书馆还可组织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空间管理的品质。例如,某地图书馆推出了“图书馆+剧本”的主题互动活动,读者可以根据线索在图书馆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读者可以身着特定的服饰,在真实的场景中深入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图书馆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引导读者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中进行留言,表达自己感兴趣的情景剧信息,以此更好地进行空间布局。图书馆要以“让阅读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的理念为导向创新空间管理方式,更好地服务所有社会群体。例如,图书馆创设了“夜读空间”,为有夜读需求的群体提供了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也为实现“全民阅读”奠定了基础。

设施管理下的图书馆空间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空间效益最大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表现。为了提高空间管理的实效性、创新性,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空间管理理念,积极打造优秀的空间管理团队,加大在信息化管理设施建设方面人力、物力、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确保空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符合设施管理理念的要求,以及利用多样化阅读活动和创新性的空间布置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作者单位:湖南图书馆)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设施图书馆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图书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飞跃图书馆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去图书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